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皇帝,为何朱元璋信任朱标,而康熙却忧虑胤褆,这是为何呢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被称为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殿下(可以先行处理朝政)。而胤褆()则是清圣祖康熙的庶长子,被称为清朝最受信任的皇亲国戚。但问题在于,朱元璋从始至终都非常信任长子朱标,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让朱标替他处理朝政。

但反观胤褆,他虽然被称为清朝最受信任的皇亲国戚,但却只是在少年时期的那一小段岁月里。等到胤褆长大成人后,康熙非但不再信任他,反而还十分忧虑他的成长,甚至后面将他圈禁长达二十六年之久,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笔者就跟大家简单的聊一聊,朱元璋与康熙,在对待自己的亲生长子上,到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一,气场不同

朱元璋是从放牛娃一拳一脚打拼出来的,说到底,大明的江山社稷都是他一手创造的。所以,朱元璋不畏惧任何人想要跟自己争权夺利,因为他自信没有人是自己的对手,哪怕是亲生儿子也一样。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非常放心大胆地让朱标去处理朝政,结交大臣,甚至于还给朱标配置了包括李善长蓝玉在内的高级文臣武将。

反观康熙,因为他的皇位是继承来的,而且他本人也不是顺治帝的嫡长子,所以说到底,康熙并没有足够的潜在信心来掌控世间万物。再加上康熙少年时期还经历了包括孝庄掌权与鳌拜专权在内的两件大事,所以在内心深处,康熙始终担心臣强主弱。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康熙不仅仅是忧虑胤褆,其实对于太子胤礽(réng)和庶子的胤禩()也是非常忧虑的。

二,背景不同

朱元璋从小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戚朋友,几乎都是倒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而且都非常凄惨。所以朱元璋从小就特别注重感情,尤其是家庭感情。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对于亲戚朋友和嫡亲血脉好的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他不仅将所有的儿子封为藩王,而且还为他们配备了足够多的武装力量来做保护,就连权力也给的非常大。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自己亲哥哥的儿子也封为藩王,其待遇与亲生儿子没有任何不同。

可同样反观康熙,可能是因为清朝最初是游牧民族,对于家庭感情看得不是那么重要(努尔哈赤就曾斩杀亲子),再加上他们对于来之不易的皇权看得异常沉重,所以有清一朝,几乎都是用生命来践行什么叫做“最是无情帝王家”。别说康熙只是忧虑胤褆,对于其他儿子他甚至堪称无情,比如十三阿哥胤祥仅因为一些小事就被他圈禁长达十年之久。

三,自身问题

我们都知道,朱标和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不同的。朱元璋喜欢以严刑峻法来彰显国家威仪(没那么严重,也只是针对官员),而朱标则主张以仁义礼智信来提高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所以《明史》中记载了很多朱标与朱元璋争吵甚至动手的案例。但同样的,朱元璋也知道朱标的理念没有错,但他也不能认错,毕竟他是皇帝,皇帝是没有错的。

所以从根本上说,虽然朱标与朱元璋政见不合,但朱元璋知道朱标是对的,所以也乐得让他去做好人,自己来做坏人。

但胤褆就不同了,《清史稿》记载,胤褆少年时虽然没有展现出对于皇权的渴望,但长大成人后,曾不止一次地表现出自己想要继承皇位的心愿。

但问题在于,康熙非常喜欢自己与孝诚仁皇后所生的庶子胤礽,所以在三十几年的岁月里,胤褆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如果说胤褆到此为止,不再想这件事情,那么他的结局也不会太差。

但问题在于,胤褆竟然动了歪心思,他不仅多次窥视康熙的生活,甚至还暗中构陷诅咒胤礽。对于这样的儿子,康熙又怎么能放心,怎么能不忧虑呢?

四,其他原因

清朝其实远不如明朝来的那么干脆,因为明朝的政治斗争无非就是文官与宦官而已,况且皇帝可以掌握足够的砝码,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调停或偏向于任何一方。但清朝就不一样,因为清朝立国是与蒙古族共享天下,再加上内部还有八旗(下五旗)势力的犬牙交错。所以康熙非常担心有人借储君问题来争夺皇权或架空自己。

此外,朱元璋与儿子们的交流更像是普通人家那样的父子和睦,就算有事也没有隔夜仇,哪怕昨天还要死要活的。但康熙与儿子就不是了,可以说康熙本人非常记仇,有一次太子去看望生病的康熙,仅仅是因为没有表现出悲哀的感情,就被康熙大骂一通并赶回家去,临了还说了一句“朕包容二十年矣”。

最后,同样是皇帝,之所以朱元璋信任朱标,而康熙却忧虑胤褆。说到底,无非是因为胤褆远不如朱标来的聪明机智,且康熙也远不如朱元璋那么精明能干。至于其他如背景性格等原因,虽然占了很多比例,但比较起前两者,倒也不是那么重要。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清圣祖起居录》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