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学:培养从千篇一律,到万里挑一的构图“眼技”!

相机本身并不具备思维能力,摄影是需要具有形象思维的人通过其他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构想。构图是摄影师想得最多,但最难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今,大部分摄影师都倾向于套用很多不同的公认构图规则。但是,摄影需要用丰富的感性色彩来表现,并根据不同的景物因素做出相应的改变。“理想化模型”很容易导致思想束缚。有时候违背规则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是要了解内在的原理。本文将以此为核心,与您共同突破思维的束缚,创造属于您自己的作品。

构图的“眼技”,是好照片的根本!

在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中,构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准确传达作品的思想,还能突出重要的故事线和画面情感。简而言之,构图可以将场景元素组合成一致的整体,所以构图就是作品本身。作为艺术形式,构图实际上不存在任何硬性规则。我们所谓的构图规则,更多的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重新排序的“理想化模型”。要想通过构图将视觉元素整理成连贯的整体,规则必须与场景中的元素相协调,因此摄影师的“眼技”也面临巨大挑战。

构图规则可以作为一种引导和学习的工具,但是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规则存在的意义。任何构图规则不可回避四条原则:主题强调、权重平衡、视线流动和视觉深度。利用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价值、颜色、纹理等艺术设计元素,整体构建构图。

主题强调:在构图中建立主导或视觉中心

当照片中没有可以集中在特定区域或物体上的主要主题时,眼睛会在整个场景中徘徊。需要强调的是,每一张照片都应该具有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主导思想或视觉中心,即使照片包含了从属关系(主体和陪体),也必须将视觉主导放在主题上。

主体可以是单个元素或多个元素,因此视觉中心可以集中或突出的对象以及特定区域。摄影师通常可以利用很多因素来引导观众关注场景中的重要主体,例如空间、体积、色调、纹理等。

人物形象:在任何拍摄题材中,人物的登场都比其他场景元素更引人注目。因此,协调时需要特别注意。另外,场景中人物的视线也有很大的影响,观众倾向于与场景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视觉互动,因此场景中的人物在看摄像机拍摄时比其他方向有更强的视觉关注度,拍摄中需要根据预期效果进行协调。

空间:我们将照片的主要主体称为正空间,将主体周围的空间称为负空间。正负空间的合理使用给场景中的个别元素赋予了很大的视觉魅力,使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主题。比如,白色的主体在黑暗的背景下能立刻引起注意,大量的负空间提供了更多开放的感觉。

在日常拍摄中,负向空间不一定是完全空白的,可以通过背景区域中的对象一致性来削弱焦点对象之间的关系。负向空间中的元素可以将视觉重心移动到正空间区域,在多元素的图像上,还可以选择关联分组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体积:物体的尺寸也决定了观众对照片的理解。按照近大处小的透视原则,大的主体元素暗示着更接近观众,因此比背景中的小元素更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使用的填充构图就是利用了这个原则。

色彩:场景的光和颜色也是核心工具。黑暗场景中明亮主题产生的色调对比,在给图像注入活力和生命感的同时,吸引了观众的视线。此外,场景中的主体比其他元素具有更高的颜色纯度,生成饱和度对比度,并提供强大的视觉引力。另一方面,对比色之间产生的对比关系也可以用于产生不同的视觉关注。

权重平衡:实现所需画面“和谐”

在“阅读”图像时,观众的大脑具有将空间分割的无意识动作,希望视觉对象以相似的方式平衡末端的视觉重量。在构图中,平衡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使各元素平等相辅相成,形成视觉张力或和谐感,创造愉快的形象。

最常见的形式是将质量或重量相同的物体放在平衡中点的两侧,这称为“正式”或“对称”平衡。图片中的每个元素与所有其他元素相比都有一定的视觉权重。不同的体积、形状、密度、颜色、位置、甚至感知重量也能产生一定量的视觉权重,要想达到平衡,必须将其正确地放置在构图中,这也称为非正式平衡。这种非正式平衡还可以产生较强的视觉张力和协调感。例如,上图中非正式平衡图的左侧质量更大,更接近中点,但远离中心的特征要小得多,但看起来很平衡。这类似于成年人坐在跷跷板的中心附近,与末端孩子保持平衡。

简而言之,二维图像中的任何元素都不具有实际重量。视觉重量是衡量场景元素吸引眼睛的尺度。记住这一点,下列因素才更有意义。

体积与位置:大体积的元素在视觉上比较小体积的元素重。物体的视觉重量与物体和构图中心(或主要区域)之间的距离成正比,接近中心的大物体可以与接近边缘的小物体抵消。

密度:紧凑形状的物体比视觉上不紧凑的物体重,元素集中给特定空间带来更多的重量,多个小物体可以平衡一个大物体。

形式与空间:正空间比负空间重,大的负空间能平衡小的正空间。但空间上隔离的物体看上去要比其他元素物体重。

颜色:通常暖色调比冷色调有更高的视觉权重。饱和度高的颜色比饱和度低的颜色看起来更重,小区域的鲜艳色调可以抵消大区域的暗淡色调。深色元素比明亮的元素视觉重量更大,对比度(对象和背景之间)越高,对象权重就越大。

视线流动:改善观众对图像的“阅读”方式

我们通常用“引人注目”来描述一张照片,自然地将眼睛带入场景是构图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说,要更好地控制场景,需要为视觉创造“路径”,说服观众以特定的顺序浏览图片。叙事不是直接向观众展示,而是与整个构图串联起来,保持观众的兴趣,就像故事线环环相扣一样。

显性引导:

线条是最明显的引导方式。本质上,大脑认为线是有方向性的,鼓励眼睛沿着线行进。从特定的角度来看,一条路或一排树,甚至光和影在脑子里都能化成一条引导视觉的线,这就是格式塔心理的“连续性”。大脑还会试图把可见的“连接点”塑造成平滑的轮廓(如直线或曲线)。

隐性引导:

我们不仅要关注“真实”的线,还要发现一些隐含的线。这些线条暗示了观看者的眼睛,而不是投射在照片上。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完善事物,大脑仅凭这条线索就能创造出不存在的暗示线,满足我们的期望效果。

当物体被投掷或推进时,大脑和眼睛可根据经验分析运动路径,投射隐含的线。另外,我们的大脑也会被一些提示性暗示所吸引,最终形成方向的流动。视线本身也是很好的隐形引导,人物或动物的视线朝向也会暗示着场景中的方向。

引导方向的视觉行为心理:

拍摄移动主体时,要考虑行进的方向。例如,主体位于构图左侧移出,而不是进入中心,则视线最终会离开主体,移出场景(离开场景)。反之,当对象向图像的中间行进,视线被传递并带入(进入场景)。

视觉深度:让透视实现“深度错觉”

透视是照片中图像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这包括相对位置和大小。当透视被理解时,能够在具有二维平面的照片中描述实际三维对象的“深度幻象”。

文章来源:百度 id:巨人摄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