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四季的脚步 走近奇妙的汉字

这是一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521篇文章

作者、制作  l  许雯莎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掌握汉字的人,都是这个星球上最独特、最聪明的人中的一员!因为当你读懂了汉字,就真正的读懂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人的智慧被汉字呈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的金色季节,我们就来伴随着四季的脚步,一起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汉字之美、之妙!

首先我们来看四季之首——春。

“春”在《说文解字》中,表示草在春天生发。

甲骨文的“春”字,左边的部分中,草木接受阳光的照射,开始生长;右边的部分则表示草木的种子钻出地面往上生长的样子。 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万物复苏,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之间,遍布新绿。

小篆中的“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种籽萌芽扎根。左下角的日代表太阳,春天阳光变暖,最上面的草木开始萌发。

金文将字形简化成 “草”、 “屯”、 “日”三形会义:表示暖阳暖风催生了遍地绿草。

聪明的古代中国人民根据四季的特征,总结出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 生,夏 长,秋 收,冬 藏。

接着我们就走进一年里的第二个季节——夏。

《说文解字》中对夏这样定义:“夏,中国之人也。”篆文上边的好像一个人在思考,而中间的部分 就像忙碌的手在劳作,最下面的部分 就像倒写的“止”,表示手脚忙碌,农耕劳作。

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比如 最早推广系统用火的首领为“炎帝”  ;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  ;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  ;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

夏是四季之中气候最为温暖,动植物生长繁衍最为繁盛的时候,大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时,取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夏作为国家部落标志,寓意强大繁荣之意。夏朝把天下分成九州,铸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认为自己生活统治着世界的中心,万民人心所向之地,应为世界之主,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夏朝统治地区,被称为中原,中国就是中原之国。

附:对于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
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
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
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
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
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及江西西北端)
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部。)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
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接下来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季节——秋。

甲骨文的“秋”字,画的是一种会在秋天鸣叫的昆虫,到了秋天就会发出“啾啾”的叫声,于是就用它鸣叫的声音来指称“秋天”。

甲骨文的秋是象形字,字形像长须 、长足 的蟋蟀。有的甲骨文加“火”而写成会义字,表示天气转凉之后,喜欢藏身于灶台缝隙的蟋蟀。

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蟋蟀躯干部分,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触须 写成“禾” 。篆文的造字本义是天气转凉、蟋蟀鸣叫的季节。用秋季最具有代表性的实物蟋蟀作为秋季的代表,是古代人民的智慧使然。

冬季,是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代表着一年的终结。

从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到,“冬”字 像一段丝或一段绳子的两头都打上了结(两头的两个圆圈),表示“结束”,也就是“终结”的意思。但表示“结束”的这个意义上的“冬”义很早就不用了,而是把它借来表示“冬天”的“冬”,而要表示它本义“终结”、“结束”的意思时,后人就在“冬”字的左侧加了一个绞丝旁“糸”旁,造出一个“终”字来表示。至,“冬”、“终”二字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也就各自表示其不同的含义了。

从金文字形 来看,它的字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把一个“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光不太温暖了,言外之意就是到了冬天了。

到小篆时它的形体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掉了绳中的日,  在其下半部加了个类似两个人的部分  “仌”字,其实这一部分就“冰”字,这样改颇有意思,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当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楷书为了书写方便,把小篆下部的冰块改为两个“点儿”了。如此则更加加重了冬天寒冷的意思。

到了这时,“冬”字原本表示“结束”、“终结”的形状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寒意袭人的“冬天”的“冬”字了。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古今异字的现象,文字学上称之为古今字。冬天的“冬”和终于的“终”就是这种关系。

通过这一年四季的汉字演变,我们不难感受到汉字蕴含的智慧。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完全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而且仍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和未来。让我们学好汉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汉字

别忘记在底部点个赞哦~

延 伸 阅 读

《说文解字》中的木类字

这几个汉字的故事,每一个都很有意思

古诗文教学中的读音问题——“斜”

古诗文教学中的读音问题——“衰”

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学 会 扩 写 句 子

写好文章小妙招——长短句

掌握看图写话小妙招——学会提问

语文教师看过来!怎样利用图画资源,教好部编教材,新抚区教研员这样指导你......

投稿方式

1、美篇:微信15041366367

2、135编辑:323968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