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孩子的成长潜能更容易被激活?
育邻梦
接受教育是每个孩子从生物自由人蜕变成为社会自由人的绩优之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代际传承的坚强柱石。但是,教育活动存在巨大的“双重耦合”性,老师好比电台、学生好比收音机,只有双方频频率完全吻合时才能清晰的完成知识信息传输。所以,教育实践过程中,“名师出高徒”只能是低频次偶然现象,而不存在必然直接关联。
补课是部分孩子在接受完整学校课堂教育之后,感觉仍有欠缺而主动或被动选择继续学习的行为。因此,补课过程同样会遇到补课老师与补课孩子之间频频率完全吻合“双重耦合”性,也即是说补课也能够重新发掘一批好苗子。那么,哪些孩子的成长潜能更容易被激活呢?
1、带着生活问题成长的孩子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教育讲授的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也就是运用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答疑孩子成长旅途中可能遇见的疑惑。所以,凡事爱问为什么、带着生活问题学习的孩子更容易与老师产生知识频谱“双重耦合”。
好奇是人类社会持续进化的基础
2、被理解的孩子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生活情感最丰富的社群性高等级动物,两个人长期相处在一起必然会产生喜欢或者厌恶的综合情感,而且两个人之间所产生的社交情感又会进一步指引彼此之间的行为实践。因此,被老师关心的孩子更喜欢老师、学习上的综合表现也会更好;相反,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喜欢,那么无论你讲什么他都不会听。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1847年,爱迪生出身于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他对周围的一切就充满好奇,凡事总爱比别人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天该吃饭了,妈妈却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全家人找来找去,最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自己也想试一试。
还有一次,他让邻居小伙伴米吉利吃了发酵粉,希望小伙伴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结果,小伙伴非但没有飞起来,反而差点送了命,害得家长带着孩子告到了爱迪生家里。
7岁时,爱迪生上学了,他还像以前一样爱问为什么。老师教给大家:2+2=4,他偏要问为什么2加2要等于4,尽管老师给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还是不满足,气得老师骂他低能儿,要求他退学。
母亲把爱迪生带回了家,就这样,我们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仅仅上了3个月的学便被赶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师嫌他太愚蠢。
爱迪生在家里由母亲带着学习,母亲教他数学、写字,还教他化学、自然。爱迪生对学习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化学,他把自己的零用钱攒起来全部买成化学用品,在家里的地窖里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呆在里边做实验。
好奇是每个人类生命个体的“天性”,是激励人类个体学习进步最基本的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化的本源。然而,生活中却只有极少数童年“异想天开”能够被理解、被容忍,被理解、被容忍正是激活每个孩子成长潜能的钥匙。
3、被引导合群、有“良师益友”作伴的孩子
人类非群体协作不能繁衍生息,非分工协作劳动不可裹腹。同样,学习成长不是短道速滑、不是跳单人舞,每个孩子的学习成长都是一程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群体“马拉松”,每个人的成长旅途都需要找到彼此并肩前行的同伴儿、存在利益争夺的对手、关键时刻能够搀扶自己一把的良师。所以,被引导合群、有“良师益友”作伴的孩子学习成长旅途更顺。
总之,好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被理解是最好的养料补给,团队作战是确保每个人砥砺前行、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之源。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