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别人干就能成,你干就不行?差在这几点!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8卷,汉纪二十

汉元帝 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司隶校尉琅邪诸葛丰始以特立刚直著名于朝,数侵犯贵戚,在位多言其短。后坐春夏系治人,徙城门校尉。丰于是上书告堪、猛罪,上不直丰,乃制诏御史:“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勋、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按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也。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又曰:“丰言堪、猛贞信不立,朕闵而不治,又惜其材能未有所效,其左迁堪为河东太守,猛槐里令。”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译司隶校尉琅邪郡人诸葛丰,以刚强正直,不随波逐流,而闻名朝野,多次冒犯皇亲国戚,所以权贵大都说他的坏话。后来被控为在春李和夏季逮捕犯人,不顺天时,贬谪当城门校尉。他于是上书控告周堪、张猛有罪。皇帝认为诸葛丰不正直于是下诏:『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同在朝廷的时候,多次称赞周堪、张猛的美德。诸葛丰当司隶校尉时,不顺应四时天意,不遵守法令制度,专用苛刻凶暴的手段来树立威严的外貌。我不忍心法办,令他改任城门校尉,想不到他不自知反省,反而怨恨周堪、张猛,以求报复。控告的全是没有证据的话,揭发的全是无法证明的罪,随心所欲地毁谤和赞扬,不顾从前的言论,全无信义到了极点。我怜悯诸葛丰年纪衰老,不忍施刑,立即贬作平民。』又颁布诏书:『诸葛丰指控周堪、张猛毫无忠贞信守,朕心怀悯恻,不肯追究,而又惋惜二人的才干无法报效国家。决定贬周堪当河东郡太守,张猛当槐里县县令。』

【解析】

在这篇文章之前,汉元帝问经常夸赞周堪的杨兴,“为什么很多人说周堪的坏话?”

杨兴见汉元帝对周堪起疑,于是调转枪头,向周堪开火。

如此前后不一的表现,汉元帝并没有怪罪他。

现在,这个诸葛丰也就是后来诸葛亮的祖先(诸葛亮祖籍是琅琊,并不是《出师表》中说的南阳)。

他被贬斥为城门校尉,上书弹劾周堪张猛,结果被汉元帝贬为庶人。

可以这么说,杨兴和诸葛丰干的事情都是前后不一,但是为什么杨兴没事,而诸葛丰就是被贬?

这里面差在什么地方?

1.关系不同

要说关系不同,其实关键还在于与汉元帝的关系。

先说杨兴与汉元帝,在昨天的文章中,有这么四个字“上内重堪”

汉元帝对杨兴感观不错,对其很重视。

而对诸葛丰呢?

材料中有一段诸葛丰被贬的信息,这说明汉元帝对他并不是很讨喜。

另一方面,在《汉书》中,更有几段材料表示了汉元帝对他的厌恶。

所以,杨兴、诸葛丰和汉元帝不一样,这就是最大的变数。

要知道,人在做判断的时候,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完全理性,很多时候都会受到情感因素影响。

而人际关系、观感又是情感因素之中极重的一种。

2.本心不同

讲实话,从事后来看,杨兴算是小人,诸葛丰算是相对正直的君子。

但是当时的人未必知道,不过看这个问题,不妨碍我们用后来视角分析。

杨兴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反复,所以,哪怕他前后不一样,只要利益上过得去就行,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思维

再说诸葛丰,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挺高的,“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诸葛、刘、郑虽云狂瞽,有异志焉”

而观诸葛丰行事,不畏强权,严格执法,也说明此人的刚直。

可以这么说,诸葛丰有节操、遵循心中的价值观,并不是以利益作为第一优先级。

两种不同的本心自然就代表不同为人处世。

前者杨兴,趋利避害自然能够风生水起。

后者诸葛丰,有道德、节操、价值观舒服,难免会“有所束缚”。

正如名言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3.环境不同

环境不同这个分两个方面,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

先说说自身环境。

彼时杨兴虽然不过是长安令,汉元帝对其也很欣赏,说如日中天不至于,但是前途可期还是可以的。

而诸葛丰呢?他之前是司隶校尉,也就是京城三辅地区的刺史,责权不小,但是后来被贬为城门校尉。

一个上升期,一个在走下坡路,这自身情况怎么能一样?

再说外部环境,其实更多是指别人对杨兴、诸葛丰的看法。

对于杨兴,有限的材料中并没有指出除了汉元帝之外别人对他的态度。

而对于诸葛丰,“数侵犯贵戚,在位多言其短”,得罪人很多,故此这时候愿意为他说话的人不多,但是落井下石的绝对不会不少。

杨兴、诸葛丰其自身以及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不一样,必然使得同样的策略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4.细节不同

这里的细节还要对比之前分析的杨兴那段来看。

杨兴在汉元帝面前反咬周堪,是一套组合拳。

包括污蔑、自我洗白、道德解绑三个方面构成,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才能把周堪给坑了,又把自己给洗白。

但是诸葛丰出招就有点单纯单调,直接干。

殊不知,两个人做同一件事,就单纯事情本身而言,最终发展出不一样的东西,其原因与做事过程中无数细节的累积有莫大的关系。

很多人看别人做事,他做了什么,于是跟着做,但是别人还有好多细节是看不到的,亦或者看到了你没当回事,于是这里细节少一点,那里细节偏一点,结果最终效果自然是谬以千里。

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杨兴可以没事,诸葛丰就要遭殃。

【启发】

最后小小的回顾一下,杨兴、诸葛丰其各自行事或有其本心作祟,但是同样的路数不一样的结果,其中缘由却是很值得启发的。

咱们日常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见别人做了一件事,咱们自己也跟着做,但是别人做好,自己却没做好,亦或者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

针对这事,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做事本身来看,上面的四个切入点,可以帮咱们更好地思考差异,寻找差别在什么地方。

其次,从思维来看,能够意识到同样的行为想要产生同样的效果,需要一系列的先决条件才行因此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实事求是之后,再做调整。

你可以理解为,别人有他的具体情况,你也有用你的具体情况,别人做成了你可以去学、去模仿,但是不能照搬照做,而是要结合你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对方做了什么的基础上,去摸索适合你的方式。

最后,相比起最终的方法,搞清楚产生方法相关的要素之间彼此的关系以及运作机制,这才是最主要的。前者,你不过是学会以一个只能用一次的套路,而后者则是告诉如何创造更多套路。

即,别人为什么能想出这个方法,比这个方法本身更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