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买花炮

老北京一过了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是日甚一日,主要是卖年货的摊商越来越多了。当时北京最热闹的街市,主要是东四牌楼、西单、西四牌楼、前门大街,鼓楼前的后门大街等。在这些地方,马路两边不但小贩多,一些店铺也出来摆摊儿,他们主要以食品为主,也有写春联的、卖红灯的、卖年画的,其中卖鞭炮的摊子是最吸引人的。因为卖鞭炮的只有春节前才上市,平时见不到。那时有首童谣唱道:“新年来到,瓜果祭灶,姑娘爱花,小子爱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花炮摊前总是围着一些男孩子,由大人陪着来买花炮。这些摊位色彩鲜艳夺目,货物的红色外包装上印着金黄色的喜庆图案和商标,品种琳琅满目,以爆竹类为主。所谓爆竹,就是听响儿的。首先是单响的“麻雷子”,因为爆炸残物的纸圈外缠裹着麻而得名。由于它外表体形短粗,那时形容人长得矮胖,便戏称其为“麻雷子”。此种炮响声震耳,威力巨大。由单响儿又发展出双响儿,叫“二踢脚”,第一响打入高空,在高空中炸开第二响儿,声音大而有火光,最为精彩。“二踢脚”形体大,直径约有四厘米,长有十几厘米,外包红纸,十个一捆,放在摊位上,高耸挺拔。爆竹销量大的还有“小鞭儿”,单个儿细小,成百上千头编在一起,四五米长,一点着信捻儿,响声连成一片,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像发射机关枪一样。伴随清脆的响声,燃烧时的火光,孩子们围着拍手跳啊,叫啊,那叫一个高兴。还有一种男孩子喜欢的爆竹叫“炮打灯”,形体短粗,点燃信捻儿,“嘭”的一声炸响,一道火光冲天,在高空中绽放出红绿黄色的灯火。

  第二类不带响儿的叫“花”,只为看焰火。外表桶形,糊着红色电光纸,点燃喷出很大的火花,高达二米多,晚上放花,照亮整个院子,十分壮观喜庆。我买过一种,是用胶泥制成的,像铜钟形,有的像瓜果形,中间填入火药,上面留一个小圆口儿,用一纸片粘贴住,买回来把纸片揭开,用香头儿对着圆孔点燃,火花喷出由小而大,像伞形,要迟续五六分钟,又由大而小,最后剩一个小火苗,要很久才熄灭。这种叫“大钟花”。一般在除夕团圆饭后,全家人到院中,在漆黑的夜晚看着吱吱作响,璀璨夺目的红火,除夕的欢乐达到高潮。还有一种常见的叫“起花”,这是在爆竹上捆一根苇子秆儿,一米多长,点燃后尾部喷出火花,形成向上的推力,向高空飞射数十米高,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亮光,就是一个小型火箭。

  第三类是“盒子”,外形像礼盒而得名。它属于大型的,一般直径有四十厘米,高二十厘米,有三四层。放盒子时,要把盒子吊在木架或树杈上,离地面三米多,点燃后一层一层往下掉落,一层一个画面一个图案,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要求技术也高,所以价钱也贵,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只放过一次“盒子”。

  花炮是季节性商品,只在春节期间卖,也就一个多月,所以没有专门经营花炮的店铺,都是临时搭摊儿。有些卖茶叶的、卖小百货的、卖干货的都在门前支个摊卖花炮。

  因为花炮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凡卖花炮的都搬到永定门外沙子口集中卖了。(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年味的源头和春节的没落

    1964年,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紧箍咒中,传统的娘娘宫年货市场被强令取消了.偌大津门,从此,再没有了正宗的年味! 年味的源头 古文化街,原名宫南宫北大街,曾经是天津卫年味的 ...

  • 曾建新║黑屋子(诗歌)

    <黑屋子> 1 四周一片漆黑,见不到一缕光.我的手摸着墙,小心地一寸一寸前行. 终于摸到了门框,这几乎是隐着的门,只有手才能触摸到. 2 在漆黑中要将门打开,是不可能的,我要想一个法子.刚 ...

  • 青未了|地瓜的故事

    文/崔宝林 昨天,妻子在菜市场买回一大袋子地瓜. 我问:"买这么多地瓜干吗?" 她说:"吃呀!" 我不置可否地摇摇头.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吃地瓜,为了换口味,尝新 ...

  • 老北京风景:买年画

    老北京一进入农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日甚一日,首先是街上热闹起来了.卖年货的陆陆续续地设摊搭棚,人们也都走出家门,开始为准备过年而忙碌采购.其中,专卖年画的摊位特别引人注意.因为除了色彩鲜艳,画面有趣的 ...

  • 老北京风景:买苗儿,种树去!

    天渐暖了,早上遛弯儿,看到路旁的园林工人又忙碌着为冬季枯死的丛树补种,为高大的遮阴树修枝,为草地翻播.泥土的阵阵芬芳,让人仿佛看到了满城郁郁葱葱的绿色.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每逢这个时节,经常能在北京各大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粪霸”于德顺:霸占老北京粪道买100多套房,结局大快人心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任何一份职业做到极致,都能从中获益匪浅.过去有一种挑粪工的行当,看着不起眼,但挑的都是"真金白银".老北京的"粪霸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