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殿川||“冰寒於水,青胜於蓝”——《中国当代散曲大典》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尽力搜集散曲在当代,即1949到2018年间,有关散曲的研究和散曲创作的资料,加以梳理,按年代先后,分类排序。旨在反映散曲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使该书成为人们了解当代散曲全貌的具有权威性工具书。
《大典》包括四个部分:散曲创作者、散曲研究者、与散曲相关的研究专著和散曲作品集、散曲社团及其各种活动,每一部分的每一条内容都来自相关资料或本人投稿,以保障该书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绝大部分条目还配置图片,增加了解说文字的生动性和可信性。
具体讲:关于当代研究散曲者《大典》收录了从1887年诞生的刘永济到1986年生人的何砾共计220多人,当代散曲传作者收录了从1879年诞生的于右任到2001年生人的梁梦瑶和补遗编,共计约2500人,简介了每个人的生平职业,绝大多数人配有照片。对其散曲著作举例进行了介绍。有的作者没有单列条目,附在著作中加以介绍。
关于新中国出版的散曲创作与研究著作,从1952年出版钱南扬的《元明清曲选》开始到2018年颜登荣的《常用散曲谱例》共开列约800个条目。涉及古代和近现代散曲研究著作的重版以及当代散曲研究的专著和散曲创作的合集和专集介绍。关于散曲社团及其活动,从 1985 年中国元好问学会成立,到 2018年庐州诗词学会散曲创作室新年献词共收录了约160多个条目,介绍了研究散曲的团体和散曲创作的社团的成立时间和组织情况以及他们的活动、会刊。因为是按时间排序,所以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年代散曲研究者和创作者的活动情况。研究成果以及著作发表情况。这就为研究当代散曲提供了第一手丰富的资料。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完成当代散曲的研究报告,也就是本书的序。
《中国当代散曲研究报告---蛤蜊风味世代皆有人知》一文是对《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内容研究的的解说。所以也可以做为《大典》的序言看待。
该文论说分为六个方面:
一、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关注和研究当代散曲?当代散曲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研究当代散曲有无必要?有什么意义?这是研究报告首先要说明的问题。对于当代散曲,在当今学术界建国七十年以来还没有全面的系统的大整理,也没有详尽的整体研究成果。因此我们选定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定名《中国当代散曲大典》。
二、
《大典》研究的对象
一是从1949年到2018年间发表有散曲研究专著和重要论述者,这是对当代散曲研究者的研究。二是从1949年到2018年间创作有散曲作品者有关介绍。这是对当代散曲作者的研究。三是从1949年到2018年研究者和创作者出版的有关散曲的专著介绍。这是对当代散曲作品和有关散曲论著的研究。四是从1949年到2018年间所成立的散曲社团(包括举办与散曲相关活动的社团)的情况介绍。这是对当代与散曲相关的社会团体的研究。从这四个方面看《大典》实际是研究20世纪中叶到21 世纪这近百年间中国散曲的研究和创作以及有关散曲活动(类如散曲演出、歌唱、评奖、讲座、比赛)的总貌。
三、
向古代学者学习“冰寒於水,青胜於蓝”
钟嗣成在《录鬼薄》辑录成书后,在序言曾发出感慨:“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噉蛤蜊,别与知味者道”,而且他希望后来者不仅要知味,还要“冰寒於水,青胜於蓝”。
《大典》就是要继承古代学者的这种精神。散曲,虽然在古代有过辉煌的历史,当今学界也已经承认它和诗词可以并肩比美。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却不以为然,他们承认诗词,不承认散曲,认为散曲不能和诗词同等看待。《当代散曲大典》就是要发扬《录鬼簿》的精神,积极传扬散曲这独特的“蛤蜊风味”,并且要用事实 说明“蛤蜊风味”世代皆有人知,而且其在当代确实发生了“冰寒於水,青胜於蓝”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结论。这可以用事实说话。
四、
当代散曲发展的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为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三十年。
第二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2000年二十年,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到当今将近二十年。
第一个时期是散曲发展的低迷阶段。这一阶段散曲研究和创作的特点是:散曲命脉,自有承续,顽强坚持,期待新生。
第二个时期第一阶段是散曲研究和创作复苏的阶段。这时期的散曲创作可以用四句话概括,那就是:扎根民众,绵延不绝,应和时代,变生新体。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散曲作品的艺术特色,总体讲就是二十个字:应和时代,继往开来,音韵随时,风格多样,变通自如。这一阶段散曲研究也是全面开花,领域开拓,新论丛生,欣欣向荣。
这时期第二阶段,即到了二十一世纪,散曲创作和研究接续前一阶段的发展,更进一步呈现出新的面貌。这是散曲在当代的繁盛阶段。
总之,第二个时期两个阶段的散曲,形成了、代表了当代散曲的面貌,它与以前传统散曲在艺术特点上有所不同。
五、
关于当代散曲发展的问题
但是尽管当代散曲创作和研究都取得长足发展,成绩斐然,问题却也还有不少。第一、是社会问题。第二,是散曲界自身的问题。第三、散曲创作者与创作者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四、散曲创作者的认知问题。
六、
关于当代散曲编辑的几个问题
笔者以为当今时代,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给散曲创作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时机。一切热爱散曲,即热爱中国诗歌的作者,都应该为创造当代的新诗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鼓励。见解不同,学术论争,是正常的,但不要成为个人意气之争,名利之争。我们期盼我们这一代人为中华民族当代新诗体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折殿川(一水:笔名.网名),1947年10月生,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退休于太原市档案局。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散曲创作工作室副主任、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国诗词协会散曲创作研究会顾问、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曲学会副会长、江西散曲社首席顾问、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天津散曲创作研究会特邀顾问;《中国当代散曲》杂志创刊主编、山西《当代散曲》创刊执行主编。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