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青纱帐里的圣体圣事,不同寻常的场景让你浮想联翩
—— 这是一个专注研读教会历史的窗口公众号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盼望 盛晓玫
对于一个天主教友来说,参与弥撒是最重要的教会活动,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圣体圣事是要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联系中心。
如今的教友们,很多都身处高楼密集、霓虹璀璨的现代都市,参与圣事时身临庄严肃穆的大教堂,自然而然就会深醉于严密的秩序和神圣的光辉之中,此刻从悠扬的琴声到优雅的赞美诗歌,我们似乎从人间来到超越物质之上的天国世界,身心暂别世俗的纷繁与搅扰,感受沐浴救主救恩和与主同在的圣神氛围。
但是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不是这样的场面,而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景。
玉米地间不同寻常、场景迥异的圣体圣事
从这一张照片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圣体圣事,一般教友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这里不是在雄伟壮观的教堂,也没有优雅整齐的唱诗班,而是在野外一片玉米地间。玉米秸秆间透射过来斑驳陆离的阳光告诉我们,当时也不是晨祷或晚祷的时间。
除了神父之外,唯一的成年人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妇女,从她的穿着来看,她应该就是一位不仅有残疾而且家境贫寒的农村女性。
通常教会举行身体圣事都是有辅祭的,这里也有,因为我们看到在神父面前的一个少年传着白色的祭衣,看着这个少年我就会想到一句谚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几个孩子的模样真的让我好感动,他们都是农村苦出身的孩子,若是现在他们应该都是家里的小皇上、小公主、小霸王。他(她)们的脸上写满乐观、阳光、坚强和虔诚,他们小小年纪就那样懂事的可爱乖巧模样让人好心疼。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这一位神父,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虽然他的面前除了一个残疾妇女和几个孩子以外,就只有一只旧板凳。
他为什么会把这次圣事地点放在一片青纱帐里?为什么他的身边只有一个残疾妇女和几个孩子?他当时正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这些都让人浮想联翩。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位残疾妇女?神父们是不是都能像这位神父一样?我们教友也要问一问,和照片上的那些孩子们相比,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觉到羞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