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白蒿芽·扒拉儿·烟袋杆

​一开春,白蒿芽就冒出来了,一到这个时节,俺嫲嫲就开始忙活开了……

白蒿芽又叫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胆退黄的功效。

俺嫲嫲可不懂什么“茵陈”,什么“功效与疗效”,她就图开春吃个新鲜。

记得小时候,一出正月,她一手挎着箢子,一手领着我,迈着小脚,开始了满坡寻找白蒿芽。不管我愿不愿意,我必须得跟着她,她出门也必定领着我,那时她的主要任务是“哄孩子”,拔野菜是“业余活动”。

记忆中,跟着俺嫲嫲的时候各种野菜都吃了个遍,白蒿芽,曲曲芽,戚戚菜,苦菜子……耕地时还去去坡里拾“附根苗”,“附根苗”一种植物,开花像小喇叭花,耕地时捡翻出来的根,拿回家蒸着吃,我们这里有句俗语“附根苗,附根苗,吃一碗,拉一瓢”,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是吃了不消化的意思?

白蒿芽最经典的吃法是“蒸扒拉儿”,做法也很简单“把白蒿芽洗净撒上面粉,拌拉均匀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开春的多种“野菜”,都可以做“扒拉儿”,比如白蒿芽,榆钱,榆叶,槐花,甚至是“略水”(焯水)后的柳树芽。

但是我对“白蒿芽”有种天然的“恐惧感”,总感觉颜色不正,“说白不白,说绿不绿”。再加上拔白蒿芽的时候就在村西的墓地附近,更加深了恐惧感。不管俺嫲嫲说“白蒿芽扒拉儿”多么香,多么好吃,我自始至终没吃过,用俺嫲嫲的话说“这个孩子就是'异样’”!

如果说白蒿芽是俺嫲嫲的“最爱”,那么蒿子杆就是俺爷爷的“手把件”。吃烟是男人的主要特征之一,男人嘛!就得吃烟!(尽管我已经戒烟了,但不妨碍我对吃烟者的崇拜),就像男人必须有胡须一样!

吃烟就得有“像样”的吃烟“家什”,炫耀和攀比也掺杂其间,比如烟袋锅的材料,你是铁的,他黄铜的,他是紫铜的……好像用紫铜的烟袋锅吃烟就能吃出“紫气东来”似的。比如烟袋嘴,你是铁的,他是铜的,他是玉石的……玉石烟嘴一咂,“嗯!就是好啊!不上火,不烫嘴……”。

蒿子秆就很适合做烟袋杆,夏天是蒿子拔杆的季节,俺爷爷就开始去蒿子棵里寻找“四六调直”的蒿子秆,给蒿子秆修剪、“打叉”,打叉后的蒿子秆会留下疤,这样做出来的烟袋杆更有“观赏性”。

到了冬天,爷爷去坡里把蒿子秆割来,用烧红的铁条把蒿子秆捅透,再用帆布来回打磨、“出光”,最后安上烟袋锅,镶上烟袋嘴,就可以跟“老烟枪”们“切磋技艺”了……

那年,邻居二大爷发现了一棵粗壮的蒿子秆,取回家直接做了一根拐杖,最后摩挲的红里透黑。

直到这两年摩挲了“佛珠”,“菩提”,“核桃”,“野桃核”,“崖柏”……才知道这叫“包浆”。

二大爷总是这么“新潮”!他玩“包浆”的时候,我还在笑话他“满手油灰”。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图片取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柳蒿芽季说柳蒿

      柳蒿芽季说柳蒿 文/胡云琦 柳蒿芽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蒿的嫩芽.柳叶蒿中文学名:芦蒿,别称柳蒿.水蒿或雷蒿.        清·顾景星<野菜赞>中关于雷蒿的详写:"雷蒿, ...

  • 朴实无华茼蒿花

    茼蒿,别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茶.塘蒿,蒿子杆.蒿子.桐花菜等.菊科,野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型与野菊花相似,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嫩叶可食用亦可入药. 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庭佳肴,所以又 ...

  • 味道 ‖ 春天的野菜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野菜也不例外. 野菜,在冰雪的滋润中,经过整个冬季的孕育,一场春雨,那些嫩绿的芽苗就迫不急待地破土而出. 大年刚过,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乡情琐忆‖挖炭泥

    小时候,虽说吃的不好,但是没饿着.因为小嘛,饭量也轻,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就够了.父亲在外工作,省下的粮票还能补贴家用.劳力壮的就有些窘迫了,干活多,饭量大,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细粮换粗粮的调剂,比如麦子 ...

  • 乡情琐忆‖二大爷打猎

    ​邻居二大爷是"神枪手",一开始玩"洋铳",后来玩土炮(一种短筒土枪)再后来玩长瞄(长筒猎枪),至于什么气枪弹弓之类简直不值一提. 洋铳不像枪支,没有" ...

  • 乡情琐忆‖又是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是歌曲中唱的. "风筝"是课本或普通话中的叫法,在我们老家把风筝叫"鹞子",风筝的叫法也就最近几十年的 ...

  • 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以没有北门,后埠成了圩子墙的一部分. 后埠成东西走向.绵延一二里路,高约三丈有余.由 ...

  • 乡情琐忆‖“开火”旧事

    ​小时候"开火",(分成两队,扔石子土块,模拟战争,冲锋)把小叔的头打破了.他一露头,我正好扔过去一块硬土坷垃,正中脑门,瞬间淌血.一见血,他捂着头哭着回家了,我也吓得哭着回家. ...

  • 乡情琐忆‖儿时的棉槐条子

    ​我的童年,正逢生产队时期,那时庄外的"沟头崖岭"上都长着"棉槐". 棉槐在我们老家又叫"紫穗槐",棉槐开花是一簇簇紫色的穗子,这或许就是& ...

  • 乡情琐忆‖馏干粮化了锅

    ​记得小时候,散学时老师基本不布置作业,夏天放学早,基本就是"拔草喂猪",坡里帮不上忙,也就在家搞搞"后勤".烧烧水,馏馏干粮什么的,那时特别"稀罕& ...

  • 乡情琐忆‖曼陀罗·蒙汗药·蒙汉

    ​"曼陀罗",寿光人们叫它"潮巴花".这种植株的外形和茄子差不多,开白色的花,结的果是带刺的圆球.这种带刺圆球的曼陀罗学名叫"毛曼陀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