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福兴寺红色印记

饶超然
      在茶阳镇太宁村西北角,长岃岗脚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寺庙,名叫福兴寺。它始建于唐朝,相传是太宁始祖落脚的地方。1986年原址重修,规模不大,香火也不旺,每逢初一、十五偶有村民前来祈福。然而,90多年前,这里却是叱咤风云、威震闽粤的地方——以饶龙光为首的大埔共产党在这里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极大地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23年秋,太宁义训堂的饶龙光、饶炳寰及同村青年张高友在进步书刊和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筹措了5000银元,在福兴寺创办了太宁公学。他们自任教员,免费招收平民子弟,教授文化知识。接着,饶龙光等又为村中青年农民开设平民夜校,传授初步文化及珠算等技能,并设立“图书报社”组织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宣讲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每逢农闲时节和晚上,村中有志青年皆来太宁公学读书学习。一时间,太宁公学成为太宁青少年学习文化、接受熏陶的阵地,好不热闹。
      1925年5月,时处国共合作第二年,赖释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被党组织任命为农民运动特派员,派回大埔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团组织。不久,赖释然受党组织委派,来到县城茶阳,受聘附城学校任教员。此时,身为农运特派员的赖释然开始关注城郊农民状况,常到到太宁公学与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等进步教师联络,指导他们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春,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在福兴寺成立太宁农民协会,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实行二五减租,耕者有其田”、“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要求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开展减租减息。农会还代理农民诉讼案件,处理农民间纠纷与矛盾,受到农民的欢迎和拥护,纷纷要求加入农会。饶龙光在农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推举为农会主席。
      农会成立后,饶龙光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二五减租运动。他们要求在原谷租的基础上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即原来交100斤的谷租,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后只需交75斤。此项运动大大惠及农民,得到他们的大力拥护,迅速开展起来。饶龙光、饶炳寰多次发动太宁及周围村庄农民到县城茶阳集会和示威游行,开展减租斗争。这年秋天,北伐军路经太宁,讨伐永定军阀周荫人,饶龙光等又组织近1000名农会会员支援北伐军,并参加了攻打湖雷、坎市的战斗。
      太宁农会是大埔第一个乡农民协会,在其影响下,全县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农会,掀起了农民运动高潮。
      饶龙光等还充分利用太宁公学这个文化阵地,创办了太宁乡农民协会通讯《太宁月刊》,刊载时事政策、农运事迹和我党主张,然后散发到全县各地传阅。罗明调任闽南特委书记后,在下洋公学建立了特委通讯联络站,饶龙光常到此与其联络,并把《太宁月刊》带给他,再由其传阅到闽西南一带,太宁农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1927年2月,饶龙光等根据彭湃半年多前视察三河坝所作的指示,在福兴寺建立了大埔县第一支农民武装——太宁农民自卫军,来保卫二五减租成果。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日,饶龙光率领太宁、青溪等地农民在县城示威游行,要求二五减租在全县展开。游行队伍在农民自卫军的保护下,进入县衙,县长曾希周见势不妙逃之夭夭,县政府秘书被迫接见了请愿代表,答应实行减租,并印发布告。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饶龙光在福兴寺组织了两次武装暴动,攻克县城,建立了工农政权。虽然新政权维持的时间不长,但推动了大埔苏区苏维埃政权的创建。
      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派兵围剿太宁,饶龙光等率太宁农军转战于闽粤边境,支援福建平和、永定等地农民暴动。此后至1947年,福兴寺一直是大埔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斗争的据点。抗日战争时期,福兴寺还曾是太宁村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张鼎丞同志曾在福兴寺参加饶龙光组织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并经饶龙光、张高友介绍入党。著名革命活动家、时任闽南特委书记的罗明亦曾在此协助饶龙光组织暴动。(本文作者为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帖最后由 忆茶阳风物 于 2021-1-28 04:09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