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林|“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究竟是怎么回事?
甲 大衍之数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其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知神之所为乎。”
这段文字中详细讲解了大衍蓍法操作的流程。
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天地之数”为五十五;一个是“大衍之数”,为五十。
天地之数=天数+地数
=(1+3+5+7+9)+(2+4+6+8+10)=25+30=55
大衍之数为什么是五十?易传中没有交代清楚,因而给后人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汉代京房先生解释道:“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合五十。”——这是从干支和星宿的角度去理解的。
宋代邵雍是这样理解的,“天数二十有五之倍数,合五十”。——很显然,邵雍先生的思维模式永远脱离不了“加一倍法”。试问,地数跑哪里去了?难道是弃而不用?
东汉马融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合五十。”——很显然,马融先生是从历法的角度去思考的,关键是,二十四节气出现于西汉《太初历》。此时距离孔夫子去世已经三百六十多年了。
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爻,合五十。”——八卦的爻数诠释,更兼乾坤两卦的“用九”和“用六”,凑合成五十,是否有牵强附会之嫌?
郑玄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通气,凡五行减五,合五十。”——以天地之数减去五行数,非常勉强。为什么不减去阴阳数、八卦数呢?偏偏要减去一个五行数?难怪金景芳先生都怀疑,是不是“大衍之数五十”后面有脱文,漏掉了两个字“有五”,应当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当然,金景芳先生的怀疑是经不起推敲的,毕竟在《易传》中有交代“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若是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相同,“其用四十有九”,必然要减去六数,又是什么道理?至于“大衍之数五十”,减去一个“遁去的一”,貌似更能讲得通。
南宋大儒朱熹先生推测,“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老夫子的观点不无道理,天五地十相乘,方圆相就,高低相成,颇有道理。
至于杭辛斋先生的理解“勾股自乘合大衍数,既三三见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巧合五十”,这倒是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
我们不妨看看《易传·系辞上传·第十一章》中的一段话:“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这段话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易有太极”=1
“是生两仪”=1+2
“两仪生四象”=1+2+3+4
“四象生八卦”=1+2+3+4+5+6+7+8
我们来看看大衍之数——
1+(1+2)+(1+2+3+4)+(1+2+3+4+5+6+7+8)
=1+3+10+36=50
这不是现代数学中的“二进制”?也恰好暗合邵雍先生所注重的“加一倍法”。
乙 遁去的一
大衍之数的“大衍”是什么意思呢?大,为太,太极也。衍,为演,推演之意。大衍之数就是太极推演之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从五十到四十九,有一个“遁去的一”。这个“一”是体,余下的“四十九”是用。体为性,如如不动,所以遁去;用为能,生生不息,所以显著。
大道归一。
如果说这个“遁去的一”是道,那么四十九就是术。
丙 揲蓍之法
先准备蓍草五十根,以应“大衍之数五十”,抽出其中的一根蓍草,置于旁边,以应“遁去的一”。
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就是“其用四十有九”。
(子)“分而为二以象两”。
把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为两半,一半摆放于左手侧,一半摆放于右手侧。
这种玩法,黄宗羲在《易学象数轮·卷二·蓍法一》中解释道:“信手中分,由静而之动,动静两端也。”一堆蓍草分为两部分,对应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四十九根蓍草,分开后必然成一奇一偶数。阳为动,阴为静,正是此理。
(丑)“挂一以象三”。
先从自己左手侧的蓍草棒棒堆里,抽出来一根,夹在左手小拇指和无名指间,名叫“挂一”。
“象三”是什么呢?就是三才天地人。以左手侧的蓍草为天,右手侧蓍草为地,“挂一”的蓍草为人。所以是“挂一以象三”。
(寅)“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接下来先把左手侧的蓍草,“揲之以四”。“揲”,就是取,取每四根蓍草为一小组,单独排列。到最后肯定要剩下蓍草棒棒,名为“奇”。这个“奇”就是“剩余”的意思。剩下的蓍草棒棒有四种情况,一根、二根、三根或四根,把这个剩下的蓍草棒棒夹在无名指和中指间,此谓“归奇于扐以象闰”。“扐”读音“乐”,意思是手指之间。
接下来,再把右手侧的蓍草棒棒,同样以每四根一小组分开排列,剩下的蓍草棒棒同样也要“归奇于扐”,夹在中指和食指间。
这时候,夹在手指间的蓍草棒棒的总数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五根,一种是九根。
原因何在?(49-1)÷4=12 剩余的蓍草棒棒只有4和8两种可能,4+1=5和8+1=9,所以第一次在手指上挂着的蓍草棒棒只能是五根或者九根。
这是第一变。
接下来把手指间的蓍草棒棒摆放于旁边,再把面前的十小堆或十一小堆的蓍草棒棒搜集合并一处,再“信手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摆放于左手侧,一部分摆放于右手侧。
依然从左手侧蓍草棒棒中取出来一根,夹在小拇指和无名指间。再把左手侧蓍草棒棒按照每四根一小堆进行分组排列,余数依然悬挂于无名指和中指间。随后右手侧蓍草棒棒也同样以每四根为一小组进行排布,剩余的依然悬挂于中指和食指间。此时手指间挂着的蓍草棒棒的总数只能是四根或八根。
这是第二变。
我们依然把手指间的蓍草棒棒摆放于旁边。这时候,我们面前的蓍草棒棒的小堆数应该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八堆、九堆、或十堆。
我们再一次把面前的蓍草棒棒合并一处,再次“信手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摆放于左手侧,一部分摆放右手侧。
从左手侧取出来一根蓍草棒棒,悬挂于无名指和食指间,依然按照每四根一小组把左手侧蓍草排列完毕,剩下的蓍草悬挂于无名指和中指间。再把右手侧的蓍草棒棒,按照每四根一小组分开排布,剩余的悬挂于中指和食指间。
此时手中悬挂的蓍草棒棒的总数依然是四根或八根。
这是第三变。
把手中的这四根或八根蓍草放在旁边,看面前蓍草棒棒共有多少堆,开始做记录。只要操作方法正确,此时面前的蓍草堆,只有四种情况:六堆、七堆、八堆、九堆。
以堆数对应一爻,六为太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太阳。
由此可见,变化三次才得出来一个爻。八卦共六爻,三六一十八,所以“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我们还要继续操作,去求得余下的五个爻,怎么办?就是依然把五十根蓍草搜集一处,抽出来一根为“遁去的一”,随后再中分余下的四十九根蓍草,放在左右两侧,从左手侧抽取一根悬挂于小拇指和无名指间,继续每四根一小组进行分布排列……就等于如上的“三变”重新再来一遍,再求得一爻。余仿此。
丁 乾坤策数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其之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还是回到“第三变”的蓍草上,剩下的分别是六堆、七堆、八堆和九堆,六堆的六是太阴数,对应阴爻。九堆的九是太阳数,对应阳爻。每一堆是四根,那么太阴数就是24根蓍草,太阳数就是36根蓍草。
乾卦共六个阳爻,36×6=216,所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卦共六个阴爻,那就是24×6=144,所以“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六十四卦中,纯阳纯阴的卦只有两个,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
余下来,一阳五阴的卦有六个,分别是《雷地豫》、《地雷复》、《水地比》、《地水师》、《山地剥》、《地山谦》等。
二阳四阴的卦有十五个个,分别是《风地观》、《地风升》、《火地晋》、《地火明夷》、《泽地萃》、《地泽临》、《震为雷》、《雷水解》、《雷山小过》、《水雷屯》、《坎为水》、《水山蹇》、《山雷颐》、《山水蒙》、《艮为山》等。
三阳三阴的卦有二十个,分别是《天地否》、《地天泰》、《雷风恒》、《风雷益》、《雷火丰》、《火雷噬嗑》、《雷泽归妹》、《泽雷随》、《水风井》、《风水涣》、《水火既济》、《火水未济》、《水泽节》、《泽水困》、《山风蛊》、《风山渐》、《山火贲》、《火山旅》、《山泽损》、《泽山咸》等。
四阳二阴的卦共有十五个,分别是《天雷无妄》、《雷天大壮》、《天水讼》、《水天需》、《天山遁》、《山天大畜》、《巽为风》、《风火家人》、《风泽中孚》、《火风鼎》、《离为火》、《火泽睽》、《泽风大过》、《泽火革》、《兑为泽》等。
五阳一阴的卦共六个,分别是《天风姤》、《风天小畜》、《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天泽履》、《泽天夬》等。
我们再计算一下六十四卦中各卦的策数。
一阳五阴=36×1+24×5=156
二阳四阴=36×2+24×4=168
三阳三阴=36×3+24×3=180
四阳二阴=36×4+24×2=192
五阳一阴=36×5+24×1=204
如上数据整理表格如下:
我们把六十四卦的各卦的策数相加,就可以得出来《周易》上下两经(篇)的总策数。
216+144+936+2520+3600+2880+1224=11520
如上得数就是“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其实,六十四卦的总策数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六十四卦,每卦六个爻,共384爻,其中阳爻192个,阴爻192个,阴爻和阳爻的策数和为60,所以就可以列出来如下运算:
192×(36+24)=192×60=11520
这个总策数就是孔子所讲的“万物之数”,后世术家多用《周易万物数》来命名自己的研究心得,如明代的喻有功曾著述立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