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7章)
在旁人看来,身为“饮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几乎日日呼朋唤友喝酒,一不小心就喝得酩酊大醉,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一直都很清醒。
他清醒地明白,李亨的处境有多微妙,有多危险!他知道,皇上虽然册封李亨为太子,但内心深处却不信任任何一个儿子,因为任何一个儿子都有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他同样知道,中书令李林甫一直视李亨为眼中钉,千方百计要除掉李亨,扶持李瑁,从而坐稳宰相之位。
因此,自李亨被册封为太子那天起,他就给了李亨一条忠告,那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太子!而他自己呢,也从不以太子师傅自居,一如既往的旷达不羁,一如既往的闲散安逸。他以为这样做,虽然打消不了李林甫对李亨的敌意,但至少可以减少皇上对李亨的戒心。
然而,他忘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低估了李林甫。这世上,若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吃亏的永远是君子。即便李亨韬光养晦、循规蹈矩,李林甫依然可以寻出李亨的不是来。而他和李白、李适之等酒友的来往,恰好给了李林甫向皇上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最好的口舌和理由。
他虽然一天天上了年纪,但他的感觉依然敏锐,皇上对他的疏离,对太子的不满,他怎会看不出来?他长长叹了口气,既然是非因他而起,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主动告老还乡。他虽然放心不下太子,但为了保全太子,不让太子受他牵连,他必须远离京城,远离是非。
为了防止李林甫及其党羽对他不放心,笃信道教的贺知章,主动将越州老家的宅子捐为道观,请求皇上将他宅子周边的数顷湖面赐为“放生池”,并求皇上准许他遁入道门,李隆基欣然同意,为道观赐名“千秋观”,并提拔他儿子为越州司马,方便就近照顾他。
太子宾客贺知章告老回乡的消息一出,朝廷上下都唏嘘不已。从695年在长安状元及第算起,贺知章已在长安生活了50年,如今以85岁高龄告老回乡,今生恐怕再无机会见面。
因此,贺知章离开长安这天,李隆基特地和太子李亨在长乐坡率领百官为他饯行,并亲自御笔题写《送贺知章归四明》:“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李适之、李白、储光羲等前来送行的三十多人也纷纷赋诗送别。当着皇上的面,李白写了一首应和诗《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李白在诗中称赞贺知章的一生,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希望他有机会再回长安。但其实,他前几天已经悄悄送给贺知章一首送别诗《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在那首诗中,他并不劝贺知章再回长安,相反,他认为贺知章回到越州,如鸟归林,如鱼得水,连王羲之都会羡慕呢!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送别队伍中,却不见王维的身影。并非王维不愿前来送别,而是他压根儿没有接到参与送别的通知。外人或许不明白王维为何不受邀前来送行,但王维自己清楚,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将自己隔绝于熙来攘往的官场之外。特别是他742年冬天随驾骊山华清宫时选择提前离开,更是无声传递了一个信号——相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他更爱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这一年多来,但凡不上朝的时候,他便会前往辋川别墅,在那里参禅悟道、写诗绘画,日子过得清静、充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