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98):最是多变红山龙 形制渐进觅影踪
红山文化玉龙(图1)形制变化多端:
图1-1:辽宁博物馆藏
图1-2:故宫博物院藏
图1-3:国家文物局藏
图1-4:天津博物馆藏
在这诸多红山文化玉龙中如果找到其相对应的关系,则能有利于辨识其真伪所在和存续时期判断,考古界有比较详尽的分类解读,试择其要以飨诸位藏友。
朱乃诚先生的研究(《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根据玉龙出土和征集的时间、地点,研究将红山文化玉龙(兽面玦)划分为四型共11式(图2):
图2
其演变关系如下:
一型包括1、2、3式(图3)。
其演变关系为:1式演变为2式、2式演变为3式。
其演变特点为:
1式玉玦的眼、鼻、嘴纹饰布局匀称、特征鲜明,獠牙醒目,是兽面形玉玦的最初形态。
2式玉玦象征鼻与嘴的纹饰弱化,已不见獠牙。
3式(包括3\4)玉玦器形变小,横“8”字形眼圈变窄。其中(4)式器型较小(仅高3.3*宽2.6cm),是已发现形体最小的一件,并且制作粗糙、纹饰不清,是兽面形玉玦形制演变过程中的非主流形态。
图3
二型包括5、7、9式(图4)。其首部明显缩小,两耳弧状低平。
其演变关系为:5式演变为7式、7式演变为9式。
其演变特征为:
5式玉玦双目微凸,象征鼻部的两个横水滴纹之间无刻纹,嘴部刻纹较浅,尾部收尾不明显。
7式玉玦双目突出,眼圈起棱,整个眼睛呈浮雕状;鼻部两个横水滴形孔之间有一小的竖向短刻槽;嘴纹清晰,呈微启状;尾部弧状内收,尾部特征开始明显起来。
9式玉玦器型变小,双目圆弧凸鼓,鼻、嘴部形成凹槽和凸棱;尾部进一步弧状内收,尾尖特征鲜明。
5、7、9式玉玦演变的最大特征是首部纹饰由浅浮雕向深浮雕发展,尾部特征逐步鲜明。
图4
三型包括6、8、11式(图5)。
其演变关系为:6式演变为8式、8式演变为11式。
其演变特点为:
6式玉玦首部的刻纹较细浅而规整;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出现竖向的短刻槽,这玉特点与7式相同;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的竖向短刻槽大约是在5式与6式时期出现,并且逐步地发展明显起来,圆睛微凸。
8式玉玦首部的刻纹粗犷,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的竖向短刻槽变大;耳尖被磨平,未知是原制作时所为还是后来所为。
11式玉玦首部刻纹深粗,似形成了减地法的浮雕纹饰,如眼圈起棱、眼睛凸出,鼻、嘴部起棱。至于其背脊部两个并排的刻划符号,未知是原制作时所为还是后来所为。
图5
6、8、11式玉玦演变的最大特征是首部纹饰逐步简略,但刻纹逐步加深,形成浮雕状。
四型即10式(图6)。
其演变关系为:7式演变为10式.
其主要特征是眼、鼻、嘴为减地深浮雕,有立体感人像化,与7式的进一步演变有关。
图6
兽面形玉玦年代约定位于公元前3360年至公元前2667年之间。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器型分类研究,将三星他拉等地出土的玉龙器型也同事列出,在红山玉龙器型的外延上更加宽泛(图7),都是藏玩红山玉龙可以参照的研究资料。
图7
说明:文献来源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0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