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潘书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在积善行德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在积善行德

文/潘书朋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更为关键,对于青年教师的关怀和引领是我们这些“老”教师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记得2014年秋季学校来了鲁东大学的两名实习大学生(牛春田,姚鹏慷),自己也在他们身上努力寻找着往昔的影子。或许真得和他们有缘分,在这四个多月的接触中,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年代,二十年前自己何尝不是如此的青春年少,对教育事业是如此的热爱深情。如今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岁月无情地带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份懵懂无知,更多的是对教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如今的教育现状真得让人不敢恭维,除了一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之外,教师素质的普遍下滑却是不容回避的主观因素。其实每一位教师在最初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何尝不是对教育充满了激情与期待。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已经逐渐丢失了最初的本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了“扼杀孩子天性”的帮凶,更有甚者有的人竟然突破了为师者的道德底线,不得不说这是教育界的悲哀。

目前的应试教育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考试就是如今学校教育的主题和灵魂,每天亲眼目睹身边的人们都在近似愚蠢地忙碌着,只是为了制造考试的工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经过机械化训练之后,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每每看到这些让人无比痛心的现状,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可是如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被奴役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每天的工作似乎就是为了把一些课本的死知识“硬灌”到孩子们的脑子里,然后再通过考试来检测孩子们学会了多少知识。

或许是自己的良心未泯,对于教育的现状思考越深,感到身上的责任越大,自己也逐渐和很多“优秀”老师已经无法进行沟通,因为在他们眼里或许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就是自己工作的一切,具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已经占据教师群体的绝大多数了,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

正当自己在为眼前的这一切而无法释怀的时候,这些实习大学生的到来让我又重新为之一振,他们毕竟还是一群在校的学生,对未来当一名人民教师充满了期待和渴望,自己在他们身上似乎也找到了二十年前的影子。既然自己无法感染身边的人,何不去帮帮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呢?如果能够帮助这些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将会给很多孩子带来福音,也必将为千万家庭带来幸福,必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鉴于此,自从这两名大学生开始实习的第一天起,自己就将这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他们,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等每一个教学环节悉心进行指导。不仅如此,更重要要教给这些年轻“教师”如何做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务必要“爱岗敬业”,要“为人师表”。

值得欣慰的是,这两名大学生并没有像以前实习的大学生一样,仅仅是为混日子,而是把自己就当做了未来的人民教师,每天都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深入课堂进行学习,并且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进行了“上课”的磨练。

通过和这两位年轻“教师”的交流学习,自己渐渐感觉到一点点成就感涌上心头,因为自己成功帮助这些年轻人走了一程,想想我们目前教育界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本来是塑造灵魂的一方净土,如今也变得勾心斗角,只是为了那些名和利,有时有的教师之间还会互相封锁教学资源,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如今自己在尽己所能帮助这些年轻“教师”成长起来,也是在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相信自己今天的做法会向这些年轻人传递正能量。只要心中始终对教育的明天充满期待与希望,就不会为“乌云暂时蔽日”的今天而停止追梦的脚步!我要为我的理想教育梦奉献我的青春与智慧,因为我爱我的这份事业,因为我是一名有良知的人民教师!

和两位青年教师短短四个月的相处,看到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自己也感到无比地欣慰: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成长,那就尽力去拉别人一把;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成长,那也不要去阻碍别人自我成长的脚步,这是人品问题!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在积善行德!

助人即助己,度人亦度己。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