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上古历史一点思考

人类从远古走来,开始是与动物一样,凭借着灵长类身体的双手和双脚能力在自然界中动物共同生活,展开竞争。凭借灵活的大脑和超越其他动物的胆略和智慧,人类学会了用火,这是人类在竞争中明显领先于其他动物的第一个本领,这个本领导致了现代人说的“人猿揖别”。从此人类走上地球食物链的顶端,也走上了通向现代人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类孤军奋战,展开内部竞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最初的人类就是有领地意识的,在领地内采集、游猎,就像现在的动物狮子、狗熊、鬣狗等动物一样,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排挤其他种群的进入。各个人群可以在自己的核心地带繁衍生息,蓄养牲畜。但这种领地的边界是以群体的实力为依托的,当食物充足,并且几个群体的实力相当时就比较稳定,当食物缺乏或某个群体的实力超群时就会发生合并或驱赶,被驱赶的人群只能被迫迁移,迁移的目的地只能是生存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没有稳定的采集和狩猎地区,就只能过着半定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游牧民族。在有些地区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但也能定居,一边定居一边放牧,生活在游牧和定居之间,这样的人群就形成了驻牧民族。这些是人类共同走过的历史,并非中国人所独有,就算历史发展到今天,以游牧和驻牧两种形式生存的民族还存在,他们这种生活方式是所有民族或长或短都经历过的生活方式,是真实的历史遗留,虽然中华民族较早进入较早进入了农业社会,但这个阶段也是不可逾越的,现在也能看到一些些蛛丝马迹,比如说上古遗存下来的奇书《山海经》就是中华民族在游牧时期的经书,是那个时期的世界地图,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立下过汗马功劳,直到今天,虽然语言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事物的认识也产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甚至地形地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中国人还是以他为经典,还叫它《山海经》,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对这本书的重视,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一旦行差做错,就会断送一个民族未来,而《山海经》能够避免行差做错。

中国的古人是人类中的佼佼者,很早就脱离了游牧的状态,加入了定居的人群,最先是进入了驻牧状态,驻牧是一种生活比较安定的状态,驻牧的遗留在中华大地上在19世纪初还可以看到,我小时候就过着亦农亦牧的生活,除了种地以外,放羊、放猪随处可见,并且是儿童的主要工作,儿童早早承担了家庭的责任。我说的这些中国人经历过的真实历史,是中国古人曾经走过的路,也是中国古人生存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并且把这种生存技能和生存方式遗留给了我们,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我们觉得天经地义,从而忽略了它存在的意义,没有意识到它是古人奋斗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出发的起点和开辟未来的基础,也为我们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卫星都上天了,已经开始星际探索了,放羊、放猪、种地这算什么遗产,算什么智慧的结晶,不要也罢,怎么就指明了未来方向了。这就应了那句话“不忘初心”,人类的初心是什么?想明白了初心,人类就有了方向,初心是根本,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初心是底线,是根据地,其他的都是拓展,守住底线是生存的根本。这个话题脱离了历史,就此打住。

前面说了人类在自然灾害中学会了用火,火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火种是得自自然界的,保护火种就成为了一种专门的工作,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和保护火种,观察天象、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就成了人类的必然选择。直到从燧人氏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后,人类才能够做到对火的随用随取,这项发明大大地减轻了对自然火种的依赖,使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在观察天象的过程中,人类不但发现了天象与一年四季之间的关系,还发现了天象中以十二年和六十年为周期的天象轮回,以及天象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一些规律,伏羲氏结合人类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知识积累,对这些规律进行了总结,画出了八卦图、河图和洛书,从而为建立了中国人认识自然界的基本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历法,认识了事物发展的时间的规律,这个模型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形成了后来的《易经》。

根据现代考古研究,中国大概在一万年前进入农耕社会,进入农耕的必要条件是掌握农时和制造农耕工具,伏羲氏总结的八卦、河图和洛书的知识为掌握农时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神农氏创造了农具,使农耕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式进入农耕社会。

神农氏之后是黄帝,它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战车,再一次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的妻子嫘祖教大家养蚕制衣,他的部下发明了文字,从此中国逐渐进入了信史时代,早期负责刻画天文进行祭祀的人是巫,负责刻画记录已发生的事情的人是史,他们都是掌握文字知识的人,服务于当时的统治着,都是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人数不多。巫和史的设立是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服务的,是政权的工具,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是“道”的探索者和记录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特别是巫,巫是那个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对高层的决策具有建议权,是参政者。古籍记载,古人逢事必占,而掌握占卜技能的人就是巫。

现在再来说说占卜。现代人说到占卜立马就和封建迷信挂上了钩,觉得那根本就是不靠谱的的事,形容人不靠谱也用“人比较八卦”这句话。须不知在中国的历史上,占卜占据过主导的地位,是逢事必占。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古人真愚昧到相信鬼神的地步了吗?中国古人真的是把自己命运交到鬼神手里的吗?从现存的古籍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人是很务实的,所以给我的印象是很靠谱。并且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对神根本就不是那种无原则信仰,对神是持一种“你造福人类,我就尊敬你,你若祸害人间,我就坚决抗争到底”的态度,这样一个民族怎么可能把自己命运交到鬼神的手中呢?经过学习和思考,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中国古人对鬼神是敬而远之的,《论语.述而》里有一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有,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有“敬鬼神而远之”,而曹刿论战中也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些记载说明中国古人对鬼神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与现代人的认识相去不远。那为什么还要占卜呢?理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占卜有极高的准确性,另一个是占卜有着古人可信的原理支持。那个是主要原因呢?我认为这两个理由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主要理由,占卜既有较高的准确性,又有可信的原理支持。那为什么后来又不占卜,并且把它列入了迷信的行为了呢?那是因为第一找到了比占卜更简单有效的方法,第二占卜的原理失传了,或者说掌握占卜技能和研究占卜的人遇到了发展瓶颈,止步不前了,不能继续提高其准确度了,所以被淘汰了。既然是一种被淘汰了的普遍做法,这其中肯定有一种能为大多数古人认可的原理,这个原理就是《易经》中讲的原理,他包括阴阳学说、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等一系列学说。那这些学说靠不靠谱呢?经过学习和研究,我认为是靠谱的,不但靠谱,而却是非常高深的学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古人一直是学这套学问并成功将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还推崇它为群经之首,你不能说中国的历代先人都是愚笨的人,看不出《易经》里是愚弄人的学问,都被愚弄了吧?相反,我觉得历代先人皆是聪明的人,起码是比我聪明的人,他们皆推崇《易经》这本书,就说明里面的理论是他们能接受的,而不是简单地占卜迷信就能概括的了的,为什么到了现代就成了迷信了呢?我认为是大多数人没有看懂这本书,或者说被这本书的书写形式给迷惑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古人是逢事必占,这能说明占卜的重要性。今天,我们遇到重大事情要做什么工作呢?我认为,首先是进行调研摸清情况,再制定计划,提出应对措施,完善应对方案,拿出施工图纸。在此基础上进行行动,在行动中根据情况调整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这样对比是不是能看出点什么门道呢,占卜就是做工作计划,所以占卜的前提是进行调研和摸清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再进行占卜,结合调研和摸查的情况分析占卜卦象,套用相应的公式,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可能出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这就是占卜的意义。我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和科研中,占卜的原理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可能是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要突破目前的瓶颈,《易经》介绍的方法就是一个突破口,并且有很大的可能实现突破。这只是预言,要突破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理论依据就是一阴一阳为之道,阴成型阳化气,以现代科技为阴,以《易经》为阳,两者结合实现突破。

(0)

相关推荐

  • 一德:《周易》的原理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考察?

    编辑 <周易>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象.数.理.占. 理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哲学原理. <周易>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它的宇宙生成观,后来成为我国诸子百家世界观的基础. ...

  • 考古不是冷门了,中国上古历史全图快要出炉了

    陈经 昨天 09:51 考古不是冷门了!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生机勃勃 1. 总理参观了.考古是厚积薄发的,不要指望一下挖出个大发现.但是中国大地上到处有发现,就有很多遗址,慢慢凑信息,丰富完善各种局部信 ...

  • 中国上古历史考证

    附:接近<古三坟>所描述的三皇时代生活状况的考古发现. 1. 贾湖遗址(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七声音阶骨笛和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别刻于14件 ...

  • 西伯利亚可不是蛮荒之地,与中国上古历史存在深层联系

    西伯利亚在人们印象中恐怕都是蛮荒苦寒之地.而实际上,南西伯利亚很早就存在着青铜文化,时间比中原殷商还早,想要征服西伯利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代中国与西伯利亚的关系也鲜为人知. 一,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

  • 陶行知与中国职教:历史选择与未来思考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期,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职业教育有新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在积极吸取外来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挖掘本土的历史和理论.陶行知先生近百年前对职业教育的开拓探 ...

  • 上古历史人物——颛顼

    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七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 ...

  • 上古历史人物——伏羲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位于三皇之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上面这尊塑像就是太昊陵内的人文伏羲,他是根据保留下来的汉代伏羲铜像重塑的,原来为木雕像,文革期间被毁.人文伏羲头生双脚,肩披树叶,腰缠 ...

  • 上古历史人物——后稷

    后稷,姬姓,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有邰氏之女,是帝喾的元妃. 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后稷为童时 ...

  • 上古历史人物——比干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 ...

  • 上古历史人物——涂山氏女

    涂山氏女 名女娇,夏禹之妻,夏启之母. 夏禹外出治水时路过涂山(今曹县南),遇见涂山氏女,没顾上说话,就忙着去南方查看水情,涂山氏女知道禹回来时还要从此经过,就派仆女在涂山南路边守候.夏禹归来走到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