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其实可能是颈椎病造成的

继续讲颈椎病。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中年女性患者,因为老是感觉颈椎不舒服来医院就诊,大夫在常规检查时,缓慢往右转动患者的头部,转到一个特定位置时,患者出现眩晕症状,很显然这是一个椎动脉型颈椎病,其实这个检查方法很常规,并没有违规操作。但意想不到的是,病人上午检查完,下午就出现急性脑梗,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大夫很冤,病人更冤枉。

今天要讲的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昨天的时候提到,当颈椎长期受压迫之后,颈椎会慢的变形,同时椎骨间的压力增大,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之后,会引起上肢麻木疼痛,发凉、肌肉萎缩这些症状。

当颈椎持续受到压迫,椎骨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后两块儿椎骨就挨到一起了,颈椎比原来变短,为了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在两块儿椎骨接触的地方,就慢慢的开始长出新的骨头来,让两块儿椎骨的接触面增大,这样压力就会减小。新长出来的骨头就是骨刺,也叫骨质增生。

也就是说骨质增生、骨刺,它是骨骼退化,不足以支撑原来的强度,身体人体代偿性的长出新的骨头来维持原来的生理功能。骨刺形成最大的因素就是衰老,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功能退化,骨刺是一定会形成的。它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病。

现在很多人检查出来了骨质增生以后,觉得问题很严重,想办法做手术或者是贴膏药、吃各种药,就可以把骨刺软化,甚至溶解掉。这些都是智商税,起不到作用。

原因刚才也讲了,骨刺就是多长出来的骨头,它和正常骨头的成分结构基是一致的,大家想一下,如果这个贴膏药、吃什么药就可以把骨刺软化或者溶解掉,那么跟骨刺连在一起的正常骨头,也就一起被软化溶解掉了,这样人不也就废了嘛。

对待骨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骨刺的形成属于机体对损伤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颈椎平衡失调的恢复。临床上有些病人在颈椎病的早期并没有骨刺,但症状尤其是疼痛很重,并且反复发作,骨刺一旦形成,症状反而减轻,甚至无症状。

而且有些患者,骨刺的确会压迫椎动脉血管,造成脑供血不足,因此骨刺会引起病变与颈椎病的类型、骨刺部位、是否椎间隙狭窄都有关系。对待无症状的骨刺,没有必要说一定要把它清除掉。

之前讲过在脖子两侧分别有一根颈动脉,同样的,在颈椎处也有两根椎动脉。在正常情况下,比如咱们往右转动,这个时候颈椎会压迫到右侧的赘动脉,导致血流量减少,这个时候左侧的椎动脉就会代偿,更多的血液从左侧椎动脉流动,保证大脑有足够的供血。

如果左侧的椎动脉本身有病变,比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者是受到骨刺的压迫而血管变得狭窄的时候,就不能起到代偿作用,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很多症状。

另外就是颈肩部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性组织水肿、粘连同样也会刺激和压迫椎动脉的血管,造成大脑供血不足。

再来看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最明显就是眩晕,会突然的感觉天旋地转,当转动头部的时候会突然出现或者症状加重,有些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过一会儿能自行恢复。

第二是耳鸣、耳聋,一般以左耳耳鸣、听力减退居多。

第三是头痛,以枕部头痛和偏头痛为主。

第四是视觉障碍,会一过性的眼前发黑、发蒙,严重的会短暂失明。

第五是颈肩部头痛麻木。

这其中以眩晕作为首要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基本上都会伴有眩晕。

在临床上,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很容易误诊,咱们来看三个误诊的医案。

因呕吐眩晕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

男,54岁,10年来每当开车时间过长或由卧位起坐,右侧卧位时经常发作性眩晕、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口服止痛镇静剂或休息之后缓解。体查鼓膜完整,双耳气导骨导正常,无眼球震颤,X光检查颈椎变直,颈后5-6椎体骨刺形成,韧带钙化,诊断为颈椎病椎动脉型。

本例并不具备美尼尔综合征病眩晕耳鸣耳聋三主征,每次眩晕呕吐发作都与体位改变或颈椎过劳有关,是比较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

只注重动脉硬化而忽视了颈椎病

男,5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眩晕,旋转感,恶心呕吐,耳鸣,时好时坏,严重时出现晕厥,曾突然晕倒两次。近2年来发作频繁,平时入睡困难,记忆力减退。经多家医院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经检查血压、颅内神经正常,X光检查颈椎变直,颈椎5-7节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误诊为精神衰弱

女,48岁,6年来反复发作性眩晕头痛,头顶麻胀感,夜间加重,睡眠浅,多梦,记忆力减退,伴有心悸胸闷。半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以神经衰弱入院。检查血压、血脂正常,颈椎CT检查,椎间盘前脱,颈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颈椎间隙变窄,颈椎韧带钙化。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例眩晕头痛麻胀,睡眠差当颈部转动时眩晕、头痛麻胀加剧,显然不能用神经衰弱来解释。

先讲到这里,明天的时候,咱们再来看中医上如何认识和治疗颈椎病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