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课,学生的思绪甚至身体总是 “飘” 出教室外,如此尴尬场景让老师颇为头疼,到底该如何让学生在最后 5 分钟使出 “洪荒之力”?
“记得那是 2003 年的 12 月,我和孩子一起坐在电影院观看影片《魔戒 3》。观影过程中,当咕噜与魔戒一起掉入末日火山中,霍比特人佛罗多与好友山姆被巨鹰解救时,我被影片震撼到了。” 美国阿桑普森学院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吉姆 · 朗教授回忆道。但令他倍感可惜的是,由于该影片时间长达 3 个多小时,导致影片后半段的几处情节让他产生了影片已结束的错觉,准备起身离场的举动,令他错过影片中的某些精彩细节。正是这一次观影过程中反复折腾的经历,让吉姆 · 朗联想到了学校课堂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学生等待下课的心情:总以为马上就到下课时间了,一次次地想把屁股从座位上挪开,无奈时间过得异常慢。吉姆 · 朗根据自身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不少教师会把下课前最后几分钟,看作是一次在学生离开教室前告知重要讯息的机会,譬如会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大家按时交作业或是小组任务的最晚期限,希望学生为下一次考试好好准备等。课堂最后几分钟,面对学生的思绪甚至身体开始或者已经 “飘” 出教室外的尴尬情形,很多教师却选择忽略这一事实,仍旧按照课程设计的原计划内容,继续最后的教学。关键问题是,根据吉姆 · 朗的观察,一些教师在那尴尬的几分钟时间里,很难再专心进行课堂总结或是重要讯息难以被学生有效接收。看到学生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收拾书本,多少教师的情绪能不受影响?由于学生一直盯着时间看,以确保自己能在课程结束时第一时间离开教室,他们怎会在意最后几分钟老师到底讲的怎样,讲了什么?这使得课程最后几分钟往往就这样被浪费掉了。课堂教学纪律与课堂教学如影随形,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的保障。对于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的思绪和身体 “飘” 出教室外的问题,高校管理者或许可以思考两方面问题:一是学校或教师规定的课堂教学纪律是否合理或有效;二是学生自动形成的纪律主要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如何。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如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管、管不好纪律,必将影响教学的整体氛围与效果。2014 年 11 月,武汉一学院为改善课堂纪律,推出签署《课堂纪律协议书》的活动。该校近 50 名基础课程的老师作为甲方,每个班的班长作为乙方签署协议。协议将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要进行随机点名、抽查学生到课情况等,学生不能旷课、不能迟到早退、不能玩手机等课堂纪律行为,均罗列在内。学校希望通过该协议的签署,让师生双方都加强自律和责任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据该校基础学部表示,协议签署后,从查课数据上看,各个课堂到课率明显上升。课堂纪律除了与学校或教师制定的纪律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动形成的纪律——教师授课有吸引力,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更加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如果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意识淡漠,把课堂变成了死气沉沉的传经授道场所,把学生看作听课机器,那么课堂纪律可想而知。尤其是到了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当然想尽快逃离这个沉闷之地出去 “撒欢”。对此,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总结,吉姆 · 朗建议,其实教师只要在教学中作出一点小改变——用好课堂最后 5 分钟,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为避免课堂最后 5 分钟被轻易浪费,吉姆 · 朗建议学校授课老师在最后几分钟时,可尝试使用“小纸片评估技术” “建立外部连接” “元认知” 三种简单的方式,拉回学生已经飘出教室的心。小纸片评估技术的运用具有许多差异,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在课程结束前几分钟,向学生提出“你今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和 “你还有什么问题?” 两个问题,之后教师请学生将答案写在纸片上收集带走,汇总分析问题。第一个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回忆课堂内容,且需要他们在短时间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对课堂的主要内容作出评价。第二个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同时,在向学生提问时,吉姆·朗建议授课教师不要被学生的 “流畅假象” 所感染:一些时候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其实还没真正明白。阅读学生上交的这些小纸片上的答案,教师清楚了解课程讲授的效果究竟如何后,即可在下节课时即时调整。吉姆 · 朗结合工作经验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话,可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外部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与当下的时事新闻、个人经历等。尤其是课堂最后 5 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运用所学新知识思考建立外部连接的理想机会。吉姆 · 朗曾在课堂上教授罗伯特 ·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时,要求学生在课堂最后 5 分钟快速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在课堂外出现的五种方式;又如在市场营销课堂的最后 5 分钟,吉姆 · 朗要求学生迅速列出 3 个所想到的日常接触的认为特殊的产品包装案例,并阐述所理解的产品包装的意义。“你无法想象当学生着急奔向餐厅时,他们的脑袋转得有多快,不少有趣的例子或阐述都是在那几分钟迸发出来的。”对教师而言,让学生养成这种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外部事物联系起来的好习惯,最后 5 分钟的课堂设计很重要,“且重在坚持,每学期要反复多次。”吉姆 · 朗强调。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现在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并不理想,且不少教师会受到学生 “流畅假象” 的困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更好的 “元认知”,即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当学生自学并能自行查缺补漏时,对学习资料的掌握和记忆均更好。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却是依赖于一遍又一遍地查阅课堂笔记——因为这是他们最便捷的学习资料和方式。而吉姆 · 朗曾要求学生在下课前两分钟写下某次学业测试他们是如何复习的。当他把学生的复习方式与考试成绩相比较时发现:成绩一般的学生常使用的方式是 “复习笔记” 和 “背诵相关资料”;而成绩优秀的学生使用的学习方式则多是 “编写提纲” “复习笔记” “制定计划时间表” “自我检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吉姆 · 朗的做法是把上一次的学业测试结果经过处理后制作成幻灯片,在某一堂课的最后 5 分钟向学生展示,并且还会在下次考试后进行同样的总结对比。吉姆 · 朗坚信,教师利用那令人头疼的、往往被浪费掉的课堂最后 5 分钟,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方式的专属时间,哪怕一学期只有两到三次,激励学生作出改变,逐渐用对学习方法,与 “流畅假象” 不再为伍。早在 2011 年,网上就曾有学生因担忧某些任课老师随意提前下课会影响学风,发过一个名为《学校提前下课好像成风了》的帖子,引来众多学生跟帖讨论。发帖学生称,“一般剩 5 分钟的样子,老师会让我们自己再看看书,我们就起哄要求提前下课。”还有学生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每次快到下课时,同学们就开始收拾东西,小声讲话,等待老师说下课。”可见课堂最后 5 分钟的纪律维持,对不少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不论是课堂最后 5 分钟,还是课堂全过程,当课堂学习氛围和纪律不好时,当学生人在课堂心不在时,教师首先要质问自己:这节课我是否已完成既定授课目标?我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否满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优秀的教师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征服学生的心,而不是一味抱怨学生个性强难管教,或是寄希望于制定苛刻的课堂规定把学生 “驯服” 成学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