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最全第三方支付牌照汇总分析
当前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时代,支付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基础设施,连接资金、人、企业,是企业生态的流量入口,地位越来越重要。为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秩序,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非金融机构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能取得许可证者将被禁止继续从事支付业务,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进入牌照监管时代。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宣布,坚持“总量控制”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并注销长期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牌照。当前,中国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一直处于“停滞”阶段,现存第三方支付牌照共238张。
一、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类型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被定义为: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在内的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将第三方支付牌照分为七种类型:预付卡受理、预付卡发行、移动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数字电视支付,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业务开展地域范围,如下表1所示。
表1 第三方在支付业务类型、业务范围与盈利来源
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目前的市场上,网络支付牌照使用场景广泛;银行卡收单牌照主要适用于线下 POS 机类业务发展,是我国第三方支付最早的商业模式,但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对线下收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预付卡作为特定行业的使用,相对来讲使用场景较少。
二、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续展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为第三方在支付牌照的发放机构,自2011年到2015年一共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10批共271张,后续没有再新发牌照,如下表2所示。
表2 第三方在支付业务类型与业务范围
支付牌照有效期为五年,到期时持牌机构需要进行续展方可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续展不通过者应迅速退出市场。201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文件对支付机构分级分类监管,且5年期满之后续展从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支付牌照信息,2016年8月11日,第一批支付牌照续展工作结束,首批获得牌照的27家机构均通过续展,5家支付机构因业务或公司变动被合并。
2016年8月29日,第二批12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2家被合并。
2016年12月20日,第三批5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结果,其中1家机构不予续展,2家机构被合并。
2017年6月26日,第四批9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9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2018年1月5日,第五批2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4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2018年7月5日,第六批2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布,4家机构续展未通过。
截至2019年5月底,由于业务变动、公司合并、续展不通过等原因,目前已有33家机构的支付牌照被注销,其中20家因严重违规被注销,2家主动注销,另有11家因业务合并而注销。
三、第三方支付牌照分析
从238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如下图1 所示,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布在29个省市。拥有牌照数量前四名的城市分别为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江苏省,各拥有49、46、19、16张,累计拥有130张,占牌照总数比例约55%。
图1 第三方支付牌照地域分布
23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的支付牌照有着不同的业务类型,合计共382种,如下图2所示。其中有141家获得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资质,牌照数量位居第一,其中业务开展范围为全国的仅有12家,其中,6家的业务不限线上线下,6业务对象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见附表1;110家获得具有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的资,见附表2;62家获得银行卡收单资质,其中,可以在全国范围业务的机构有32家,见附表3;48家获得移动电话支付资质,见附表4。前述四种累计业务资质占据总数的比例约为95%。
图2 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类型分布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和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第三方支付牌照中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发展迅速,并且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和成熟。从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向的客户群体来划分,在面向C端用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已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局面:根据网络数据,2018年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如下图3所示。而B端市场也有较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布局,主要运用场景包括航旅、跨境、留学教育等。
数据来源:Analysys易观
图3 2018Q4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除了以上支付业务外,第三方支付积极开拓新的支付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方向是为公募基金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提供跨境支付服务。
四、第三方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牌照
基金销售支付牌照是针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的许可,基金销售机构可以选择商业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投资者通过直销方式认购、申购基金时可以借助拥有该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而非银行支付款项。针对客户而言最直接的好处是认购、申购费率的折扣更低。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发放基金销售支付牌照,从事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的支付机构除应当遵守《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2013修订)》第二十六条规定外,还应当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具有范围的支付业务资质、实缴货币注册资本1亿元连续2年为金融机构(或电子商务)提供信息服务和连续2年盈利等四个硬性条件,且公司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账户应当与公司其他业务账户有效隔离。
首次发放牌照时间为2010年5月,根据证监会2019年5月13日公示的信息,截止2019年4月,为公开募集基金销售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40家,如下表3 所示。
五、第三方跨境外汇支付牌照
按照支付渠道划分,我国跨境外汇支付方式主要有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商业银行、专业汇款公司。其中,商业银行费率过高,专业汇款公司网点分布不足,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最受青睐,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便捷性和低费率的要求。
2011年5月,监管部门给包括支付宝在内五六家首批获得牌照机构发放了货币汇兑许可,2012年7月20,所有涉及“货币汇兑”业务全部取消,收回了之前拿到许可的几家支付机构的货币汇兑许可,并在2016年首批支付牌照到期续牌时就将货币汇兑业务纠正过来。现在货币汇兑已经改成跨境支付。
支付机构开展电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首先需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其次需要外汇管理局准许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批复文件。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不需要外管局的批复,由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发布相关文件即可。
2013年3月,外汇局曾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决定在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地开展试点。允许参加试点的支付机构集中为电子商务客户办理跨境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2013年9月,国家外管局发放了首批17张跨境支付牌照。2014年,第二批共5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跨境支付牌照。2015年试点扩大至全国,2015年底,获得该资格的支付平台数量为27家。随后的2016年,跨境业务试点企业数量维持不变。直至2017年春季,外管局才批准3家参与跨境试点。目前,拥有跨境支付资格的支付平台数量达到30家,如下表4所示.
从国内跨境支付平台的城市分布来看,如下图4所示,北京和上海以压倒性的优势领跑全国,其中北京的跨境支付平台数量为10家,上海为9家。杭州、深圳、重庆处在第二梯队,跨境支付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2家、2家。而成都、海口、南京则分别占据各1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跨境支付平台的资源集中度较高,北上两座城市的数量占据总跨境支付平台数量的64%。
图4 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地域分布
从国内跨境支付平台业务覆盖范围来看,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其中货物贸易、酒店住宿、留学教育和航空机票更是占了近8成市场份额。从国内跨境支付平台业务对象来看,跨境支付市场以B端客户为主流。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跨境收入主要来自支付手续费、汇差和增值服务。跨境付款集中在0.7%以下/T+1到账,跨境收款集中在0.6%以下/T+1到账。随着市场竞争,很多支付机构开始转变策略,不再一味比拼费率价格争夺市场份额,而是将跨境支付视为业务流量入口,通过各种增值服务收入打造可持续商业模式。
238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中,同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和跨境外汇支付牌照的机构有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支付宝)、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汇付天下)、 连连银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连连支付)、 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网银在线)、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网易宝有限公司(网易宝)、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易付宝)、重庆易极付科技有限公司(易极付)。
附表1:141张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
附表2:110张互联网支付牌照
附表3:62张银行卡收单牌照
附表4:48张移动电话支付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