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脉的循行意义与病候治要(4)
第三节 经脉的循行意义与病候治要
一、十二经上下衔接相互关系及论治
周身经络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用针治疗,宜按十四经循行路线来观察,全面照顾,找其经络变动的原因,按其来踪去路,顺势利导,使经气之有余不足自动调整,归于平衡。
(一)肺与大肠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从经络关系上可以看出,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脉,属大肠络肺。故肺与大肠经络相通而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有紧密的关联。
肺主气,位居膈上,下覆诸脏,外合皮毛。肺主治节,凡五脏六腑之气,皆赖肺气之清肃下降,则使脏腑之气而不亢逆,所以肺有制节全身之阴阳而为气之主也,故《内经》中有“诸气者皆属于肺,或‘肺者气本”之说。
大肠主传导排泄,但必借肺气的下降方能实现。因肺与大肠,一为清金,一为燥金;
肺又为水之上源,金得水润,方能金清火伏,津液始能下行,则传导得以通畅。
若肺失肃降,气滞于内,水源不清而金被火克,致肺气壅实则大肠传导不利;或外邪客表,皮毛失合,肺气不宣,使上窍不通则令下窍不行。
针治之法,令其上下调整,表里通和,则又为法中之法,故先针肺经之原穴太渊,配以大肠经之络穴偏历,或先针大肠经之原穴合谷,配以肺经之络穴列缺,则可推动本经脏腑功能,协调经络,疏通气血,是为配穴之总则。
(二)大肠与胃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说明大肠与胃经脉也有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阳明。同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两阳合明,谓之阳明。
病则气血壅滞,阳热隆盛。同时,阳明以燥气为本,胃与大肠主燥,惟其主燥,方能纳谷腐熟、传导化物 若燥气太过或者不足,均可为病。
阳明为病,多以实证为主,这是因为胃与大肠均属腑, '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宜通不宜滞。
饮食入胃,经过受纳、消化、传导、排泄这一胃实肠虚和肠实胃虚不断更替的过程,才符合六腑以通为顺的生理,如阳明燥化成实,则使传导不利,糟粕凝结化燥,致使胃肠成实,故阳明病的治法,邪热甚而来实者宜清之;腑实有燥屎者宜下之。
如证见发热自汗,大渴引饮,面色缘缘正赤,不恶寒反恶热;或大便燥结,肠中有爆屎若干枚,谵语烦乱,日晡潮热,先针取手阳明经之二间,三间,配以足阳明经之内庭,加大肠俞、天枢等穴,是为清泻阳明,调胃通肠之治。
(三)胃与脾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从以上经络关系来看,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足太阴经脉属脾络胃。故胃与脾经络相通而互为表里,则生理与病理自具有密切关联。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主纳食与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与输布津液;脾为湿土而主升,胃为燥土而主降。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阴阳交合,方能布化精微而生气生血,则内充五脏六腑,外荣四肢百骸。
脾胃的这种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胃不能纳谷与腐熟,脾也就无从承接胃的“游溢精气”进而散精布化;若脾不能运化输布。则所入之食聚而不消,易因人体寒热湿燥而生变。
不过脾胃同病,多以虚证为主,因脾胃同属土,为万物之母,不仅长养后天,且亦维系元真,不断地给予补充。病则生血之源失化,元气之本不充。故胃弱脾虚往往相因出现,如太阴虚寒之水湿不运证,可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证。
治宜先从表里两经的络属考虑治法,取足阳明胃经之原穴冲阳,配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公孙;或取足太阴脾经之原穴太白,配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丰隆,随经络之去路而济益之,是为调理脾胃功能,调和表里经气的治疗原则。
(四)脾与心两经母子关系及治要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表明脾心两经有上下衔接的关系。脾为生血之源,又主统血。
《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而血的运行需要心阳的推动,方能周身贯体,营左养右。故心主血脉,可以说是心阳主血脉。盖心属火脏,为阳中之阳,君主之官,统领五脏六腑,从这个角度言,脾之运化有赖于心阳的推动与心血的滋养。
若火衰不能行阳,则脾土失其温养而无以运化。且心阳的一个明显作用,是制阴于下,维持阴阳水火的平衡。
火衰水盛则阴不为阳所制,动而浸渍脾阳,甚至凌犯心阳,则火不生土而更被水克,形成心脾两虚水寒内盛的病理,可见腹痛下利、喜温喜按,甚至厥冷,脉微细,但欲寐等太阴、少阴病证,此宜急取太白配内关,重灸关元气海,通阳补心,引火归脾,以救将绝之阳。
(五)心与小肠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经脉属心而络小肠,手太阳经脉属小肠而络于心,其经络循行,表明了一阴一阳脏腑协调为用。
心属火脏,烛照万物以司神明,经所谓:“心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小肠为受盛之腑,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心合小肠”,表明二者在经络上的脏腑表里联系,和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心阳下降于小肠,有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的作用;而小肠“化物”后产生的精微物质,又是血脉的营养来源。
又因小肠“与脾相连属”而统主运化,若小肠与脾虚寒,无以健运化物,必致心脉失养而神无所主。
不过心与小肠在病理上,主要是心火移热于小肠,成小肠热证者为多,见心胸热烦,小便短赤等。
治宜针泻手少阴心经以俞代原穴神门,配手太阳小肠经之络穴支正,清火导赤,疏经通络。继泻后溪与昆仑助之,自然可愈。
(六)小肠与膀胱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此表明小肠与膀胱两经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太阳。
太阳本气为寒,膀胱为寒水之腑,足太阳膀胱经脉在上连督,在下络肾,借督脉之阳与少阴肾阳以化气外达,而成卫外之阳;
同时膀胱寒水之化,又借心火的下交,而心火之能下交,则以小肠为心之府,且小肠与膀胱同气相应,可导心火下交于膀胱而化气上达,这些是为太阳之气的由来。故太阳为病,实际上是表阳为病。风寒外袭,经表受病,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用针当先考虑疏调本经原气,则可大大推动其功能活动来抗邪,故取手足太阳经之原穴腕骨,京骨为善。
(七)膀胱与肾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膀胱与肾相合,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二者是阴阳、脏腑、表里协调为用。
肾为水脏,主藏真阴真阳,是为先天之本。
水中真阳为热力化生之由,一名命火。膀胱为水腑,主藏津液而利小便,然膀胱津液必借命门真火的温煦气化,,方能布津荣润周身,其“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故肾阳气化作用,可直接影响膀胱津液的升腾。
与小便的通利。肾之真阴真阳不调皆可为病,火衰则气化无力,水寒内盛,证见遗精、自汗、厥冷、脉沉微、泄利等;若水亏火不归元,阴虚火旺,则又见咳逆盗汗、口渴咽干、劳热骨蒸,甚至竭精亡血等。
针灸之治,在于协调阴阳使其相衡相济,宜先取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配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
(八)肾与心包络两经交会关系及治要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凡此表明,心包与心的功能与病理甚为接近,肾与心两经同属少阴,而肾与心包两经又上下衔接交贯,故治疗仍宜交通心肾,疏调经脉。如见心中懊恼、虚烦不眠等阴虚火旺者,可针取手厥阴心包络之原穴大陵,配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或取心包络经之郄门穴,配以足少阴肾经之筑宾穴,功能滋阴降火,通络除烦。
(九)心包与三焦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心包与三焦的经络循行同样是表里相合的,手少阳经脉属三焦络于心包;手厥阴经脉属心包而络三焦。
心包为心主之宫城,三焦为脏腑之外围;包络为“心主之脉,,三焦为荣卫循行的道路,二者密切关联。且三焦联系命门真火而主气化,心包代心行阳令,两者配台,在于协调君、相二火。或者说,君相二火的协调,赖于心包与三焦经气脉络的相通。
故针治宜首先按经循行,取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阳池,配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内关;或针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配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则三焦与包络共见之症,皆可迎刃而解。
(十)三焦与胆两经同气相应关系及治要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表明三焦与胆两经有上下衔接的关系,二者同属少阳。
少阳乃一阳初生,禀春气生发,其性冲和调畅。
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而气机之升降始得运行。
三焦内连脏腑,外通皮毛,贯身之上下内外,则又为气机运行的道路。盖少阳以火为本气,少阳胆府内寄相火,借三焦而宣布,故少阳三焦经,乃相火游行之地。
然相火源于命门,三焦为原气之别,雷伏于地,龙蛰于海,相火潜藏水中,借三焦以行阳化气,故三焦总领五脏六腑,主持各经气化。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胆火调则十一脏之气血皆调。故少阳之气,主调内达外,为营卫之枢,以冲和为顺。
若邪客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滞而不畅,胆火郁而不调,少阳则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邪火循经上炎之象,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半表半里不和见证。
针治当枢解少阳、清胆火、调气郁,于手足少阳选穴,适居首要。取外关、足临泣枢解少阳;或取支沟、阳辅通腠理之郁。总于少阳本气与半表半里二方面着眼。
(十一)胆与肝两经表里关系及治要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胆与肝两经相合,足厥阴经脉属肝络胆;足少阳经脉属胆络肝。
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胆为中正之官,司决断。胆附于肝,肝为罢极之本,无胆气则不能决断。
肝胆属木、皆禀春气,木性本直,喜条达舒畅。厥阴配少阳,是为阴尽阳生,木火合德。
胆火居于肝中,又是阴中含阳。肝主疏泄,“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而“胆汁化物”,故二者配合,可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以消化水谷。
若病则风木之脏内郁,木郁生火,则胆之相火亢甚。故肝胆为病,多为郁火证,如胆火郁热每见烦躁、口苦,胸胁苦满,甚则颊肿,目赤,肝气挟胆火冲逆,亦多见头晕,目眩、神魂不安、寐中惊惕等。
同时,“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血、错经血痛诸证作焉”。肝气横犯克土,则饮食不化,回食逆满,嗳气吞酸,胁痛腹胀等。
针治当因证变治,不可执泥。不过若按循经来说,则宜肝胆兼顾,始能左右逢源。选原络相配,针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配足少阳胆经之络穴光明;或针足少阳胆经之原穴丘墟,配足厥阴肝经之络穴蠡沟。是为协调肝胆两经总治。
(十二)肝与肺两经交会关系及治要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肝肺两脏,肺主气而行治节,肝藏血而调经脉;肝主升发,肺主肃降。二者相互制约,则气机升降,通达无阻,经脉调和,荣贯周身,是为升与降,气与血的关系。若肺失肃降,金不制木,则肝的升发太过,可于嗽喘证兼见眩晕、胸胁胀痛等;若肝气壅滞,木火交郁,气逆火炎,灼伤肺阴,又可见胁痛、逆满、咽痛、咳痰或咳血等,是为‘木火刑金”。
《伤寒论》中的“肝乘肺”一节,仲景言“刺期门”。刺期门二穴以平其横,泻其肝邪是也。据此可悟,凡肝肺两脏相关之证,针治当先以平肝为大法。
以上十二经上下衔接与生理病理的关系,或为表里相应,或为同气相应,其所用针灸疗法之规律,亦大概如此。每经之症候很多,针治时着眼于主证,但见一证便可循经按穴,不必悉具,其兼证,则辨其知犯何逆,随证冶之。
又手足十二经以外的奇经八脉,唯督任二脉有它的专穴,故元代滑伯仁又把任督二脉并入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脉(详见滑氏·《十四经发挥》),这是很有见地的。查《灵枢·营气》篇说:“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可见督任二脉与十二经脉是一个循环周流的系统。
二、奇经八脉病候的重点配穴
(一) 督脉病候,《素问·骨空论》说;“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于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自注)、甚者在齐下营(阴交穴--自注)”。我以为再针督脉穴命门、筋缩可以相助,又可择取肝经穴、或十二井穴调之。
(二)《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于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若再灸大敦或针太冲,令其疝瘕缓解当效。
(三)《难经》说:“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说:“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故配穴当诊得阳维之为病,宜先刺风池,而配以金门,较为合适。因风池系阳维与手足少阳交会之穴,而金门既为足太阳经之郄穴,又为阳维脉气之所发。若诊得阴维之为病,则宜先剌大横而配以筑宾,较为合适。以大横系阴维与足太阴之会,筑宾又是阴维郄穴之故。
(四)《难经》说:“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王叔和说:“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是以诊得阴跷之为病,则宜以照海为主,而以睛明应之为佳。因照海为阴跷同足少阴经之所循,而睛明为阴跷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之会,故其效果弥彭。若诊得阳跷之为病,则应以风池为先,申脉应之为合,以风池为阳跷之终穴,而申脉又为阳跷所出穴之故。
(五)《难经》说:“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是以诊得冲脉之为病,局部之穴,宜取气穴,肓俞、阴都为主”远隔之穴,又宜公孙,内关相配,古人所谓‘公孙偏与内关合”即是。
(六)《难经》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配穴宜先取五枢,而以足临泣应之。盖五枢为带脉与足少阳之所会,而足临泣为胆经通带脉之要穴故也。
三、十二经“井荣俞(原)经合”六十六穴的综合主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五俞穴的作用,在于通贯全身二十七条经脉气血的上下游行出入。因此,利用五俞穴于临床,作用十分重要。古人把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江河中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别用井荣俞经合作比,项氏曰:“所出为井,井像水之泉;所溜为荣,荣像水之陂,所注为俞,俞像水之窬,所行为经,经像水之流,所入为合,合像水之归;皆取水义也”。另外,阴经有俞无原,六阳经各有一原穴,所过为原。
五俞穴的主病,是结合五行学说来推论的,《难经·六十八难》讲:“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其意义和作用是:井主心下满,阴井属木,内应肝脏。若肝气郁结,脾土受邪,故现心下满,可取井穴治之。临床体会,井穴主治中风卒倒,不省人事,癫狂等神志病及一切急性热性疾病。如针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治咽喉肿痛;艾灸大敦,可迅速控制癫痫发作;灸至阴可矫正胎位;灸隐白治崩漏;点刺中冲可使卒然昏倒之中风闭症复神速醒等等。
荥主身热,属火,内应心脏。若心火亢炎,必现身热,可取荥穴治之。凡诸经热病初起,均可取而治之。如疟疾刺小肠经之前谷;掌中发热刺心包经之劳宫,外感肺热引起之咳喘,以刺肺经鱼际等穴。
俞主体重节痛,属土,内应脾脏。脾主四肢,喜燥恶湿,若脾失健运则症现四肢无力,沉重微肿。取治于俞,主治一切肢节疼痛,有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之效。如上肢患风湿症,取小肠俞穴后溪,上肢内侧痛痹取大陵,太渊;下肢痹痛取太溪等。
经主喘咳寒热,属金,内应肺脏,外合皮毛以司呼吸。若表邪袭肺,发生寒热咳喘,可取经穴治之。凡各经之疾累及某一脏器时,当取该经之经穴。如肺经失调,症现寒热咳喘,可取本经经穴经渠治之;脾之经脉上连舌本,散舌下。如该经发生的舌本强痛,可取本经经穴商丘疗之;再如三焦之火盛,症现胁痛目赤、大便不通者,可刺泻本经经穴支沟治之,有清三焦热,通腑降逆之效。
合主逆气而泄,属水,内应肾脏。肾开窍于二阴,肾主水。若水积于下或流于肠,则逆气而泄,当取合穴治之。根据“合主逆气而泄”及“经满而血者,病在胃,以饮食不节病者取合”的原则,可知合穴主治一切胃肠病与慢性病,有健脾益胃,扶正培土之功。如足三里统治胃肠疾患;曲池治肠疾,尺泽调理肺气;少海用于癫狂;阴陵泉功能健脾利水等。
然用针需掌握配穴规律,对五俞穴主病的运用,则需按证循经、按经取穴,始有方向。此就十二经症候群的五俞穴运用分述如下:
(一)脉浮,病人喘咳,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痛,此为肺经病。若心下满刺少商(井),身热刺鱼际(荥),体重节痛刺太渊(俞),喘嗽寒热刺经渠(经),逆气而泄刺尺泽(合)。
(二)脉浮,病人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此为大肠经病。若心下满刺商阳(井),身热刺二间(荥),体重节痛刺三间(俞),喘嗽寒热刺阳溪(经),逆气而泄刺曲池(合),又总刺合谷(原)。
(三)脉浮缓,病人面黄善噫,善思、善咏,此为胃经之病。若心下满剌厉兑(井),身热刺内庭(荥),体重节痛刺陷谷(俞),喘嗽寒热刺解溪(经),逆气而泄刺足三里(合),又总刺冲阳(原)。
(四)脉浮缓,病人腹胀满,食不消,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为脾经病。若心下满刺隐白(井),身热刺大都(荥).体重节痛刺太白(俞),喘嗽寒热刺商丘(经),逆气而泄刺阴陵泉(合)。
(五)脉浮洪,病人烦心,心疼,掌中热而哕,脐上有动气,此为心经病。若心下满刺少冲(井),身热刺少府(荥),体重节痛刺神门(俞),喘嗽寒热刺灵道(经),逆气而泄刺少海(合)。
(六)脉浮洪,病人面赤,口干、喜笑,此为小肠经病。若心下满刺少泽 (井),身热刺前谷(荥),体重节痛刺后溪(俞),喘嗽寒热刺阳谷(经),逆气而泄刺小海(合),又总刺腕骨(原)。
(七)脉沉迟,病人面黑,善恐喜欠,此为膀胱经病,若心下满刺至阴(井),身热刺通谷(荥),体重节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热刺昆仑(经),逆气而泄刺委中(合),又总刺京骨(原)。
(八)脉沉迟,病人逆气,小腹急疼,泄利下重,足胫寒而逆,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为肾经病。若心下满刺涌泉(井),身热刺然谷(荥),体重节痛刺太溪(俞),喘嗽寒热刺复溜(经),逆气而泄刺阴谷(合)。
(九)脉浮,病人头晕目眩,喜乐不休,胸肋苦满,郁郁微烦,此为心包络经病。若心下满刺中冲(井),身热刺劳宫(荥),体重节痛刺大陵(俞),喘嗽寒热刺间使(经),逆气而泄刺曲泽(合)。
(十)脉浮弦,病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水道不利,此为三焦经病。若心下满刺关冲(井),身热刺液门(荥),体重节痛刺中渚(俞),喘嗽寒热刺支沟(经),逆气而泄刺天井(合)。又总刺阳池(原)。
(十一)脉弦,病人善洁,面青,善怒,此为胆经之病。若心下满刺窍阴(井),身热刺侠溪(荥),体重节痛刺足临泣(俞),喘嗽寒热刺阳辅(经),逆气面泄刺阳陵泉(合),又总刺丘墟(原)。
(十二)脉弦,病人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为肝经之病。若心下满刺大敦(井),身热刺行间(荥),体重节痛刺太冲(俞),喘嗽寒热刺中封(经),逆气而泄刺曲泉(合)。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寻”。所以,用针不是单纯拘泥于某病取某穴,或某穴一定治某病上,旨在按照规律,配用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