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电池黑科技,据说有一款能亮瞎你的眼

现在手机大佬们的花样越来越多,什么全面屏、折叠屏,什么徕卡双摄、前后两千万柔光自拍。可为啥最令人头疼的电池没突破呢,很多小伙伴表示不理解。

其实,创新是需要时间滴,就说锂电池吧,它也是混了30多年才成为主流的。

那有没有新技术?有,只是还没能大规模商业化,接下来,一度蜜就跟大家扒一扒最近热议的电池黑科技。

石墨烯电池

昨天,三星高调宣布,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电池技术,这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电池,不仅容量提升了,充电速度也比快了5倍

那什么是石墨烯呢?这是一种蜂窝状的碳原子材料,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对于“石墨烯电池”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现在所谓的这些都只是在锂电池里加一点石墨烯进去而已

再回头看看三星的声明,你就会发现有猫腻,它是“基于石墨烯”,明白了~

不过,也有少数的真全石墨烯电池or电容器,但要求高就不说了,咱就说说成本吧,一克就上千块钱,要是真做成电池,贵死了,你会买?

反正我对石墨烯电池持悲观态度,光是“石墨烯电池”这5个字就有大大的水分,等它什么时候从论克到论吨卖再说吧。

再有,“石墨烯电池”一直在炒,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么有实际成果的产品出来,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只是研发者的“一头热”。

微生物燃料电池

接下来介绍的将是“有味道”的电池。

英格兰大学打造出一种电池,可以在细菌帮助下把尿液转化成电力

燃料电池的独特之处在于含有细菌,在这类电池中,细菌会在电极上生长,以尿液中的有机物为食,当尿液经过它们时,就会产生电流。

今年7月份,乌干达已经在某学校安装了这种尿液提供电力的电池组,给校内提供照明。

研发者也尝试用这类电池给手机充电,但效果,呃,充满电要64个小时,所以极需提高电池功率,还有尺寸也要缩小再缩小。

还有一项技术,是把固体粪便转化成可流经燃料电池的污泥

整体来看,这类“变废为宝”的电池有很大潜力,虽然目前不适用于手机,但用于家庭照明,给小型电子设备充电还是可以的。

远距离无线充电

去年,美国两个女大学生研发的一种远程无线充电技术备受吹捧。

和靠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不同,它依靠超声波传递电量,将来你只要在房间内,不需要到处找电源、数据线,就能隔空充电,就像连WiFi一样。

然鹅,过了一年,产品也没做好,前工程师吐槽称,或许理论可行,但受到距离和功率限制,产品目前的充电转换率不到30%,也就是说根本没法商用

国外也有类似的技术,都是零距离接触进行充电的,不过方式不一样,是利用电磁波。除了转化率的问题外,这类产品还存在安全问题。

因为利用磁场传输能量,距离远了,就会降低传输的功率和效率。但大家都造,电磁波的能量是会被人体吸收的,也会对人体有影响

以一个70公斤的成人来说,最多不能处于5.6瓦的辐射强度内,而手机的这个尺寸范围内,要想能快速充电,是很难的。

环境供电

一部手机,没有电池,听起来挺不可思议吧?可华盛顿大学的研发员还真就设计出了这么一个神器,它的电力都是“凭空而来”的。

手机设有天线,可以从周围的无线电信号、光线中获得电量。而且手机也是特别设计的,几乎是“零电力消耗”,因为只需要获得3.5毫瓦的电力,手机就能运行

麻省理工学院更是脑洞大开,直接从露水中获得电力

不过,有个前提,需要设备上集成一层特殊处理过的金属板,通过露水在上面的跳动来get电力,每平方厘米只能产生1毫瓦。

对此,我只能说把手机放在外面充电,不担心一晚上能否充满电,担心的是第二天手机还在不在。

还有一种技术,利用声音获取电力,通过收取周围环境噪音并转化成电流给手机充电,只要你向手机讲话,就能发电并给手机充电。

但这种环境供电的技术并不适合日常生活,因为它们产生的电力太~小了,用这种方法充电得累死。

人力供电

其实,人类本身就是极好的发电体,比什么都好用。科学家已经成功通过实验,利用皮肤摩擦产生的电力,给12个LED灯泡供电。

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只要把50纳米厚的金属膜放在硅胶下,让微小的金属点和皮肤摩擦,就能产生电力,你只要把设备戴在身上就能充电,是不是特别适合智能手表、手环之类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