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与菖蒲结缘
1
沙琅的文友阿丹,邀了几次去品尝沙琅粉皮。
昨日,与保全、雨霖、摩才、小妹等去了沉香小镇沙琅。
从高速下来,到约定地点沙琅公园。上小山顶参观了龟塔,登龟塔俯瞰了沙琅风光。
阿丹与阿美两位文友,开车领我们去看沙琅江。
在一座老桥旁边看到了沙琅江,开阔的江面,江水浑浊土黄色。
中午的阳光有些燥热,驻足往远处观望,发现在一处翠竹笼簇的小村前的江水不一样,好像清澈了很多。
阿丹和阿美老家是霞洞镇的。阿丹向我们讲述了沙琅江霞洞段的旧日风景。她说沙琅江从老家村后流过,江面从我们站的江堤到对面岸学校那么宽。我目测一下,大约有一百五米左右。
阿丹告诉我们,江底的水不深,清澈见底,看到鱼虾。江底有白如雪的河沙,一片片的,村里人洗被子时放在沙面晒晾。河沙非常干净。
读过沙琅江的许多文章和诗歌,对沙琅江的印象是:两岸青竹翠木簇拥,江堤草绿,江水清澈可见底,江风清爽。然而,今日所见沙琅江,却是大失所望。
江堤有公示牌,有示意图标出沙琅江的源头。按图所示,沙琅江的源头来自阳春覃坑。
午饭在镇里一家农家小院吃饭,地道的客家味道,品尝了沙琅的手工粉皮,沙琅豆䜴蒸河鱼等等,菜不多,但每一样都是沙琅的美味。
饭后的计划是去鹅凰小镇。阿丹说带我们去看看黄沙水库,那里环境比较原生态。
黄沙水库,站在堤坝上,往西望去,堤坝下山区村庄和田园,翠葱一片。特别是刚插秧苗的水田,像一块块翡翠,铺在葱郁的村庄边沿。水库周围,四面山绕,层峦耸翠。水库里,水波纹皱雏,水光涟艳,一派安逸恬淡。环水库的山脚,裸露出朱红的山体,沟壑纵横,有如古树根槃根错节、错综复杂。
2
鹅凰小镇路上,山路蜿蜒盘旋,沿途自然风景秀丽,山青水绿。转入164乡道过里平村时,记起第二次露营。两年前的九月,在浮山岭第一次露营后,永忠组织了登双髻岭露营。
到鹅凰小镇山口牌坊,有几个青年拦住要收费,保全和阿丹下车处理。上山后,在一个山坳处,又有人收停车费。
在一块平坦的草坪停车,刚下车,清凉的空气四面挤来,凉意渐渐。
有两个馒头样的小山头,草丛碧翠,种了矮枫树、樱花等。
永忠和驴友们曾经在这里露过营,从他的朋友圈看过鹅凰小镇。
爬到有草棚的小山顶,山风侵袭,手臂皮肤发凉。四面青山起伏环绕,逶迤绵延,峰峦叠嶂。
东面是高耸的鹅凰嶂,山腰间树木葳蕤,山顶云雾缭绕。
南面山脚,水泥路旁边,是干涸的小湖。下山时,看到对面山脚开得灿烂的山捻花,雨霖大呼:好久没看过这么多花的山捻树了。摩才在后面笑话他: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家后面的山兜岭大把。
绕着山脚的水泥路走到西边小山涧,涧流沥沥淙淙,树木郁葱,阴凉清幽,置身于此,心身松懈。
与保全走在前面,溯山涧边往谷底下走,溪流声汩汩涓涓,山谷清幽宁静,山风抚脸凉意沁心。
3
走了一段,没见大家跟来,转身回去。看到雨霖手里拿了两株葱郁样如水仙的草,他非常意外地小声嚷着:菖蒲,是金钱菖。
听说是菖蒲,我疾步走到小涧旁,涧溪流水潺潺,只见繁茂竹木笼罩着的涧水泥石中,长着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菖蒲。
下溪流边,采了两株菖蒲,雨霖继续回到小溪采菖蒲。看到一块石头长了菖蒲,他搬起石块敲砸,砸开了半块连着菖蒲的石头。
顺小涧畔的山林小道往山坡走时,半路看到涧水旁的石头丛中,长满了葱翠的菖蒲。
我走下涧水边看菖蒲,雨霖指着我身后说,后面的那块石头有菖蒲,看能不能挖起来。
在小溪下流,有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压着另外一块小石,小石头面上长着一棵菖蒲。搬开大石头,推了小石头几下,长在水里的小石头纹丝不动。再推几下,小石头动了一下。
心里一阵猛喜,推几下,整块石头可以转动,立马搬上来,不顾石头的泥水,托着回到车旁。
知道菖蒲,是去年年底与保全、雨霖探访连春时,在他学校的书房里,看到王大濛的《菖蒲》,还有李默甫的《菖蒲志稿》。后来又关注了几个菖蒲的公众号。
王大濛的《菖蒲》,是记述他种菖蒲的经历和收获的乐趣,每天写一则。文字有长有短,趣味无穷。许多篇章讲述了关于菖蒲与名人的典故轶事,读了让读者对菖蒲有更深的了解。
古人有许多咏菖蒲的诗句,比如宋苏轼的“烂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又如杨万里的“一生寒瘦知何用,只得清名垂万年。”
菖蒲如兰如水仙,连春说,菖蒲连石一块的更有天然之趣。用清水养着放在茶具案台上,室间顿有山林之气。
雨霖也附言:连石头菖蒲才有山林草野之气。飘逸潇洒铁骨铮铮的叶子。
其实,亲眼目睹涧溪里的菖蒲,繁茂葱郁,劲挺洒脱,生出一股清贞傲然的气节。难怪明清文人书房都喜欢供一盆菖蒲。
王大濛的《菖蒲》写道,俞曲园有句:“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这就是菖蒲的精神,也是做人的要求。
有些往事,在晨曦来临前褪散。
有些不想记起,让它随季节转换间消失。
有些东西不想记住,偏偏纠结了一辈子。
前半生没有遇到的,后半生有缘遇上。比如菖蒲。
辛丑年二月廿九日晚,记于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