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准

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含义,笔者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各种界定后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不断挑战自我,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衡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准。

一、教师观念问题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对教育的定位。教师一定要把教育看成是第三产业,通俗的讲,就是教育应当有服务的意识。既然是第三产业,就应当做好服务。如果我们始终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施舍,一种“供应”,就容易让教育者产生蛮横的心理:我给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你没有选择。于是,教育就容易产生另外一种形式的腐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是以往所没有的。它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服务性、娱乐性行业的那种物质性服务(虽然它也包含着上述这种服务,例如:增加了对孩子们用餐、午休等生活的照顾,并不断提高这种照顾的质量;增加了作业辅导的工作,使家长基本上免除辅导作业的负担;它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服务。这种精神服务是园丁式教育的核心,是朝向全面关怀的一种教育。过去的教育都是属于灌输式教育,即便是启发式教育,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可是园丁式教育是不同的。园丁式教育说起来很简单,但要想将它的精神渗透到教师的观念中去,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去,融合到文化课与个性培养的方方面面去,就是个十分具体的实践问题,而不是观念的问题了。

二、教师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既强调传统教学基本功的不可替代性,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与时俱进,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结合。对每一项教学基本功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说明如何做,也要说明具体的应用条件,还要说明如何去训练,是一般教学基本功与学科特殊教学基本功的结合。教学基本功具有共通性,同时,反映到各具体学科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科的印记,形成了每个学科所独有的教学基本功,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1.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2.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个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三、教师的专业本领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只有高效驾驭课堂,有效驾驭学生,实效驾驭教材,才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落实“备”、“学”、“教”、“思”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必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师生关系上由过去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上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自主、合作、反思、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上由过去教师、家长要学生学,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分组合作,个人自主探究,主动地学,学生要学;在管理方式上由过去学生处于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为学生自主参与管理,主动接受管理,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师自身素养和内涵丰厚的人文底蕴。教师专业化发展,既可以说是社会对教师的重新发现,也可以成为教师成长阶段的一种自醒和自我发现。有了“内涵老师”,才会有内涵课堂;有了“内涵老师”,才能“时尚”与“实惠”兼容;有了“内涵老师”,才能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幸福感。提升教师内涵是一种追求和责任。提高教师的素质修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有高素质修养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新一代的重任。其一,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是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其二,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五、教师的品位、格调和气质强调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作为一名教师,既需要有诸如“敬业”、“奉献”这样的共性品质,同时也需要有个性,提倡教师要成为个性化的教师,这就需要有人格的支撑。因此教师人格是关键。所谓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情感态度、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这是教师修炼自己、塑造人格的四个要素。

以上这五方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准,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打造,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学习磨练的阶段。

(中国论文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