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茶馆(第24期)|《缉魂》中关于意识转移的伦理冲突

茶客闲谈

《缉魂》中关于意识转移的伦理冲突

科幻悬疑电影《缉魂》近期上映,它改编自江波小说《移魂有术》。这部电影探讨了关于“意识转移”相关的一系列科技和伦理问题。
故事起源于一间凶杀案,富豪王世聪被杀于豪宅,其年轻妻子李燕和儿子王天佑被当作嫌疑人。刑警夫妻阿超和阿爆,围绕着案件展开一系列调查,案情扑朔迷离。调查中,科学家万宇凡卷入其中,他开发了一种可以将意识转移出身体的技术——RNA手术,而这项技术亦和案情相关。身患癌症的阿超,发现生前同样身患绝症的王世聪的秘密——他曾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了年轻妻子李燕身上。案情终于水落石出。意外的是,阿超发现,他的妻子为了让自己留在她身边,藏匿了部分证据,与万宇凡合谋,要用RNA手术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别人身上。
意识转移带来的“我非我”现象
故事从几个层面揭露了意识移植技术带来的几个哲学和伦理冲突:转移后的身体究竟属于谁,杀死“自己”是否等同于杀人,意识被覆盖是否等于死亡。
影片亦暗示:赛博时代,对于人的主体和边界的定义,会发生一定的迁移和改变。
已经获得财富和地位的王世聪畏惧死亡,于是将意识转移到李燕身上,未来亦要将意识转移到她的孩子身上,实现财富的永恒传承。人们追求子嗣的一个理由是传承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以此对抗死亡恐惧,然而,子女虽然传承自己的部分基因,却不能完整地继承父母的意识,甚至有可能走向和父母完全相反的路径。一个常见的家庭冲突:父母想让子女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而子女却要走自己的路。生育后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对抗死亡恐惧,永生则可以。
王世聪为了获得年轻的身体延续生命,不择手段地欺骗了平民阶层的女孩李燕,与恋人万宇反合谋,抹杀了李燕的意识。在电影中,RNA手术作为新兴技术,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都未成熟,如果王世聪的意识在李燕体内的事实被公开,那么将会带来几个问题:李燕被怀疑涉嫌谋杀王世聪,但如果李燕承载着王世聪的意识,那么李燕就是王世聪,自己杀死自己,是否还属于谋杀?如果是,那么这个法律后果由谁来承担?究竟是已经死亡的身体,还是存在于李燕体内的意识?
同时,被抹杀意识的李燕是否会在法律意义上被认定为死亡?如果是,那么王世聪和万宇凡应被指控为凶手,但王世聪的意识依然在李燕身上。如果王世聪被判刑,受到惩罚的是李燕的身体,李燕的家人是否能接受?这一连串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物理意义上为同一人。而目前的法律对此的规定为空白。
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许会出现对于意识转移的规范和管控措施,例如,开发出对人意识的监禁功能,能够实现“意识坐牢”,甚至“意识死刑”。同时,法律层面,会出现“意识谋杀”这一类罪名。
深刻的人伦矛盾
电影最终结局亦发人深思。正直的检察官阿超,起初对妻子“阿爆”藏匿证据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阿爆则为自己辩解,说她为了爱可以做任何事。但阿超在得知李燕的意识已经被销毁的时候,设计抹去了王世聪的意识,把自己的意识转移进李燕的身体。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阿超似乎忘却了他之前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
在监狱中,已经变成李燕的阿超与爱妻“阿爆”重逢。这种画面,有些荒诞,也有些感人,还有些令人惶恐。在这部电影中,除了阿爆,女性角色的命运都格外令人感到遗憾,王天佑的母亲——王世聪的原配夫人唐素珍,原本是极有才华的科学家,嫁给王世聪后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之后,她整天打儿子出气,还研究符咒,企图以这样的方式向丈夫复仇,最后坠楼死亡。而李燕,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女性,为了10万元的报酬,她自愿做生命垂危的王世聪的妻子,并以试管的方式怀上王世聪的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她最后失去了意识,等同失去生命。
李燕这个人物,在整部电影中的戏份极少,除了一个“贪财”的标签,几乎没有其他展示。她或许是本电影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悲剧性既在电影中,也在场外。
总结与期待
电影以一个不明显的形式,呈现出技术进步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试图去揭示:如果相关法律不能及时跟进,普通人的权益更容易被“钻空子”,沦为技术的牺牲品。
在感动于重逢的同时,也应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给这部剧中真实戏份最少的普通人。毕竟,无论是科学技术本身带来的风险还是附加的人伦风险,最终的后果都是要落在人身上。在贫富不均衡的经济结构下,经济关系中处于中下层的人,更容易成为被转嫁风险的客体。电影作为呈现社会现象的一个载体,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

作者简介

李霜氤

上海大学博士二年级,星火学院学员,科普、科幻创作者。

高校科幻有酬征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