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反思:“密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另外关于密度单位的理解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密度”的课堂教学,感觉对于以上两个学习内容有所感悟,现整理如下:
一、引导学生要养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之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此安排学生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应该说这两个实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比较容易,只要分别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了,可是从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来看,动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难点就在于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由于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所测量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就感觉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是课堂考虑问题不太到位造成的。为了让学生养成尊重科学事实,坚决不能在实验数据上出现造假的现象,让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计算,以下是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
反思:以上实验数据是学生通过认真实验得出的数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是正常的。可是在很多习题中关于这个实验提供的数据都是一些理想化的数据,让人难免感到疑惑。
现提供一例加以解析: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下表中实验次数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下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类似以上的习题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给学生提供的数据还多都是理想化的数据,这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惑,为何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却没有这么理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实验操作有问题。为此我反复告诫学生一定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尊重自己的实验数据。
其实我们做的实验都是存在实验误差的,可是这种理想化的数据会给学生产生误导,建议试题的数据应该尊重科学实验,不能为了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而提供这些理想化的数据。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并不利。
二、学生的表现让我敬佩不已
本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有学生的“突发”表现。在学习密度的单位时,我引导学生结合速度的单位来学习密度的单位。当我提出密度的单位可以是kg /m3, 也可以是g / cm3。
在学习了这两个密度单位以后,紧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密度的单位可不可以采用其他单位。
就在这是一个迫切的声音喊了出来:老师,我知道。我定睛一看,原来又是王少庆同学。最近一段时间,王少庆同学的课堂表现一直都很活跃,就在于他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课堂表现一直很好。
看到王少庆同学急切的样子,我马上给了他这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你来给我们大家说说密度还可以采用哪些单位?
当我听到他的回答以后我也吃了一惊,没想到王少庆同学的知识面这样广泛,此刻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自叹不如。王少庆同学说:老师我知道中子星的密度采用的单位是t / cm3,我在科普杂志上看过有关中子星的资料。
那一刻我很吃惊也很兴奋,没想到学生的知识面会这样广,这根本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也不是课本上的知识。下课以后我马上上网查阅了有关“中子星密度”的知识,果真网上提供的资料是: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同黑洞一样是20世纪激动人心的重大发现,为人类探索自然开辟了新的领域,而且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上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中子星的密度为
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亿吨之巨!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对比起白矮星的几十吨/立方厘米,后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如果把地球压缩成这样,地球的直径将只有243米!事实上,中子星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反思:通过学生回答有关中子星的知识,让我想到了韩愈《师说》里那句经典之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学会师生互相学习,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