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三异

宋代段子:有一本美国人写的《空谷幽兰》描述了终南山修行者的生活,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修行者;现在的中国迷失到一个尴尬的地步,如果不用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很多人似乎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活,这看起来像个巨大的悲剧。

【原文】

刘居中,京师人,少时隐于嵩山,居山颠最深处,曰控鹤庵。初与两人同处,率一两月,辄下山觅粮,登陟极艰苦,往往跻攀葛藟,穷日力乃至。两人不堪其忧,皆舍去,独刘居之自若,凡二十年,遭乱南来。

绍兴间尝召入宫,赐“冲静处士”。今庐于豫章之东湖,每为人言昔日事。云嵩山峻极处,有平地可为田者百亩。别有小山岩岫之属,常时云雨。

只在半山间,大蜥蜴数百,皆长三四尺,人以食就手饲之,拊摩其体,腻如脂。一日,聚绕水盎边,各就取水,才入口即吐出,已圆结如弹丸,积之于侧,俄顷间累累满地,忽震雷一声起,弹丸皆失去。明日,山下人来言,昨正午雨雹大作,乃知蜥蜴所为者此也。

又闻石壁间老人读书,逼而听之,寂然。既退,复尔。其后石壁摧,得异书甚多,阴阳、方技、修真、黄白之学无所不有。既下山,独取其首尾全者数十篇,余悉焚之。

又尝闻异香满室,经日乃散,不知所从来也。刘生于元丰七年甲子岁。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闽清异境||华阳洞门||师立三异||白马洞天||郴卒唐颠||婺州玉石穴||诸暨山道人

(远眺嵩山)
【白话语音文字版】
刘居中是京师(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人,他年轻时在嵩山隐居,住在山顶最深幽的地方,名叫“控鹤庵”。最开始,他跟另外两人一起住,一般过一两个月,他们就下山找粮食,攀登跋涉都非常艰苦,很多地方都是攀着藤萝上去的,根本没有路,往往要花一整天才能回到控鹤庵。
后来,那两个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苦,都舍刘居中而去,唯独刘本人安之若素,在山上的隐居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年,后来,刘居中遭乱南来。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他曾经被召入宫中,高宗赐给他“冲静处士”的名号。现在他住在豫章(江西南昌)的东湖,经常给人说起往事。
他回忆说:“在嵩山最险峻的地方,还有上百亩能开辟出来耕田的平地;另外还有一些小峰峦、岩洞之类的地方,经常云雨缭绕。在半山间,有好几百只大蜥蜴,身长都有三四尺,人用手喂它们东西吃都可以,拊摩它们的身体,滑腻如脂。有一天,我看见它们团聚围绕在一只水盎(盛水的容器)旁边,每只蜥蜴都从水盎里吸水,刚把水喝进就吐出来,此时那水已经圆圆的凝固为弹丸了,就在旁边堆积着,没一会儿功夫,地上已经堆满了这种“水丸”,忽然一声震雷响起来,这些水弹丸都消失不见了。第二天,山下有人来说,昨天正午时分,山下大雨冰雹俱下,这才知道,原来蜥蜴'制造'的水弹都变成了山下的冰雹”
“我又听到过山石壁里有老人在读书,等我凑近前去,里面又没声了;我再退后些,那声音又来了。后来,石壁破碎,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异书:阴阳、方技、修真、黄白之学等等,无所不有。后来我下山的时候,专门拿了好几十篇首尾都全的书册,其他那些都烧了。”
“我还曾经闻到异香满室,香味一整天后才散去,也不知这香味儿是从哪儿来的。”
刘居中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甲子岁(1084年)。
【祥宏点评】:藟lěi,指的是“藤”。葛藟也专指一种葡萄科植物,果实味酸,不能生食,根、茎和果实供药用。此处的“葛藟”应指山上的藤条;嵩山的最高峰现在叫连天峰,海拔1512米。按说不算太高。据介绍,这里山势险峻,立如斧劈。每年都有探险者或迷途者遇难,其周围有36座大小山峰,羊肠山路四处交叉,至今未开发。从现状看,还是符合刘居中的描述,只是蜥蜴制造水丸的情节,超乎人们的想象。也有可能刘居中遭遇了“异境界”。嵩山古来就有不少行修者。显然刘居中也算其中一位;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水盎,水盆一样的容器,口小肚子大;阴阳、方技、修真、黄白之学,都是道家修行的各方面内容。从刘居中二十年不下嵩山的坚定意志来看,他所描述的情况应是真的。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43-《夷坚志》涉猎的地理空间)

参考音频来自“祥宏谈夷坚”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