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龚贤传世名画赏析(3)
清 龚贤 夏山过雨图 纸本墨笔 纵141.8厘米横57.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龚贤既注重传统笔墨,同时又精于师法造化。其山水师法董源、巨然一派,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墨风韵,而自成一格,并自诩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多将龚贤的绘画分成两种画风:“白龚”、“黑龚”。“白龚”,在用笔用墨上较为简略,只勾出山石林木的大体轮廓,较少皴染。“黑龚”,多用积墨,常浓墨涂抹多达数十层,而不见堆砌繁复之迹,呈现丰厚华滋,幽深雄浑之气。《夏山过雨图》便属于其“黑龚”的代表作之一。此图描绘了山雨过后,草木蓊郁、苍翠欲滴,山峦如洗、云雾蒸腾,大气湿润、郁勃山间,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南方自然山林之景。此幅未有显见的近、中、远三景之别,若细谈之,则近景以浓密的树林为主,于密林之间,一茅林屋舍隐约可见,似是隐居山林高士之居所;中远景山峦林立,其间烟雾朦胧,云蒸霞蔚,气象深沉。由远及近,缭绕的烟雾放佛一条通往天界仙境之路,指引着观者的视线——自山下而望山巅,进而忘却凡俗之事,向往着得道升仙。《夏山过雨图》中,丛林、山峦、经过多遍皴染,运笔浑厚,笔墨厚重,层次分明。尤其是蓊郁浓密的树林,树干却留白,于树木之间透出些许光亮;而层层晕染、丰厚华滋的山峦之间,又有蒸腾的雾气散漫其间……龚贤对于墨色的运用和把握,确真符合其善于用墨的特点。一般讲求墨韵者往往以湿墨涂抹,而龚贤明确指出:“墨言韵,明其非湿也,润墨鲜,湿墨死”,具体指出;“皴法先干后湿,故外润而有骨,若先湿后干,则死墨也。” 在他看来,“墨韵”当以“润”为准绳,其意为湿度适可,若太湿,则为“死墨”;且皴染时应先施以干笔,后湿笔晕染,反之则亦为“死墨”。此幅画即湿润得体,笔墨层次分明,以积墨法层层点染,无怪乎时人曰“半千之所以独有千古更在墨”。 清 龚贤 云壑松荫图 绢本 墨笔 174x49.4cm 故宫博物院藏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勒,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龚贤用笔在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之病,颇为精辟。龚贤用墨,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其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的特征。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他发展了积墨画法,龚贤精研此法是追求一种苍润的境界,他以干笔作墨骨,再以层层皴染包润之,令山林树木呈现出鲜润沉厚的墨韵,使画面湿润厚重之感,这种画法适于表现江南湿意浓重的山水景色,同时也使龚贤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深郁静穆的格调。龚贤的画法分两类,世称“墨龚”和“白龚”。他善用黑白对比的技法,前者浓密苍茫,后者简淡雅洁。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的“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人化。他往往提高视线的角度,“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飘渺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也是如此,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很有气韵。这才是龚贤的笔、墨、丘壑浑然一体的韵,从而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画。《云壑松荫图》以坡溪茂林为近景,崇峰峻岭为远景,中有云霭,既作分隔,又成自然连缀,屋宇在山峦之下,为松荫云气所掩映。烟涌云动,峰回路转,光影闪耀,直如幻境。画家巧妙地利用秋林草屋、流泉飞瀑以及变幻浮动的烟霞来丰富画面,进而在虚实应对中展现出空间结构的层次变化,于高低错落中呈现出节奏律动的形式美感。图中的山石为积墨法绘制,其繁复的积染、刻画表现出山石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从其淡墨皴擦中观者可以领略到山石的阳光反射和远山的隐现;而其浓墨积染的山石则令人感受到雨后苔石的清幽与滑润。
清 龚贤 湖光村酒图 立轴 水墨绢本 香港佳士得2003春拍成交价88.7万元这是拍卖市场上出现得比较早的龚贤作品。2003年能够在香港佳士得拍出近90万元也算是高价了。所以说看是否伪作或者佳作,不能仅看拍卖价格,还要看是什么时候拍的,作品本身情况如何。龚贤的用墨最具特色,他主张墨气要厚、要润。为表现江南山水的滋润景象,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渲染,墨色极为浓重,但浓重中又有细微的深浅变化和巧妙的明暗对比。大部分轮廓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又适当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发展了墨丰笔健的画法,形成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他把山水画艺术的表现技巧概括为四个根本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并以创造丘壑为重。用笔“秃而老”,在描写涧壑溪桥、茅亭古树时,不着晕染而气势自然,苍劲深厚。画山石皴擦多至十余次,而常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相当真实地刻划出湿润多雨的山林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特风格。 清 龚贤 万壑千峰图 立轴 纸本 香港长风2009春拍 成交价580.8万元龚贤有“白龚”、“黑龚”之分。前期,画的是朱明江山,故出以“白龚”;明亡后,入画的是被异族铁蹄肆虐侵略了的江山,帮变色为“黑龚”。本图即鲜明的“黑龚”山水,充满了说不出的冷落、孤清、凄凉。而他题诗中之“只一家”者,朱姓之家也;“丹青”之类则更直接暗示“朱明”,龚贤之民族大义,于此可见一斑。
清 龚贤 山半楼台近夕阳 北京华辰2005秋拍成交价1320万元龚贤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出色继承者,又是独辟蹊径开发新路的创造者。他的积墨山水画法用笔严谨,笔笔为则,精简清透;而用墨求繁,层层积染,浑沦苍厚。这是龚贤对中国山水画做出的独特贡献。他所创造的积墨画风,是一种独具个性的绘画语言范式,将山水画的明暗表现发挥到极致。从早年的“白龚”,经过渡阶段,最终发展到晚年的“黑龚”,是龚贤对墨的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揭示了龚贤山水深层的内涵。笔墨的技法由淡到浓,层层叠加,多遍厚积,由黑衬托白的灵动,展现一幅明暗组织的画面,对传统山水画的明暗和灰色层次上做出了的巨大贡献。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他创造了一个以往任何山水画家都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风郁却寓有奇趣、大方端庄而又难窥其隐秘的山水画新风貌。他的山水画,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对墨法的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轨迹。龚贤山水画笔墨风格苍黑深沉,这与龚贤的用笔用墨手法有关,特别是墨法的运用,龚贤尤其擅长于积墨作画。所谓积墨,就是墨色的积累层叠、遍遍渍染、层积而厚。龚贤积墨法最大的特点是层层积染,总是前一遍干至七八分后再积下一遍。积墨时笔与笔之间要留出空隙,第二遍第三遍积染时,增加其厚度、华滋感,使之浓郁苍秀,直到积染七八次、十余次,愈积愈厚,所以不能用湿墨,湿墨易死,如果着几遍湿墨,不但不能浓郁苍秀,不能显示山石的体积感,恐怕只剩下一片黑纸了。龚贤的画不用湿墨皴擦,而是最后用淡湿墨渲染,要不急不躁,一笔一层,慢慢的渐次增加,先干后湿,才能有墨色润泽透亮,丰厚华滋的明暗效果。他的积墨画风的苍沉独特,深邃幽黑。
清 龚贤 翠嶂飞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