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情志疗法病案故事
“张从正治疗疾病,不仅善于使用“汗吐下”三法,而且还善于运用情志疗法,可谓是治疗情志病的高手。
情志疗法不仅可以“无药而愈”,治疗过程更是具有故事性”,今天就来聊聊情志疗法……
传统中医认为,人为万灵之长,是有着复杂精神和思想活动的高等生物。翻开中国古代医家的医著,中医先哲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形神”即心身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构筑起朴素的心身医学体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脏腑藏神”、“七情内伤”的理论和本土化的“情志相胜”的操作技术,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医案。
张从正精于中医的心理治疗,他在发挥《黄帝内经》中“情志相胜”的理论时说:
“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张从正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中,极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内经》的“以情胜情”疗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还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一个通过“怒胜思”的方法来治疗失眠症的故事:
这是一个富家的妇人,平时就多思,两年来都无法入睡,吃了很多的安神药都没有疗效。她丈夫听人说张从正治疗这类疾病很擅长,于是就请张从正前来给妻子诊治。
张从正问了起病的原因,并把了脉,悄悄对患者的丈夫说,要治好你妻子的病,还需要你的配合。丈夫问,要我怎样配合呢?张从正说,我要想办法使你妻子发怒,你只要照我说的办就行了。说完,他大声对妇人说,要五十两银子做诊金,还要好酒好肉招待我吃上三天,我才能给你治病。说完向患者丈夫使了个眼色,丈夫连声说好。在接下来几天里,张从正只管喝酒吃肉、聊天取乐,丝毫不谈论妇人疾病的治疗,妇人的丈夫也和张从正一起喝酒聊天,似乎也忘了还有他妻子在等着治疗。
如此吃喝了三天后,张从正也没给妇人看病,拿了五十两的诊金就不辞而别了。那妇人看张从正吃喝了三天,不但没给自己治病,还拿走了五十两银子,自己的丈夫好像还一点事都没有,根本不再提治病的事,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起张从正和自己的丈夫来。骂了一通后她感到疲乏了,竟然沉沉睡去。这一睡就是睡了七八天。
妇人的丈夫还有些担心,但张从正给患者查看过后说,你放心,没事,病人脉象和缓,让她自然醒来病就好了。患者醒来后,困扰她两年之久的失眠症就好了。这时丈夫才告诉他妻子,是张从正要故意让她生气,通过“怒胜思”这种方法来治疗她因过思而导致的失眠症。
妇人这才连忙向张从正致谢,张从正也笑着说,以后还要注意不要过度思虑,否则病情还会反复,说完就奉还了先前拿的五十两银子,又嘱咐了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就离去了。
张从正还运用以喜胜悲法,治愈了一例因悲伤过度而心下结块的病人:
当时的息城司侯听说父亲死于强盗之手,过度悲伤,大哭了一场之后就觉得心下疼痛,疼痛一天比一天严重,并逐渐形成结块。一个月后,结块有一个杯子般大小,形状就像倒放在桌子上的杯子,疼痛难忍,多方用药,都没什么效果,最后请张从正来诊治。
张从正问清了起病的原因之后,想了个治疗的办法。他从巫师那里借来道具,扮起巫师来,一手持桃木剑,一手拿着朱砂画的符纸,并且在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速速如律令……”患者看到他这个架势,忍不住开怀大笑,过了两天,心下的硬结就渐渐散开,疾病治愈。
后来,患者问他,为什么没吃药病就好了。张从正告诉患者,这就是《内经》上说的“喜胜悲”这种情志治疗方法。因为喜是心脏精气的变化活动,心在五行中属火,而悲是肺脏精气变化活动的结果,肺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悦情绪能克制悲忧的情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张从正还运用怡悦疗法治愈过一列怪病:
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
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觉地吃起来。
就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不药而愈。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古代最早记录情志疗法的医案:
战国时期,宋国国都商丘有一位名医名叫文挚,洞明医术。齐闵王患了疮病,派人请文挚到齐国诊治。
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太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文挚回答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治好。激怒了大王,我一定会被杀死。”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会以死来向父王求情以保全你的性命。”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说:“那我就冒死为大王治一治吧。”于是他与太子约好诊期。
文挚故意不守信誉,失约没来,只好约了第二次,他又没来。又约了第三次,第三次他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屡屡失约,甚感恼怒。
没想到,文挚突然来了,鞋也不脱,就直接上到齐王的床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齐王的病情如何。齐王气得不理他。文挚又用更重的言辞再次激怒齐王,齐王气得大吼一声,坐了起来,这一怒治好了齐王的病。
正如文挚所预见,他最终被齐王所杀。
神医华佗也善于利用情志疗法治病:
有一位郡守得了病,华佗认为他是因为生了大气而得病,于是,他收了太守很多钱而不给太守治病。等钱收足了,干脆开溜。这还不算,临溜之前还留下一封信,把这个郡守臭骂了一通。你想想,这位郡守能受得了吗?这位郡守气死了,勃然大怒,下令追杀华佗。
但是,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是一位深懂情志疗法的名医,华佗是用情志疗法为他父亲治病,私下嘱咐不准追杀华佗。郡守气得半死,吐黑血吐了好几升,但是,血一吐,他的病也好了。
还有一个病案,说的是张仲景用“情志疗法”治愈抑郁病的故事:
传说,南阳有一老医生,晚年患有抑郁病,家人请了好多郎中也没看好。张仲景经过大半个钟头的望闻问切后,给老先生开了一个药方:五谷杂粮面粉各一斤,做成丸,外涂朱砂,一顿服用。
老先生一听,乐了:“这不是糊弄人吗?谁一顿能吃五斤面啊?张仲景这个名医看来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他越想越可笑,逢人便把这事儿当做一个笑话说。日子久了,老先生居然变得爱说爱笑了,当然,抑郁病也好了。
虽为坊间逸闻,但张仲景“医食同源,药食通用”的用药原则倒可从中窥见一斑。
近代河北名医张锡纯记载这样一个病例:
他的表哥,患鼻衄,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几次鼻衄,虽然张锡纯想尽了办法,但因精神紧张恐惧,很难奏效,一天他表哥的邻居家突然发出一阵嚎啕大哭声,他表哥知道一定是那位和他一样,不过是经常咯血的病人,现在去世了。惊吓之下,他的鼻血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并且再没发病,张锡纯认为这是“降逆”方法所造成的良好效果。
根据现代科学发现,心理和免疫有着一种正负相互影响,也就是强烈的情绪变化完全可以导致机体免疫机能的损伤。同样强烈的情绪变化也可以激发机体免疫机能的转变。
从以上列举的情志疗法医案中,以及众多文学作品里的情志致病人物形象中,我们要明白,拥有一颗平常心很重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总之,中医情志疗法不仅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她需要有一个迅速正确的判断力和灵活运用的头脑,在临床具体运用上往往是“法无定法”,需视患者具体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灵活变通。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康喜摄影X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