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二郎,好青年的蜕变之路·上(水浒众生相)
武二郎这一篇比较长,我把它分成上下两篇。
上篇:仗义豪爽的热血男儿
武松应该是《水浒传》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水浒的范畴,看没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山东好汉武二郎,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水浒传》为何物,但他也知道武二郎的故事。
评论水浒的人都爱说林冲是一百单八将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是被逼上梁山的人物,其实武松也是,只不过他先上的是二龙山,但也是被逼的当了土匪,虽然跟林教头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但也属于殊途同归。
刚一出场的时候,武松就是一个混小子,仗着有些个武艺,在家乡打了人,估计他下手是挺重的,那个人已经躺地上动不了了,不然他也不会觉得把人打死了,逃亡在外。他来到在逃犯的天堂,沧州横海郡柴进柴大官人庄上避难。一开始他也是座上宾的待遇,可是这小子脾气太冲,喝了点酒之后,庄客有照顾不到位的,他是举拳就打。他那个拳头,下手轻不了啊。庄客挨了打,那还能对他有好印象吗?一个一个地都在柴进面前说他的坏话,柴进渐渐地也就冷落了武松,待遇也下来了。到最后武松得了疟疾也没人管,他自己找了点炭火,在廊下点着了烤火取暖。您想想这场面,够惨的,一个病号,连个病床都没有,自己蜷缩在房檐下面苦捱着,就差再点根儿火柴,出现点幻觉了。说实话,以当时武松的境遇,如果不是遇到宋江,他还真有可能死在柴进庄上,庄客们最多就是把他扛出去找个乱葬岗子给他埋了,柴进估计也想不起来这位。
前面说柴进的时候我提到了这一段,说是柴进不识真英雄。从柴进的角度说,这确实是他的缺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从武松这边来说,也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毕竟你是以在逃犯的身份来的,柴进保护了你的安全,给你吃喝,大半年下来,钱也少花不了,你怎么着也要收敛一些个,不能喝醉了酒就打人。这毕竟不是你们家,就是你亲爹亲妈还有伺候不到的时候呢?陌生人哪能十全十美。更何况你不是在海底捞消费,你是吃着人家的呢,理不直,您这气就别这么壮。不过以当时的武松,他是想不到这些的。这个时候的武松,说话办事和李逵差不了多少。
武松运气好,他碰上了同样来柴进这里避难的宋江,宋江那是真把武松当人看,自从见了武松之后,先是给武松做了一身好衣服(当然柴进花钱),每天都带着武松一块吃饭,温暖了武松已经拔凉拔凉的心。
宋江可以说是武松命里的贵人,这个不单单是指因为宋江的面子,武松又恢复了座上宾的地位。而且您细读《水浒传》,见了宋江以后,武松言谈举止上都有很大变化。武松正烤火时,宋江不留神踩到了武松盛炭火的铁锨,锨里面的炭火溅出来,吓了武松一跳。您看武松的反应: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这会儿的武松就是一个愣小子,莽汉,跟谁也不知道客气客气,所以才在柴进庄上混到这个地步。跟宋江待了十几天以后,您再看武松说话,不一样了。
其实武松这会儿已经得了信儿了,他打的那个人没死,人命案变成了打架斗殴,又过去那么长时间,没有人有兴趣追究这点破事了,连苦主自己都不理会了,这下不用东躲西藏了。武松和宋江在一起过了十几天之后,武松就要回家探望兄长,柴进给了武松路费,武松怎么说的:“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而且您往后看,武松说话办事都稳重很多,再也没有一言不合,举拳就打的行径,完全跟李逵划清了界限。这是谁的功劳,我觉得是宋江这十几天的工作成果。
宋江跟武松相处的这十几天,应该不止是喝酒吃肉,两个人得聊天啊。说什么呢,我觉得宋江得给武松讲点做人的道理:“人家毕竟对你不错,你也不能张手就打,不管见了谁,礼多人不怪,跟人家以礼相待,人家也尊重你……”反正就是这样的话吧,真把个不知轻重的莽撞人给教导出来了,否则你无法解释武松前后的变化。而且俩人临分别的时候,武松对宋江是“拜了四拜”,“堕泪拜辞”。跟宋江分别以后,自己住店了,还想着“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除了把他养大的亲哥哥,武松也就对宋江有这样的感情。所以我觉得宋江不可能只是请武松喝酒就能把他感动成这样,而是给他讲道理,让他真心服气。
我觉得武松比史进幸运,前面说史进的时候说了,史进就是因为武功练成了,却没有人交给他如何为人处世,所以他到死都是一个没长大的大男孩,事情做得不对他都不知道自己错了。武松就遇到了宋江,也亏的是遇到了宋江。因为以当时武松的性格,七个不含糊,八个不在乎,一般二般的人教导他,他还真够呛听得进去,说不定还要抡拳头揍人家一顿。也就是宋江,江湖上知名度高,武松本来就对宋江有一点崇拜,所以宋江说话,武松肯听。其实每个人都这样,我在这给您说三国水浒,说点道理,正常情况下您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他说的也不见得对……”这要换成某名牌大学知名教授、博导给您说同样的东西,心悦诚服的比例就大点了:“有道理啊……”人的身份决定了他说话的分量,武松的幸运就在于他遇到了肯教他,他又愿意听的人,也就是在宋江这儿,武松完成了自己成长的过程。
到这个时候,武松的个人修为一直是上升的趋势,不过也就到这个时候,他的个人修为也达到了顶点,没有再进一步,所以虽然他也混进宗教人员队伍,却最后也没达到鲁智深的成就。
不过他的事业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紧跟着就是他的成名之作:景阳冈打虎。打虎没什么可说的,要说的就是这个打虎暴露出武松性格上的一个缺点——极度好面子,人都好面子,但武松这个好面子比别人都厉害,慢慢地往虚荣方向发展。宋江可以教他为人处事,但是人的性格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说在景阳冈上,他跟人家要酒喝,店家告诉他“三碗不过冈”,他不理那个,前后十八碗。他已经喝大了,店家说景阳冈上有老虎,让他住一晚再走。他说是店家为了赚他钱,故意骗他。当然,他说的这个基本上是醉话,并不是真的怀疑店家,只不过他的心理设定是要走,喝醉酒的情况下纠错机制失灵,只能照原来的程序运行,所以他坚持要走,才说出这话。后来上了冈,发现官府的告示,知道店家没骗他。这会儿武松其实也害怕,也想回去。不过跟老虎比起来,他更怕被店家说闲话,觉得那个比老虎还厉害,这就是面子心里在作怪,我觉得并不可取,因为相比打死老虎,他被老虎吃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样没必要的以身犯险实在是不够聪明。只不过他把老虎打死了,一举成名,把他的问题掩盖了。在这儿奉劝各位,做事的时候千万别冲动,死要面子活受罪,毕竟你还没有打虎的拳头呢,大部分时候里子比面子重要。
不过不管怎么说,武松的这次冒险成功了,一举成名,成了他吹一辈子的资本。他也展示了他豪爽的性格,打死老虎,县令奖励一千贯钱,大概合人民币三十多万。他一个子儿没留,都分给了阳谷县的猎户。整部《水浒传》,要论仗义疏财,武松这个行为绝对应该排在第一位。宋江爱给人花钱是因为他有这个底子,家里有钱,给别人的钱只是家里积蓄的一部分。武松不一样,本来就是个穷小子,突然得了一大笔钱,这就是他全部的收获,而他全部拿出来给别人,这份慷慨豪爽那谁也比不了。
武松也有别的收获,他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刑警队长,兼武装部长。又见到了自己的大哥,大哥还娶了个漂亮的嫂子,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武松的人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顶点。武松不像杨志,有封妻荫子的大志向,一辈子跟头驴似的只知道干活。武松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已经很好了,他知足。
然而,人生到了顶点,就该往下走了。武松也是,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大哥娶的那个漂亮嫂子不是福气,而是祸根。这个嫂子不安生,看见这个高大英武的小叔子,觉得自己那个老公没法要。在雄性荷尔蒙的诱惑和雌性荷尔蒙的诱导下,她立刻向小叔子发起热烈的追求。
这段不用我多说,大家说的太多了。我就说说我的看法,武松断然拒绝嫂子诱惑的这个选择理所当然。那些说武松就应该接受潘金莲的人不知道想没想过,武松一旦跟潘金莲有了苟且之事,对不住的人是他的亲大哥,世上唯一的亲人,从小当爹当妈把他拉扯大的同胞。他要能做出对不起自己大哥的事情,那真叫悖逆人伦,猪狗不如。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并不只是受本能的驱使,还要有行为准则,有规矩,有伦理,有各种感情和良心的限制。猪连自己亲娘都能上,因为他是畜类,没什么可说的;人要是什么都不顾,那也就把自己归于畜类。所以武松说:“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
有人说,武松要是答应了他嫂子,他哥哥不就死不了了吗?这种说法就是为了治聋子,所以要把他弄成哑巴的说法。漫说武松不可能预见到后来的事情,他只能凭着自己行为准则做事;就是能够预见到后来的事情,他也不能用这种方法帮他大哥,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不让西门庆给他大哥捅刀子,换他自己来干这事,可能伤他大哥伤得更重,把他自己也变成一个不是人的混蛋。
到这个时候,武松一直是一个血心仗胆,对生活充满希望,看社会到处都是阳光,正能量满满的好青年,就是从她嫂子出现之后,他的人生开始往下走了,他的蜕变也开始了。
这就是上篇的内容,在下篇当中,咱们聊聊武松的蜕变之路,欢迎您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