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
文/王兆贵
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秦将樗里子准备攻打卫国的蒲城。守卫蒲城的长官害怕了,便请胡衍想想办法。
胡衍是卫国人,这个忙还是要帮的。于是就出面对樗里子说,您攻打蒲城,是为秦国呢还是魏国?若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若是为了秦国,那就划不来了。卫国所以成其为卫国,是因为有蒲城在。现在您若攻打它,势将逼它倒向魏国,卫国就会屈从于魏国。魏国被你们占去的黄河以西那块土地,所以无法夺回来,是因为兵力弱。魏国如果兼并了卫国,定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就是河西之地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见您这次军事行动有害于秦而有利于魏,定要怪罪于您。
樗里子说,那怎么办呢?胡衍说,您先放蒲城一马,我试着替您过去说说看,让卫国国君晓得您有恩于他。樗里子说,好吧。
胡衍回到蒲城对守城官说,樗里子已发现蒲城的薄弱所在,并声言定能拿下蒲城。不过,胡衍我能让他放弃攻打蒲城。听了胡衍这番话,那位守城官吓得不轻,就再次拜请胡衍施以援手。于是献金三百斤,并表态说,秦军果真能撤走,我一定把这件事报告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的待遇。没多久,樗里子的人马就撤走了,胡衍也因此从蒲城得到重金并在卫国成了显贵。
司马迁记叙的这段历史故事,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化干戈为玉帛,救黎民于水火。胡衍凭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尊贵无比起来。也许有人会说,他不就是靠耍嘴皮子赚钱吗?可是,能让一座城邑安然无恙,使城里的百姓免除刀兵之灾,乃功德无量之举,又岂是金钱所能换来的?
于今看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仅能转化为财富,而且能造福于众生。在我国古代,像这种以游说的方式制止战争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此前发生的烛之武退秦师,此后发生的唐雎不辱使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墨子,他用一生的精力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称得上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反战义士。对于这些人类的和平使者,笔者试撰一联,赞曰:
纵横捭阖,八斗才可安天下;
折冲樽俎,三寸舌能转乾坤。
附注:本文发表在《人间福报》2020年12月28日纵横古今,主编妙杰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