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子崖”村考
“ 童子崖”村考
童子崖村位于繁峙县东山乡东山底村南五华里,羊眼河西岸,坐落于憨山怀抱中的“童崖”脚下。村东是东台支脉,山高岭峻,沟壑纵深;村西以北台蜿蜒而下的支脉为屏;村前有“砂台”二级公路,北距砂河镇20华里,南达五台县台怀镇不足40华里。
这里在清代前期还没有村子,有繁峙城望族左氏的一处小庄园,仅有三间简陋的房舍,供长工们农忙季节居住,冬季时则用石头封闭了门窗。这里山奇水秀,其西南1里处的“文殊山峰”的阳面有文殊师利童子像,阴面有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像,天然造化,维妙维肖。还有“五猫山”、“五鼠洞”、“黑龙池 ”“仙女峰”“六郎城”“杨家洼”“贵子崖”“猪嘴崖”等,皆有神奇传说。一条大河古时名曰“华严水”(今名羊眼河),一到冬春两季上游基本断流,唯此地南面的东西山崖脚下,却有汩汩山泉涌出,严冬仍不结冰,一路小跑“哗啦啦”“哗啦啦 ”地欢快而下。到了夏秋季节,上游东西两面山涧的许多小支流,汇聚于华严河,流到此处已是碧波银涛,随之蜿蜒北去……
清嘉庆末年(1819年前后),在砂涧驿(今砂河镇)经商的太原王氏,看中了这里优美的环境,便以重价从繁峙城左氏名下买了这处小庄园,大兴土木,建起了村落。族中有称“三和尚”者,系王天禄三子,当年正是五台山殊像寺僧人,他认为作为村子靠山的“童崖”,其壁上的“古摩崖图”(距地面约5米高、周约50厘米)中,坐骑上面的“童子”当是文殊师利童子,牵骑者是位护法神,且头朝南面的佛国五台山,觉得此地自然是进入文殊菩萨的道场之地,遂与几位王氏先祖商定,给村子正式命名为“童子崖村”——童子崖村于嘉庆末年建制无疑。
至于“古摩崖图”的由来,近年多有学者探究。公元2020年秋,有省城来的王世祯等几位绘画和雕刻专业的美术教师,亲临“童崖 ”壁下观看了“古摩崖图”,确认图中坐骑是狮子雕像。又借鉴李宏如先生所著《五台山佛教 . 繁峙篇》中载 , 村东南1里多的山腰间、华严水东有始建于北魏时的“悬空寺”和“兴国寺下院”。村西南华严水岸西有五代时建的 “宝兴军城”……几个美术家认为此处的“古摩崖图”当是北魏时代的人工雕刻作品,并推断因古时朝台拜佛,此处路径在西山脚下,行人都要经此“童崖 ”壁下,故刻“摩崖图” ,意在“指路”——从此处往南行不远,便进入佛国文殊菩萨的道场了!以增强礼佛朝台者的信心。
童子崖建村后,因村小人少,在清代和民国初期和南峪口村合为一个行政村(有庙碑记载);民国末期,童子崖、水磨、四道沟三村合为一个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后,童子崖村为独立行政村;2020年,又因村小人少,和茶坊村合为一个行政村。
童子崖村虽小,但自然环境优美,绿树,流水,空气好,炊烟袅袅,确是一处宜居静修之地!
文字编辑:康所平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