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短切涩进”的刀法

丁敬的刀法评论家称之为“碎刀”、“细碎切刀”、 “碎刀短切”、 “短切涩进”等。

刀法,运刀之法也。刀无定法,基本有切、冲、削三种。刀法是为笔法线条服务的,最终是为一印之风格服务的,主要看效果。

据传丁敬及西泠诸家运刀是“碎刀横向身边切”,现在较多使用的“执笔式(指执刀姿势)横切刀法”约与其类似。

丁敬的“短切涩进”,可以使线条出现不同程度的坡磔,产生类似书法上笔与纸争力的线条的涩、韧的效果,借此来表现笔势和气韵。

运刀中产生的些微刀痕和石的崩裂痕,更会加强印面斑驳古拙的金石韵味。切刀古已有之,丁敬改造为短切涩进之法,开创了刀笔合一的新风,这是它的历史意义所在。

丁敬创用的短切涩进,钝朴奇崛、风格遒上,目的是为己高古清刚的印风服务,光滑纤柔的线条不可能达到表现阳刚气势的效果。

丁敬的碎切刀法是逐步完善的,后继诸家各有运用,直至陈曼生,才真正把这刀法发挥得酣畅之至,豪情挥洒,纵横冲驰,与其雄浑豪迈印风相得益彰。

论家常说的丁敬碎刀得自朱简,出自魏锡普记录,识者早就指出不确,认为受苏宣等启示的可能最大。

当代叶一苇、于良子指出,丁敬刻印只有部分用碎刀短切,是视印面效果需要才乗用,实际印例中冲刀、冲切结合比比皆是。可见丁敬用刀紧紧围绕效果施展。从丁敬起,刀法才真正走上为笔法、字法,为印风服务的大道。

(0)

相关推荐

  • 篆刻观察——浙派的开山鼻祖丁敬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是丁敬的一首自作诗,也可以看作对他篆刻艺术的诠释. "浙派"作为清中叶后崛起的一个重要印章流派,如果从其代表作家- ...

  • 丁敬“短切涩进”的刀法!

    丁敬的刀法评论家称之为"碎刀"."细碎切刀". "碎刀短切". "短切涩进"等.刀法,运刀之法也.刀无定法,基本有切.冲 ...

  • 丁敬的刀法~

    丁敬的刀法评论家称之为"碎刀"."细碎切刀". "碎刀短切". "短切涩进"等. 丁敬像 刀法,运刀之法也.刀无定法,基 ...

  • 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两种,论篆刻中的摆刀,陈国成文

    "古来印说浩卷繁帙,皆以论刀法为畏途,为迷途,或不言其详,或玄乎其说,或因袭旧文,或视为末技,或凭空自造大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衡语)篆刻家对刀法的重视是肯定的,然刀法研究 ...

  • 徐正濂的刀法说

    线条是篆刻的基本单位,线条的丰富还是贫乏,多样还是单一,决定了篆刻是丰富还是枯燥,生动还是呆板.线条是刀刻出来的,不同的用刀可以形成不同的线条形态.这种不同的用刀方法就是篆刻的刀法. 刀法在整体上可以 ...

  • 齐白石篆刻单刀法分析、刀法辨伪

    齐白石篆刻,其刀直下,长可寸许,深可半厘米,石不坚硬.立时崩裂,风驰电掣.顷刻而成.石不转方,自左连切而极于右,亦刻印之奇观也. 所谓"单刀法",是指刻时入刀的一种方式,也可称之为 ...

  • 两分钟“大师教你”学会篆刻基本刀法!强烈推荐分享收藏!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 篆刻刀法的鉴别与把握

    篆刻是一门凝聚在方寸印章之上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它既是书法艺术的金石版微缩版,又是雕刻艺术的文字版平面版.篆刻艺术在兼具书法.雕刻乃至其他造型艺术诸多共性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因此,一件成 ...

  • 于德元负枪伤,白刃战砍死13个日军!敌人:刀法无敌,堪称刀神

    引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是抗战期间中日双方进行的第一次大型会战,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3个月,中日双方共投入约100万军队参战,是抗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 日军投入8个 ...

  • “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丁敬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