神秘的μ介子,打破了已知的物理定律,正在挑战宇宙粒子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科学家们根据粒子相互间作用力的不同,将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元划分为三种粒子,分别是强子、轻子和传播子。在上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又通过宇宙高能射线以及高能加速器,陆续发现了上百种自旋为整数的介子以及自旋为半整数的重子,这些介子和重子都是由上、下、奇异3种夸克所构成,与此同时,也发现了比电子要重、带一个负电荷的μ介子以及与之相伴的中微子。据此,科学家们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将夸克与轻子置于同一层次,为成为最严密的物理理论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μ介子摆动频率与粒子标准模型的“出入”
一个理论越是完美,就越会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总会想方设法去进行验证,而这种验证多数是以“证伪”为主要目的,就像宇宙大爆炸、进化论一样,粒子物理模型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之后,就一直“享受”着这种待遇。
之所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会如此令科学们着迷,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非常准确地预测宇宙中基本粒子的行为和规律,拿μ介子来说,标准模型就准确地预测了它的摆动频率。然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同样存在着“缺陷”,比如其中缺少对引力的描述,也没有涉及可能遍布宇宙中的神秘暗物质。
所以,在整个宇宙中,或许会存在着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于是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乐此不疲,但是大量的实验,特别是高能粒子加速器投入研究以后,结果总会让人们“失望”,因为所观察到的现象,都处在粒子标准模型的预测范围之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2年,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一种标准模型所预测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使得粒子标准模型体系更加完整,权威性变得更强。
2001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究发现,粒子标准模型中的μ介子,其摆动频率似乎比标准模型预测的要稍微快一些,这种现象利用模型很难解释。自2018年以来,美国费米实验室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这个实验,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监测到,μ介子的摆动频率,的确要比标准模型预测的稍快,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宇宙中可能存在着额外的粒子,对μ介子的行为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标准模型并没有做出预测。
标准模型对μ介子行为的预测
μ介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它的性质与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电子有很多相似之外,具有负电荷,具有自旋特性,但是它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是电子的207倍,这些性质使得该介子在磁场中可以表现出比较微弱的摆动,而且磁场越强,摆动的频率就会越快。
按照标准模型,在量子尺度上,微小的能量波动体现形式,就是粒子对(正粒子和虚粒子)的突然出现和消失,如果μ介子与虚粒子的“背景”相互融合时,就会出现摆动频率加快的现象,加快的效率约为0.1%,而实现这种摆动频率增加的环境,就是反常磁矩。
不过,标准模型对μ介子的预测,取决于对宇宙中所有粒子的描述。在已经做出预测的所有粒子中,对μ介子的影响是相对固定的,这也就使得其摆动频率处在一个“合理”的增幅之中。那么,假如宇宙中包含着模型没有预测到的其它粒子,那么就会影响μ介子的反常磁矩,从而有几率使得μ介子的摆动频率突破到上述固定区间之外,虽然这种额外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仍然有几率在精密的实验室中测量出来。
因此,探测μ介子,已经成为新物理学中最具有包容性的活动之一了,如果通过反复实验,测量的结果,在消除随机波动造成的理论预测与实际观察之间的误差之后,达到一定的确定性标准之后,仍然存在着“分歧”,那么就会对之前的粒子标准模型产生冲击。
费米实验室所做的努力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击成对的质子,然后通过过滤亚原子碎片来实现μ介子束。之后,μ介子束通过一个14吨重的磁环,在磁力的影响下一圈又一圈运行,在此过程中,μ介子发生衰变形成τ轻子与电子,然后这些粒子顺着轨道进入探测器阵列,科学家们根据衰变后的粒子撞击探测器的频率,然后计算出之前μ介子摆动的速度有多快。
这个实验装置历经十多年的改进优化,其精度已经达到目前阶段的最高,其中对μ介子反常磁矩的测量精度,达到了140ppm,是本世纪初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精度好4倍。通过2-3年的实验、分析和计算,最终计算的μ介子摆动频率,仍然要比标准模型预测的高。
据有关科学家介绍,这个实验还需要再持续做几年的时间,以使监测统计数据达到确定性标准,也就是误差达到350万分之一。不过,费米实验室现有的观测结果,无疑为挑战(或者说是丰富完善)粒子标准模型提供了重要线索,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标准模型之外,存在其它基本粒子的可能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