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7章)

在旁人看来,身为“饮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几乎日日呼朋唤友喝酒,一不小心就喝得酩酊大醉,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一直都很清醒。

他清醒地明白,李亨的处境有多微妙,有多危险!他知道,皇上虽然册封李亨为太子,但内心深处却不信任任何一个儿子,因为任何一个儿子都有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他同样知道,中书令李林甫一直视李亨为眼中钉,千方百计要除掉李亨,扶持李瑁,从而坐稳宰相之位。

因此,自李亨被册封为太子那天起,他就给了李亨一条忠告,那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太子!而他自己呢,也从不以太子师傅自居,一如既往的旷达不羁,一如既往的闲散安逸。他以为这样做,虽然打消不了李林甫对李亨的敌意,但至少可以减少皇上对李亨的戒心。

然而,他忘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低估了李林甫。这世上,若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吃亏的永远是君子。即便李亨韬光养晦、循规蹈矩,李林甫依然可以寻出李亨的不是来。而他和李白、李适之等酒友的来往,恰好给了李林甫向皇上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最好的口舌和理由。

他虽然一天天上了年纪,但他的感觉依然敏锐,皇上对他的疏离,对太子的不满,他怎会看不出来?他长长叹了口气,既然是非因他而起,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主动告老还乡。他虽然放心不下太子,但为了保全太子,不让太子受他牵连,他必须远离京城,远离是非。

为了防止李林甫及其党羽对他不放心,笃信道教的贺知章,主动将越州老家的宅子捐为道观,请求皇上将他宅子周边的数顷湖面赐为“放生池”,并求皇上准许他遁入道门,李隆基欣然同意,为道观赐名“千秋观”,并提拔他儿子为越州司马,方便就近照顾他。

太子宾客贺知章告老回乡的消息一出,朝廷上下都唏嘘不已。从695年在长安状元及第算起,贺知章已在长安生活了50年,如今以85岁高龄告老回乡,今生恐怕再无机会见面。

因此,贺知章离开长安这天,李隆基特地和太子李亨在长乐坡率领百官为他饯行,并亲自御笔题写《送贺知章归四明》:“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李适之、李白、储光羲等前来送行的三十多人也纷纷赋诗送别。当着皇上的面,李白写了一首应和诗《送贺监归四明应制》:“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李白在诗中称赞贺知章的一生,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希望他有机会再回长安。但其实,他前几天已经悄悄送给贺知章一首送别诗《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在那首诗中,他并不劝贺知章再回长安,相反,他认为贺知章回到越州,如鸟归林,如鱼得水,连王羲之都会羡慕呢!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送别队伍中,却不见王维的身影。并非王维不愿前来送别,而是他压根儿没有接到参与送别的通知。外人或许不明白王维为何不受邀前来送行,但王维自己清楚,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将自己隔绝于熙来攘往的官场之外。特别是他742年冬天随驾骊山华清宫时选择提前离开,更是无声传递了一个信号——相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他更爱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这一年多来,但凡不上朝的时候,他便会前往辋川别墅,在那里参禅悟道、写诗绘画,日子过得清静、充实。(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长安十二时辰》唯一缺点,篡改了6个人物姓名,你不可能都认识

    要说这段时间最火的电视剧,非<长安十二时辰>莫属了,在今年的国产电视剧市场,这部剧简直是一股清流,不但制作精良,高度还原盛唐长安城,剧中演员也个个演技在线,在挑剔的豆瓣网友手中,竟然也轰出 ...

  • 皇上看孙子洗澡,皇孙溅了皇上一脸水,皇上大喜:这屋有3个天子

    唐朝始建于公元618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但他早年时过得很艰难,虽 ...

  • 唐代李林甫是如何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的?为相后做尽了坏事?

    作者:赵心放 李林甫,小字歌奴,系李唐王室的宗亲,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第五代孙,若论辈分比唐玄宗李隆基还高一辈.但他发迹并没有靠其宗亲关系,而是善于玩弄权术,排除异己.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主撰<新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