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税】一文理清跨区域“外管证”优化升级后的报验、开票、申报指引

一、“外管证”的由来与更名

一、“外管证”的更名与创新

    (一)【更名】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更名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作为现行税收征管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法定事项,也是落实现行财政分配体制解决跨区域经营纳税人的税收收入征管职责在机构所在地与经营地之间划分问题的管理方式,对维持税收属地入库原则、防止漏征漏管和重复征收具有重要作用。按照该项制度的管理实质,将其更名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
【拓展】

1、《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16年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第三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相应报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异地完税凭证【180天有效期的渊源

2、《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应当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相关制度和办理程序的意见》(税总发[2016]106号)第一条规定,正确认识《外管证》在当前税收管理中的意义:外出经营税收管理是现行税收征管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法定事项。《外管证》作为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与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权限界定和管理职责衔接的依据与纽带,对维持现行税收属地入库原则、防止漏征漏管和重复征收具有重要作用,是税务机关传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当前情况下仍须坚持,但应结合税收信息化建设与国税、地税合作水平的提升,创新管理制度,优化办理程序,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负担。其存废问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征管体制机制改革情况,综合评估论证后统筹考虑

【解读】

我国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财政承包制的做法,将所有税收按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这就出现了在不同区域经营,征管职责在机构所在地与经营地不同,不同税务机关的税收收入也就不同,跨区域经营企业所占用的地方资源需要与在当地缴纳税收进行匹配,为平衡地方税收收入,故而产生在经营地预缴税款、在机构所在地纳税申报的规定。同时由于经营地的当地税务机关并不能完全掌握异地经营纳税人的信息,且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也需要了解纳税人的收入和纳税情况,所以新旧制度下跨区域临时经营业务都要求向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证明(旧制度)/填报报告表(新制度),向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经营结束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申报表(旧制度)/填报反馈表(新制度)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制度的通知》(税总发[2017]103号)
    (二)【填报】纳税人跨区域经营前不再开具相关证明,改为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纳税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再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改向机构所在地的国税机关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附件1)。纳税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跨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是否实施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自行确定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制度的通知》(税总发[2017]103号)
    (三)【取消】取消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的固定有效期
税务机关不再按照180天设置报验管理的固定有效期,改按跨区域经营合同执行期限作为有效期限。合同延期的,纳税人可向经营地机构所在地的国税机关办理报验管理有效期限延期手续【180天固定有效期取消
    (四)【电子化】实行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信息电子化
跨区域报验管理事项的报告、报验、延期、反馈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在机构所在地和经营地的国税机关之间传递,机构所在地的国税机关、地税机关之间,经营地的国税机关、地税机关之间均要实时共享相关信息。

二、外管证开具VS跨区域报验管理

一、从“外管证开具”创新到“跨区域涉税报告”

  (一)新旧制对比

外出经营活动管理 VS 跨区域涉税事项管理
2016年106号文 VS 2017年103号文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相关制度和办理程序的意见》(税总发〔2016〕10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制度的通知》(税总发〔2017〕103号)
   (二)跨区域涉税事项办理流程
  1、【外出经营前】机构所在地报告—《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纳税人跨区域经营前不再开具相关证明改为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纳税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跨省经营前,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1)具备网上办税条件的,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系统,自主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2)不具备网上办税条件的,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并出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副本(未换照的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或加盖纳税人公章的副本复印件(以下统称“税务登记证件”)。
【注意】
A、纳税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跨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是否实施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自行确定;
B、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跨区域事项时,只需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C、纳税人跨区域经营合同延期的,可以向经营地或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管理有效期限延期手续。
  2、【外出经营前经营所在地报验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
跨区域涉税事项由纳税人首次在经营地办理涉税事宜时,向经营地的国税机关报验。纳税人报验跨区域涉税事项时,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件。【即持证查验式报验】
【注意】
A、旧制度下,纳税人应当自《外管证》签发之日起30日内持《外管证》向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建安行业纳税人另需提供外出经营合同复印件或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并以《外管证》上注明的纳税人识别号,在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事项;
B、新制度下,将过去的“外管证报验登记改为“持证报验查验,纳税人首次在经营地办理涉税事宜时,要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报验,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件。经营地税务机关通过电子信息查询,进行“跨区域税源登记”继而进行税务管理,简化纳税人的报验手续;
C、跨区域报验管理事项的报告、报验、延期、反馈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在机构所在地和经营地的税务机关之间传递,实时共享
  3、【经营结束后经营所在地反馈《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

纳税人跨区域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当结清经营地税务机关的应纳税款以及其他涉税事项,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填报《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附件2)。经营地的税务机关核对《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后,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纳税人不需要另行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反馈。

【注意】

A、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要设置专岗,负责接收经营地的税务机关反馈信息,及时以适当方式告知纳税人,并适时对纳税人已抵减税款、在经营地已预缴税款应预缴税款进行分析、比对,发现疑点的,及时推送至风险管理部门或者稽查部门组织应对。

B、取消原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结清税款、经营地税务机关在《外管证》上签署意见并核销报验登记的做法。

C、异地不动产转让租赁业务不适用跨地域涉税事项管理相关制度规定。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相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8号)

三、跨区域增值税发票开具与纳税申报
一、 《发票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版)

 (一)第十七条规定, 临时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凭所在地税务机关的证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领购经营地的发票。临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内跨市、县从事经营活动领购发票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规定。【原制度下要求持外管证领取经营地发票】

 (二)第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辖区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领购发票的,可以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以及数量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按期缴销发票的,解除保证人的担保义务或者退还保证金;未按期缴销发票的,由保证人或者以保证金承担法律责任。税务机关收取保证金应当开具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政策依据】《发票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版)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

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纳税人来本辖区临时从事经营活动的,原则上应当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登记,领取发票自行开具;确因业务量小、开票频度低的,可以申请经营地税务机关代开。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4]1024号)【已于2018年6月15日起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和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3号)】

三、跨地域“销售货物”——回原地开票纳税

固定业户(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临时到外省、市销售货物的,必须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出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原地纳税,需要向购货方开具专用发票的,亦回原地补开

对未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经营地税务机关按3%的征收率征税。对擅自携票外出,在经营地开具专用发票的,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发票管理的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并将其携带的专用发票逐联注明“违章使用作废”字样。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业户临时外出经营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87号)

四、跨地域“提供建筑服务”——回原地开全额票差额纳税

第三条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应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方法,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  

【注意】

1、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时,需要填报《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应取得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完税凭证;【总包方在预缴税款时,实务中一般会要求提供分包方已预缴税款的完税凭证,才允许扣除分包款;发生一次预缴义务,就需填报一次预缴表】

2、机构所在地申报缴纳税款时,需要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时可以抵减本期已经预缴的税款。【有时跨省预缴的税款无法在税务系统查到,需携带相关完税凭证明细进行确认】

【政策依据】《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

END

更多财税原理解码思维导图,请关注小编公众号【爱问财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