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学中医必修课: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正气”无所谓有余,更不存在什么“传”和“侮”的问题。

所谓气有余,是指的邪气,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偏胜情况。即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素问。通平虚实论》既属邪气偏胜,它必然影响其它器官。人体脏腑之间,中医学强调“亢害”“承制”。因此在肝气有余时,肺脾两脏必然与肝脏互为影响,这就是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以及肝木本身,必然受脾肺两脏影响的原因。肝气有余时如此,其余四脏有余时,也是如此,可以类推。

1、传脾: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变至脾,而使脾气失常。如肝旺时,常常继发脾运化失调的表现,如腕胀呕恶等。

2、侮肺:

即在肝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到肺,使肺气失常,如肝旺时,有时出现肺气治节肃降失调表现,如胸闷气短,咳喘,汗出,便频等。

因此对肝气有余的患者,不仅要考虑治疗肝的本身,还必须考虑助脾和益肺,以加强脾和肺的正常功能,使肝不能传侮,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及加强肺脾对肝的制约。从而有利于肝木本身的治疗。如逍遥散之用茯苓,白术,生姜;用于健脾,以及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补脾气、肺气,补气行血,即其范例。

(二)肝气不足,则肺乘脾侮

所言不足,并不是邪气不足,邪无所谓不足,邪愈是不足愈好,此所谓不足,是指正气不足,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精气不足的情况。

《素问-通平虚实论》所言:“精气夺则虚”既属正虚。必然容易受到其它四脏的影响。由于人体脏腑之间,亢害承制的关系,因此在肝气不足时,肺脾两脏,也必然与肝木之间互为影响。肝气不足时如此,其余四脏不足时,也是如此。可以类推。

1、肺乘:

即肝气不足时,肺肝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肺之邪气偏胜的情况。如肝虚时,常同时出现咳喘,盗汗,鼻衄,大便秘结等肺燥现象。

2、脾侮:

是脾受到欺侮,即肝气不足时,肝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的脾之邪气偏胜的情况,如肝虚时,也常常同时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

由上可知,对肝气不足患者,分析和治疗,不仅要考虑肝的本身,也要考虑到肺和脾,以恢复脾肺的正常职能,使肺脾气安,治疗于未病之先,减少对肝的不利影响,而有利于肝病的治疗。如方剂:一贯煎,用沙参,麦冬;方剂温胆汤,用枳实,竹茹等,即其范例。

二、心小肠病

心所胜者为肺,所不胜者为肾,故心气有余,则传肺侮肾。心脏有病,必须同时考虑肺肾二脏。

(一)心气有余时,传肺侮肾

1、传肺:

心气有余,邪气首先传变至肺,使肺气失常。如心悸、心慌,脉结代者,常合并咳喘。

2、侮肾:

是心气有余时,其邪气影响肾,使肾气失常。如心悸、心慌、脉结代者,常合并症见小便不利、浮肿。因而对心气有余患者治疗分析时,要同时考虑肺肾二脏。如酸枣仁汤之用知母、茯苓,属此范例。

(二)心气不足,则肾乘肺侮

1、肾乘:心气不足时:心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见肾气失常的情况。如心虚心悸怔忡患者,可合并小便少。

2、肺侮:是心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肺气失常的情况。如心虚心悸怔忡者,可合并咳喘,甚至咯血。因而治疗心气不足者,应同时考虑肺肾二脏。如补心丹之用茯苓,归脾汤之用黄芪、人参,均其范例。

三、脾胃病

脾所胜者为肾,所不胜者为肝,因此,凡属脾胃病,除要治脾胃之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肾和肝的问题。

(一)脾气有余,则传肾侮肝

1、传肾:

是在脾气有余时,邪气首先传变至肾,而使肾气失常。如脾胃湿热呕吐,常常继发尿少。过食辛辣,常常引起梦遗滑精;

2、侮肝:

脾气有余时,邪气亦可影响到肝,如暴食暴饮伤胃,常常继发胁肋胀满。严重吐泻时,可引起痉挛拘急,胃不和则寐不安。因而对脾气有余患者,在治疗上不仅治疗脾胃,同时还要考虑治肝和肾,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及对脾胃的制约,而有利于脾胃的治疗。如胃苓汤中,平胃散与五苓散同用,越鞠丸、保和丸之用川芎、香附、均属范例。

(二)脾气不足,则肝乘肾侮

1、肝乘:

即脾气不足时,肝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偏胜是情况。如脾气虚时,常常合并胸胁满痛或失眠;

2、肾侮:

即脾气不足时,肾脾之间关系被破坏,出现肾气偏胜的情况。如脾虚时,常出现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因此对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治脾胃,同时要考虑治疗肝肾二脏。如疏肝、利湿等,以加强肝肾正常功能,治疗于未病之先,以减少对脾病的不利影响,使脾病早愈。如香砂六君子汤之用香砂、茯苓等均属其例。

四、肺大肠病

肺所胜者为肝,所不胜者为心,故肺气有余则传肝侮心。肺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肝。

(一)肺气有余,传肝侮心

1、传肝:

在肺气有余时,其邪气首先传肝,使肝气失常。如肺热咳喘患者,一般均合并失眠或胸胁满痛,严重者,可以出现抽搐。

2、侮心:

是肺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使心气失常。如肺热咳喘者,一般均有心跳,或合并咳血,严重者,可出现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因而在肺病治疗上,必须同时考虑心肝二脏。如清燥救肺汤之用阿胶,竹叶石膏汤之用竹叶、麦冬,均属范例。

(二)肺气不足,则心乘肝侮

1、心乘:

是肺气不足时,心肺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心气失常的情况。如肺虚自汗患者,常同时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2、肝侮:

是肺气不足时,肺肝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出现肝气失常的情况。如肺虚咯血患者,常同时失眠、易惊,不能自制等症状。因而在肺脏病分析治疗上,还要同时考虑心肝二脏的治疗。如补中益气汤之用柴胡、当归,补肺阿胶汤之用阿胶,均属范例。

五、肾膀胱病

肾所胜者为心,叫水克火,但火生土,所不胜者为脾,叫土克水,是为五行生克关系,肾有病必须同时考虑心脾。

(一)肾气有余,则传心侮脾

1、传心:

即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传变至心,从而使心气失常,例如肾病小便不利,浮肿,常常因水气凌心,而出现心悸,心慌,甚至继发神识昏迷;

2、侮脾:

在肾气有余时,其邪气亦可影响到脾,例如小便不利时,出现消渴,呕恶。

对肾气有余患者,在病机分析时,不仅要考虑肾,而且也必须首先考虑心脾,在治疗上不仅只治肾,而且也要治脾,以加强心脾的正常作用,从而更有利于肾本身的治疗。如方剂八正散之用栀子,木通,方剂五苓散之用白术即其范例。

(二)肾气不足,则脾乘心侮

1、脾乘:

即肾气不足时,脾肾之间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脾气偏胜情况,例如肾虚消渴,而出现之消谷善饥;

2、心侮:

即肾气不足时,心肾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而出现心气偏胜的情况。如肾虚遗精常常合并心悸怔忡。对肾气不足患者,在分析和治疗上,不仅要考虑治肾,而且也必须同时考心脾二脏。如方剂,六味地黄汤之用山药,麦味地黄汤之用麦冬,五味子,桂附地黄汤之用桂附等,均其范例,气有余者其所传,所侮之脏腑病变,均多属虚证;而气不足者,其来乘,来侮之脏腑病变则多属实证,或虚中挟实。临症表现可以完全相同,但在治疗上,选方用药加减上,可以完全不同,这里是指被乘,被侮或来乘来侮之脏腑,是指已有临床表现者而言。

如尚未出现症状,而纯系预防传侮,或作为配合本脏治疗时,则被传,被侮之脏腑,一般则以增强其正常作用为主。来乘,来侮之脏腑,一般则以清平或安养,使不致偏胜成邪为主。

应该说的是,即在清平之时,应注意到清而不伤,平而不害,最好是在养的基楚上进行,绝对不能因补此而伤彼。

至于乘侮关系,亦不必机械的对待,总精神是说明人体五脏相关,不能孤立看待某脏器,要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综合考虑,杜渐防微,这样才能较妥善地处理疾病。脏病邪实的:按五行生克相传;脏病正虚的:一般不会传给它脏。

(0)

相关推荐

  • 五行与五腑,五官,五声,五味,五色的配属关系

    五脏及其对应的生理系统,"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人体生命功能结构的根本认识."藏象"是"内藏外象"的简化称谓.<黄帝内经& ...

  • 广龙堂知识普及篇——听音辨病,【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

    前言 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并分别对应五脏,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 大家可以从自己经常发出的声音中,分辨是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 脏腑之 ...

  • 喜怒悲忧恐

    ​喜怒悲忧恐: 七情内伤: 七情: 喜.怒. 忧.思. 悲. 恐.惊 等七种正常 的情志活动 七情分属五脏 以喜.怒.思. 悲.恐为代表 就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 对客观事物 的不同反映 正常的活动范围内 ...

  • 不同痹症的症状~

    让健康更自然,让生活更美好~ 黄帝内经:凡痹之客五藏者,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逆则恐~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肾痹者, ...

  • 学中医必修课:中医之气——元气、营气、卫气和宗气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话动的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属于阳.血,基本上是指血液 ...

  • 爱中医复兴古中医,爱中医群为健康谋福祉

    聚焦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是继2017年<中医药法>颁布以来,我们对中医中药又有了重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老百姓而言,对爱中医中药虽有了很大改观,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中医中药呢?当然要属先贤医圣张 ...

  • 中医:古中医部分理论基础辨析

    关键词:中医:科学:实践 中医的历史有数千年,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在不断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中医发展至今,不断吸收了其它地区,其它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可谓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 ...

  •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收藏版)

    冯家人 昨天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 ...

  • 古中医精华:五行干支藏象学

    在中医五行藏象学东方甲乙寅卯木是肝和胆 把宇宙模式表达为一个圆形的示范,把人体比作小宇宙为长圆形模式,把肝胆脏腑定为东方甲乙木寅卯月方位,说明肝脏为阳中之阴,是足厥阴肝经,胆为腑是足少阳经,肝居胁下, ...

  •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收藏版)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收藏版)

  • 上乘中医:五行干支藏象学(古中医精华)

    在中医五行藏象学东方甲乙寅卯木是肝和胆 把宇宙模式表达为一个圆形的示范,把人体比作小宇宙为长圆形模式,把肝胆脏腑定为东方甲乙木寅卯月方位,说明肝脏为阳中之阴,是足厥阴肝经,胆为腑是足少阳经,肝居胁下, ...

  • 古中医“五行脏腑辨证”

      一.肝胆病 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故凡属肝病除考虑肝病外,还须考虑脾和肺的问题. (一)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 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所谓的"有余"绝对不是指正气有余.&quo ...

  • 学中医必修课:望诊指要 好棒的中医基础入门

    肝(胆):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