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春泽汤-少腹胀满小便频数】

熊继柏:春泽汤-少腹胀满小便频数

少腹胀满小便频数案

患者女,42岁,患者春节假期期间,某晚上邀朋友打牌,从晚上七点打到凌晨一点,喝水没间断,可是没有上厕所,别人上厕所她不去,因为她只顾着赢牌,忘了。到一点钟,散席了,一散席,第一感觉,小腹很胀,小便急迫,马上就去厕所,但拉完了以后小肚子还是胀,当时她没在意。到了第二天,照胀不误,第三天更胀,有增无减,而且小便虽解犹觉未净,以致小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还可以忍受,到了夜晚则小便次数过多而严重影响睡眠,若强忍不解则小便自遗。于是到医院去检查,西医检查的结论是膀胱炎,然后消炎,打针,吃药。但越搞越厉害,尤其是晚上,好烦躁,不能睡觉,一会就要拉一次小便,拉了肚子还胀,晚上几乎就不能睡觉了,那么别人就介绍她来找我看。诊见:少腹胀,小便频,精神疲乏,舌苔薄白滑,脉象细缓。

这是什么病,大家想一想。那么我首先就详细的询问,小便不黄,舌苔也不黄,脉也不数,这是我第一要搞清楚的,从这些来看它不是湿热的淋证,我们首先第一要考虑是不是淋证。

中医不是说“五淋病,皆热结,膏石劳,气与血”吗?五个淋病:膏淋、石淋、劳淋、气淋、血淋。那么这个病人小便不黄,舌苔不黄,脉象不数,它不是热,那么利尿的、消炎的药肯定不行,开八正散行不行?肯定不行。

她现在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小便频数,第二个问题是少腹膀胱那个部位胀痛,第三个问题是忍尿以后就遗尿。那到底是小便解不出,还是遗尿呢?你看看,这三个问题绞在一起了。我们怎么认识这个问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是我们中医的理论,中医认识小便的输布、排泄,关键在于两个字,就是气化。膀胱的气化功能如果失职,轻可以出现小便不利,重可以出现癃闭,复杂一点,可以出现遗尿,是不是?那么这个病人的症状表现无非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膀胱的气化失职,小便又频数,又遗尿,又少腹胀,那么联系起来是一个什么病呢?一想就想到了《伤寒论》的蓄水证,《伤寒论》的蓄水证是外感引起的,是外寒入里,我们习惯地称为太阳腑证,外邪入里,邪结膀胱,形成蓄水,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少腹膀胱胀痛,用五苓散来治疗。

那这个病是不是蓄水呢?她也是个蓄水证,病机就是一个,病因不同而已。张仲景讲的蓄水证是外寒进入膀胱,引起蓄水,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而这一位是因为尿胀引起了膀胱的气化失职,虽然病因不一样,但病机都是一个,都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所出现的症状。所以我们读中医经典不要死板,蓄水证就一定只有外寒才能引起吗?这个病人偏偏就是尿胀出来的蓄水证。

那么五苓散正好是治疗蓄水证的,但是大家看,她还有一个特殊情况,精神疲乏,脉象细缓,这是什么症状?这是气虚的症状既有蓄水,又有气虚,怎么治?五苓散加上气虚的药,正好又是春泽汤,我刚才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所以,这个病人用的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春泽汤,五苓散加党参。

来诊时患者症状同前,精神明显疲乏,舌淡苔薄白而滑,脉细缓。

辨证:气化不利,膀胱蓄水。

治法:化气利水,兼以益气。

主方:春泽汤。

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桂枝6克,乌药10克。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4日二诊:诉少腹胀满明显减轻,小便频数亦显减,舌脉如前。拟前方再进。

处方:西洋参片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乌药10克。

7剂,水煎服,日1剂。

旬日之后,患者前来告知,诸症悉愈,精神转佳。

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宣明五气篇》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小便的排泄正常与否,取决于膀胱的气化功能。

本案患者因忍尿过度,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受损,出现少腹胀满,小便频数,甚则小便自遗。此与《伤寒论》所指膀胱蓄水证相似。《伤寒论》之蓄水证,是由外受寒邪伤及膀胱,影响气化,造成蓄水。而本案病证是由忍尿过度伤及膀胱,影响气化而为蓄水,二者病因不同,病机则一。

春泽汤,出自《普济方》卷一三三引《御药院方》。具有益气利水之功效主治伤寒表里不解,发渴饮水,小便赤涩,阴阳不分,疑贰之间。

处方:泽泻、猪苓各三钱,赤茯苓、白术、人参、柴胡、麦门冬各二钱,官桂一钱

上?咀,依证如法修制。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灯草二十根,同煎八分,去滓,空心服。

益气利水。

伤寒表里不解,发渴饮水,小便赤涩,阴阳不分,疑贰之间。

《东医宝鉴》春泽汤治暑热燥渴引饮无度,或水入即吐。乃五苓散去桂代人参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