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湖州人说“我们太湖”,无锡人直接喊太湖“妈”
太湖是无锡人心中的母亲湖,这个理念是根深蒂固的。
无锡人出门在外,向外地人介绍无锡的时候,最清晰的心理图像之一,就是太湖之滨的那一片鼋渚春涛,以及刀刻般山崖石壁上那四个遒劲大字:包孕吴越。
这四个字的书写者,是光绪年间的无锡知县廖纶。廖知县的其他事迹无锡人知之不多,但鼋头渚的这个摩崖石刻和他在崇安寺建造的皇亭,成全了他在无锡的知名度。绝大部分无锡人从少儿时代的春游开始,就记住了这四个字,把鼋渚春涛的烂漫和太湖水天的浩渺深深刻在心底,成为一种无锡人特有的美学记忆和精神财富。
水利万物。太湖是一个具有极大包容性和养育性的湖泊,太湖及其流域是农业社会时期江南的核心区域,是当时中国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鱼米之乡”,还是全国蚕茧、淡水鱼、毛竹、湖羊、生猪、毛兔、茶叶、油菜籽、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的著名产地。即便是今天,太湖流域包括苏南大部分地区,浙江省的湖州市及嘉兴市、杭州市的部分地区,上海市的部分地区,以并不多的土地和人口,贡献了约占全国10%的GDP。所谓“包孕吴越”,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比于太湖流域的其他城市,无锡人自认为与太湖最为靠近,无锡人对自己城市的文化表述更改了多次,但“太湖明珠”这个定位始终保持不变。
太湖是无锡的历史文化底色。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位于太湖之滨的勾吴古国的阖闾大城遗址。这个春秋时期的勾吴大城位于现在无锡和常州交界处,靠山面湖,城下湖湾里有伍子胥练兵处遗迹,阖闾在孙武和伍子胥的襄助下,用3万精兵突袭楚国,大败楚军并占领郢都,那支水军就是从这儿的闾江出发,在太湖西岸进入胥溪,溯流而上,途经宜兴、溧阳、高淳、芜湖等地进入长江。马山是无锡太湖水域中最大的岛屿,著名的灵山大佛景区就在其间。马山古名夫椒山,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军侵犯,与吴国在这儿大打出手,这是春秋最大规模的水战,史称夫椒之战。战后吴军乘胜追击,跨过太湖,渡过钱塘江,直抵会稽城下,逼迫勾践投降称臣。
太湖给了无锡人丰富的精神财富,无锡人的文化性格是来自太湖陶冶的水文化:包容、通达、灵动、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锡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一举崛起为中国民族工商资本重要发源地,就是文化性格的一次精彩展现。查阅无锡民族工商资本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大吵大闹、大打大斗的记录,那些大获成功的荣氏、唐氏、薛氏、杨氏等工商集团,几乎都是以包容的心态、平和的方式推动自己的扩张和发展。
无锡人对太湖的开发,大约开始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工商资本家族和社会名流陆续在太湖周边建设别墅和花园:在鼋头渚和充山附近,杨氏建了横云山庄、广福寺、陶朱阁;王氏建了太湖别墅;陈氏建了若圃;郑氏建了郑家花园;荣氏在横山建了梅园,在小基山建了锦园,大基山建了江南大学;另一家王氏在蠡湖建了蠡园、渔庄……当时,不少私家花园都是免费开放的,无锡很快成为沪宁线上的旅游胜地,现在还能找到从前上海旅行社做的无锡旅游广告手册,封面是流连在鼋头渚灯塔下深得其乐的上海旗袍美女。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曾经有个判断:“皇家园林看北京,私人园林看苏州,现代园林看无锡。”无锡太湖园林的鲜明特色是由公众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所构成,恰与时代相合,且与皇家和私家园林相悖。
无锡的另一个文化性格亦从太湖而来:不争。水的好,在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高下、争名利,愿意处在低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周济天下,却避高就低,这就接近于“道”了。无锡人有进取心,却并不热衷于争名争利。无锡是制造业高地,装备制造业年产值位列江苏省第一。无锡制造业厂商中80%是零部件制造商,这些企业几十年如一日,不追时髦,不争风头,默默地做自己的专业,费尽匠心为别人的整机提供配套,但实际上它们早已成为行业的品类第一,工信部称之为“隐形冠军”。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正是“不争”的水文化品格。
无锡正在修建一条沟通城区和宜兴的快速通道,这是一条湖底隧道。宁肯不修跨太湖大桥,而花费更多投资建设隧道,是出于无锡人对母亲湖的强烈保护意识。早在1997年,无锡媒体就组织过一次环太湖环境大型调研活动,拍了一部6集的生态人文纪录片,还提出了一句口号:我们只有一个太湖!大约从2008年起,无锡开始经济转型,现在无锡已经形成新型生态科技产业体系,主要工业企业几乎都避开了太湖沿岸。无锡人明白:从太湖获益多多,更需要对太湖的全力保护,才能使太湖明珠熠熠生辉。
据测算,太湖隧道修建后,无锡到宜兴开车时间将缩短为半小时左右,同时在修建的还有从无锡城区直达江阴的轨道交通,这些都与“通达”理念相关。太湖并不封闭,通达是城市发展的必须,流量就是财源。无锡需要更快更广地沟通外部世界,才能加大自己的开放和发展。无锡人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站在太湖之滨,看云起云落,想过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