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杂谈:30年前力学平时成绩单
上次写了《三十年前的力学教研室》一文后,教研室的同仁都比较兴奋,觉得力学教研室有很多优秀做法可以整理公开,应该属于我校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内容。随后在教研室资料柜中找出一摞30年前的平时成绩记录单,上面密密麻麻的作业成绩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力学教师的敬业精神。
客观讲,当年很多一线教师掌握的教学记录并不在学校要求存档的范围内,力学教研室由于管理严格保留的资料会多一些,但是在学校从中原校区搬家到龙湖校区的过程中,教研室存档的大部分老旧档案都被认为没啥价值而遭遗弃,后来教研室的办公地点又调整过几次,木质资料柜也更换为铁皮柜,30年前的一摞平时成绩单一直没被扔掉已属奇迹。找到的这批平时成绩单大部分没有署名,只有上面这张有张继昌老师的名字,但是似乎还不是他本人签名。另外通风861的成绩单经核实是我的,其它成绩单的主人是谁就不得而知了。看笔迹似乎涉及到五六位教师,看风格则是一模一样的严谨务实。所以,从此可以看出整个力学教研室良好的师风师德。
因为版面所限,我把部分成绩单拼接成两张图。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力学课程每一次课或每一周都有作业,教师几乎是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要批改并给出成绩,成绩具体到A、A-、B+、B、B-、C+、C、C-、D+、D……,而不是粗犷的A、B、C,更不是只表示是否交作业的√ 、×。之所以我们看到的各个班级平时记录列数不同,完全是因为各专业力学课程学时不同造成的。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力学作业重在受力分析过程,即便受力图画错了也要继续核对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否与力学模型一致,从而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相对来说计算结果并不是考察重点,所以力学教师批阅作业绝不会只看最后答案。在力学考试中,综合性题目答案正确有可能只得很少的分数,而答案错但过程合理则可能得到绝大部分分数。因此,力学教师花在批阅作业上的时间非常多,大体是每讲2个学时课就要批阅8个小时作业,至于以前提到有的老教师在作业本上写的红色批注比学生写的内容还要多,花费的时间肯定就更多了。显然,通过批阅作业也可以传递优良教风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大约在1990年底学校成立了第一届教学督导小组,该小组由胡在矶教授、董文申副教授和我这个刚晋职的讲师三人组成,近三十年来因为教学督导接触了大量的教学档案,在平时成绩记录方面不但未曾见超越力学教研室的情况,而且眼见得越来越宽松,现在因试卷评估收上来的平时成绩单,大多数都只有几列对勾,表示哪些学生交作业了或者点名时出勤了,只有少数教师还打出ABC成绩。很多文科课程几乎就没有平时作业,即便有成绩给的也很模糊,大概也是因为教师队伍快速扩大后没有导师引导的缘故,很多人只是在凭良心干活,但是缺乏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记得当年教师工作量计算系数是6、7、8、9,助教因为业务不熟练系数最高,讲1个学时课就读于工作9个小时,多出来的时间就是让你安心备课和批改作业用的,所以年轻教师也没有理由不像老教师一样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而教授们因业务十分熟练,所以每讲1个学时等于工作6个小时,毕竟也要备课批改作业。想一想工作量计算方法是不是对教风也有影响?
所谓传统,也就是大家共同维护的做法或习惯,也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社会的工作规范或者生活准则,一旦从内心中接受这种传统便会矢志不渝地去传承。力学教师比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即便力学教师越来越少,这个传统也没有丢,即便是转岗到其它岗位,也仍然会体现出一丝不苟和爱岗敬业。最近查阅了一下个人教学记录,发现从助课到主讲机械类多学时力学课程居然用了10年,这中间即使不到校团委工作,这个过程也缩短不了几年,可见力学教研室对授课把关有多严,当然,当年力学资深老教师也太多,重要的课程肯定也要优先考虑他们执教,只是通过这件事让我们反思,扩招后入校的新教师,往往是一入校门就上课,而且是上教研室里其他人不愿意讲的课,虽然也是培养年轻教师勇挑重担的一种方式,但是就没考虑这样安排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影响和对教风的影响吗,就没考虑对学生的影响吗?时过境迁,十几年前的新教师如今已然成长为老教师了,只是这批摸着石头过河自我成长起来的教师,虽然已成为事实上的教学科研骨干,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否有值得称道的职业素养可以滋润新教师呢?当年力学教研室的传统还能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吗?
一摞力学课程平时成绩记录单引发了本人对往事的回忆,精英教育时期很多优秀传统逐步失去市场,类似的现象应该在很多高校都存在。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过错,也不是某一所学校的过错,但是总觉得这是整个社会的损失,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价。请不要把敬业仅仅挂在嘴上或者写在总结里,真有敬业之心就把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可能正走在螺旋式上升的弯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