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陈帅作用比贺帅大:为何55年评衔,贺帅却比陈帅高一位

1955年被授予十大开国元帅军衔的,都是我军历史上贡献卓著的统帅,其中贺帅排名第五,陈帅紧随其后排在第六。熟悉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贺帅在解放战争过程中十分低调,几乎没怎么参与一线大战指挥;而陈帅统领的第三野战军则是和四野齐名的战略大军,胜绩不断,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决定乾坤的作用。既然如此,为什么评衔时贺帅的排名却比陈帅还高呢?

第一点原因,评衔其实不光看具体战功,还要结合将帅们整个军事生涯中的资历和贡献。我军创建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重要标志,可以被看作是一项关键资历。南昌起义时贺帅和陈帅分别是什么角色呢?贺帅担任参加起义的主力20军军长,是当时职位和实际军权最高的人物,同时还是军事层面的起义总指挥,突出地位一目了然。

陈帅在起义当天还没有赶到南昌,但随后追上了朱老总的大部队,不过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团指导员(政委),就客观地位、作用而言,其贡献不能跟贺帅相比。在1955年评衔时,这是决定两位元帅排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陈帅通过后期的突出革命贡献被排在十大元帅第六位,仅比贺帅低一位,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第二点原因,陈帅在解放战争中虽为三野统帅,但耀眼的战功很大程度上属于粟司令实际指挥下取得的。解放战争已经属于革命后期,将帅们有没有可能通过这场战争中的过人表现提升评衔时的地位和排名呢?答案是可以的。林帅南昌起义时只是连长,但作为解放战争中150万四野大军的一号首长,对全国解放的巨大贡献不言而喻,他在1955年授衔时高居十大元帅第3位,超过了第5位的贺帅;刘帅是二野军事主官,排在第4位,同样高于南昌起义时的总指挥贺帅。

陈帅统率的三野虽然战功赫赫,但实际负责军事指挥并打赢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大战役的军事负责人,则是被称为我军“战神”的粟司令。陈帅与粟司令搭档期间,表现出了识人、用人之能,充分授权粟司令并发挥出其军事指挥天赋。在陈帅的掌控下,三野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极为出彩。

不过战功中的至少一半,需要给到粟司令,粟司令1955年也成为开国大将之首,体现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帅跟刘帅、林帅还是有些区别的。而且陈帅在抗战时是新四军的继任军长,林帅、贺帅和刘帅则都是在全面抗战初期就担任八路军的主力师长。

第三点原因,即便在解放战争期间,将帅们的工作分工也是不同的,不能以贺帅没有指挥过大战为由降低其元帅排位。解放战争中贺帅大多数时间在后方任职,负责后勤和建设工作,作用也很大。并不是说一线作战的将帅地位一定比后方的高,战功也并非绝对的。

开国元帅里面,罗帅和叶帅都不是以直接带兵打仗见长,同样能在1955年获得元帅军衔,就很能说明问题。况且贺帅在1949年带兵参加过西南战役,指挥解放军第18兵团从北路入川,解放了西南关键城市成都,还是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