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作业流程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自然资源之声 ,作者吴次芳 等
“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基本作业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工作准备、中期分区划定以及后期成果编制3个阶段。
前期工作准备阶段
1)分区方案拟定。按照空间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生态环境约束限制和上位规划设计要求,对整个分区区域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定分区原则、规则、依据、类型、方法和具体的工作方案。
2)基础资料收集。在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研究区地质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基础设施、经济人口、人文历史、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空间性规划、行政审批等数据,并开展必要的补充调研。通过现场踏勘、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地区发展实际与合理诉求,掌握各部门管理职能及其空间性规划、各行业发展区域与目标等。
3)基础数据准备。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要以基础数据和信息平台为基本保障。以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整合用途分区所需的空间关联现状数据和信息。用途分区图纸比例尺,省级一般为1:50万,市级一般为1:25万,县级一般为1:5万,乡镇一般为1:1万。专项规划用途分区、详细规划用途分区根据编制类型和精度,确定图件比例尺。除此之外,省、市、县各级应尽快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与国家级平台对接,实现纵向联通,同时推进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平台的横向联通和数据共享。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推进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编制中,应及时将批准的分区成果向本级平台入库,作为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
4)底数底图确定。以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综合考虑规划基期用地、用海现状与空间规划管理需要,参照《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分类指南(试行)》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等分类要求,确定基期现状用地、用海底数和底图。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基期用地、用海数据和底图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各类用地、用海数据加总应与行政辖区陆域及海域面积总和一致;②耕地、林地、草地、水面、建设用地等用地图斑不应重叠,确保数据、图件、空间一致。
除此之外,将区域内已有的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成果在空间上整合叠加后,形成以一张底图为基础,可层层叠加打开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分区“一张图”。
中期分区划定阶段
1)分区专题研究。围绕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需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三区三线”及其他控制线划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土空间战略目标和总体格局等专题研究分析,为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编制提供支撑。
2)用途分区划定。以专题研究结论为基础,在统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为主的空间控制线基础上,明确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目标和总体格局,合理配置各类自然要素,采用德尔菲法、叠图法、聚类法等提出具体的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
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不同,可编制两个及以上比选方案,并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收程度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推荐方案,划定用途分区。
后期成果编制阶段
1)成果图件编制。用途分区划定后,进行分区面积的量算和统计工作,核实各类图斑,做到面积数据与图斑大小相吻合,然后对完成的用途分区底图进行清绘、着色和整饰,形成成果图。目前大多可结合数字国土工程建设,应用GIS工具编制成果图件。
2)分区报告编制。成果图件编制完成后,要对各个用途区进行评述。内容包括:各用途区的面积和分布,用途管制规制、需要协调的矛盾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并编写出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报告。
3)分区成果入库。按照国土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将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表、册等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