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亡于赵高之手?这口背了几千年的锅,确实有些累
喜欢看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会发现咱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熟悉的背锅侠:
一个是美女,一般还有个称呼叫做红颜祸水;
另外一个就是宦官,他们往往被骂为阉宦、死太监。
每每皇帝犯错了之后,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肯定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后人呢也本着为圣人讳,想要模糊处理。但错误就在那儿摆着,谁也赖不掉,总得有人去背锅,一般来说,皇帝如果有个特别喜欢的妃子,那就好办多了,随便找出一个红颜祸水的人选,推出来,就行。
但像秦始皇这种,一辈子没有个明确的特别爱的那种爱妃,后人也就只能往宦官身上靠了,没错,赵高,别往别处看了,站好,就你了。
以前,说赵高亡秦,还列过其亡秦六步、八步的人,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态,仿佛秦朝末年,要是没有赵高的话,秦朝就亡不了似的。
其实这都是错觉,就像是看一盏灯,光芒太亮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看不清这灯底下,黑暗的东西。
咱们看秦朝的历史,往往会被秦始皇的赫赫武功给震撼了,横扫六国、一统宇内,制定了传承千年的郡县制、整合了度量衡,让大一统思想自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这种旷世的功业,确实值得人狂热地粉他。
但在这耀眼的光辉成绩之下,我们往往会不由忽略了这么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秦始皇虽然干掉了六国,但并不代表他搞定了天下。
没赵高,天下依然要崩
在始皇帝统治的末年,其实天下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当年,黥布已经带着骊山之徒,开始了“亡之江中之盗”的生活。
而彭越则带领着一批不良少年们,“常渔巨野潭中为群盗”。
刘邦呢,带着一批骊山劳役们逃进了芒砀山间,斩白蛇而起。
天下动荡的星星之火,已经开始点燃,秦始皇所缔造的一统局面,虽然华丽至极,但在六国旧势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之下,就如同到处散布着的干柴,只要遇到一丝火星之后,便有可能很快被点燃。
这时的天下,正如《汉书》当中所言的态势:
秦皇帝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者。
不得不说,其实秦始皇驾崩的时间点挺好,在烈火燎原之前身故,这亡国的尴尬,总算是堪堪躲过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传给扶苏,到时候扶苏休养生息,还有得救。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还有人在看史书时,依然保留着孩童般的纯真心理。
即便没有赵高、李斯这帮人的操作,信不信,当年的二世,还是胡亥。
没赵高,二世依然是胡亥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真没有几个临终前舍近取远,最终成功传承帝位的。
很多人内心有这么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祖龙喜欢那个被自己贬斥到边关的扶苏,而留在自己身边,整日跟随自己潜移默化政事的胡亥,自己其实并不喜欢。
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二十五史里面,哪个帝王干过把传承者、看好的储君,赶出帝都,赶到鸟不拉屎的边塞去。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个理,但就是喜欢传说中的剧情和套路罢了。
你不能将灭了秦朝之后,汉朝人对胡亥的抹黑、弱化,就当成真正的历史,毕竟历史还有一个基本认知点,那就是合理。
秦始皇不喜欢胡亥,那为什么要让自己亲信赵高当他的老师,赵高可不是一般的宦官,甚至有些专家考证,人家赵高压根就不是宦官。
赵高此人,才华横溢,史书上说秦始皇是看重了他精通秦国律法,因此破例提拔到中枢,其实精通律法只是赵高的一个亮点,人家书法也是一绝。
他手书的《爰历篇》,跟丞相李斯的《仓颉篇》、太史令胡毋的《博学篇》共尊为秦篆三大字帖。
精通律法、字还写得这么好,那学问自然不比李斯差,这种人当帝师,确实没什么好吐槽的。
一般来讲,帝王出行之时,对自己的继承人的安排只有两种,要么随自己出行,要么替自己坐镇京师,很少有将自己喜欢的人选,赶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锤炼,毕竟秦始皇又不是虎爸的风格。
因此,历史上,秦始皇的遗旨到底是不是传位扶苏,真的需要仔细考虑,因为从胡亥一直跟随秦始皇来看,人家先前,确实表现也不算差。
所以,即便没有赵高,二世胡亥依然会即位,还真不一定会改变秦朝的历史走向。
可能还有人会说,要不是赵高后来祸乱朝纲、指鹿为马,秦朝不会那么快垮,这总是事实吧?
那就要看看秦朝为啥会垮的真正原因了,还真不是赵高的作。
孝顺的二世、崩乱的天下
胡亥是个好孩子,也是一个理想的政治传承者,他上台之后遵循的是“因而不改”, 不但继续执行秦始皇的政策, “守其法”, 而且大大“益振之”!
该修长城的继续修长城,该修灵渠攻百越的继续留军队镇守百越,阿房宫继续盖着,同时还将当年老爹发现“弗善”却一直没有动手处理的权相——李斯,给扳倒干掉了。
特别是扳倒李斯这一茬,赵高的出手,不是主因,而是他不得不帮忙,皇帝想弄死李斯,赵高只不过是那把要命的剑罢了。
按照常理来说,胡亥遵循的都是秦始皇的轨迹,如果他老爹秦始皇的政策没问题的话,胡亥自然出不了事,但偏偏胡亥即位还不到一年,就出大事了。
这还没干啥,就出事了,锅谁来背?不是赵高还能是谁?
秦朝不惜民力,造成了民变频频,这还不是主因,最主要的原因,当年毛主席就曾一针见血地说出来了:
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 割据称雄 的封建国家, 那么, 自寮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 就建立了专制主义 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同时,在某种 程度上仍旧保留粉封建创据的状态。
六国虽然亡了,但皇族旧势力还在,当年当皇族飞扬跋扈的快感,可比现在压抑着忍受秦律的束缚要好得多。因此,天下虽然统一,但分裂时刻都在进行着。
博浪沙那一锤,都已经闹到刺杀领导人的地步了,还说天下是赵高、二世给弄亡的?
可以说,正是因为当年秦始皇处理的不利索,最终给儿子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自己搞不定局面,提前身死了,一了百了,但到了儿子这边,一接手,雷爆了。
真算是倒了血霉了。
但这又跟赵高有啥关系?自始至终,赵高充其量,只是一个争权夺利的权臣罢了,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没有摧毁一个王朝根基的实力。
他的出现,丝毫影响不了历史的最终进程,他的这口锅,背了几千年,确实有些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