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98):最是多变红山龙 形制渐进觅影踪

一夫之2020-02-09 10:59:13

红山文化玉龙(图1)形制变化多端:

图1-1:辽宁博物馆藏

图1-2:故宫博物院藏

图1-3:国家文物局藏

图1-4:天津博物馆藏

在这诸多红山文化玉龙中如果找到其相对应的关系,则能有利于辨识其真伪所在和存续时期判断,考古界有比较详尽的分类解读,试择其要以飨诸位藏友。

朱乃诚先生的研究(《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根据玉龙出土和征集的时间、地点,研究将红山文化玉龙(兽面玦)划分为四型共11式(图2):

图2

其演变关系如下:

一型包括1、2、3式(图3)。

其演变关系为:1式演变为2式、2式演变为3式。

其演变特点为:

1式玉玦的眼、鼻、嘴纹饰布局匀称、特征鲜明,獠牙醒目,是兽面形玉玦的最初形态。

2式玉玦象征鼻与嘴的纹饰弱化,已不见獠牙。

3式(包括3\4)玉玦器形变小,横“8”字形眼圈变窄。其中(4)式器型较小(仅高3.3*宽2.6cm),是已发现形体最小的一件,并且制作粗糙、纹饰不清,是兽面形玉玦形制演变过程中的非主流形态。

图3

二型包括5、7、9式(图4)。其首部明显缩小,两耳弧状低平。

其演变关系为:5式演变为7式、7式演变为9式。

其演变特征为:

5式玉玦双目微凸,象征鼻部的两个横水滴纹之间无刻纹,嘴部刻纹较浅,尾部收尾不明显。

7式玉玦双目突出,眼圈起棱,整个眼睛呈浮雕状;鼻部两个横水滴形孔之间有一小的竖向短刻槽;嘴纹清晰,呈微启状;尾部弧状内收,尾部特征开始明显起来。

9式玉玦器型变小,双目圆弧凸鼓,鼻、嘴部形成凹槽和凸棱;尾部进一步弧状内收,尾尖特征鲜明。

5、7、9式玉玦演变的最大特征是首部纹饰由浅浮雕向深浮雕发展,尾部特征逐步鲜明。

图4

三型包括6、8、11式(图5)。

其演变关系为:6式演变为8式、8式演变为11式。

其演变特点为:

6式玉玦首部的刻纹较细浅而规整;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出现竖向的短刻槽,这玉特点与7式相同;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的竖向短刻槽大约是在5式与6式时期出现,并且逐步地发展明显起来,圆睛微凸。

8式玉玦首部的刻纹粗犷,鼻部两横水滴纹之间的竖向短刻槽变大;耳尖被磨平,未知是原制作时所为还是后来所为。

11式玉玦首部刻纹深粗,似形成了减地法的浮雕纹饰,如眼圈起棱、眼睛凸出,鼻、嘴部起棱。至于其背脊部两个并排的刻划符号,未知是原制作时所为还是后来所为。

图5

6、8、11式玉玦演变的最大特征是首部纹饰逐步简略,但刻纹逐步加深,形成浮雕状。

四型即10式(图6)。

其演变关系为:7式演变为10式.

其主要特征是眼、鼻、嘴为减地深浮雕,有立体感人像化,与7式的进一步演变有关。

图6

兽面形玉玦年代约定位于公元前3360年至公元前2667年之间。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器型分类研究,将三星他拉等地出土的玉龙器型也同事列出,在红山玉龙器型的外延上更加宽泛(图7),都是藏玩红山玉龙可以参照的研究资料。

图7

说明:文献来源朱乃诚《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01期等。

(0)

相关推荐

  • 部分转载: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

    原文地址: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作者:山山 红山古玉的仿品虽然数量居多,但只要你掌握了红山古玉的门道,鉴定亦就不难了.李彦军老师说:"因为我们都知道鉴定学的常识,越是高古的东西,离我们就越远, ...

  • 第1400篇  红山文化礼玉美术禷俗析疑2

    (续) 第三部分:红山文化四象神兽的礼玉属性及其演绎研究 一,红山文化玉龙之神 X 对于原始先民而言,礼玉珑神器最初就是云神!这一自然崇拜的神灵后来曾被演绎成光明之神--太阳神,以及神游于云水之间的全 ...

  • 古玉学步(59):红山蹄形良渚琮 取芯技巧辨古工

    蹄形器是红山文化特有的器物,玉琮是良渚文化等颇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两大重器有一大相似的工艺特征:取芯. 深入了解红山.良渚制玉如何取芯的工艺流程,是辨识蹄形器.琮形器的必修课程. (一)蹄形器制作的古工 ...

  • 古玉学步(61):红山镂空砣切磨 桯孔薄刃似旋涡

    高古遍地见红山,究竟几多藏真颜? 红山玉作工艺带有很多特定的时代特征,其中有一大特点在镂空工艺上,掌握红山镂空的工艺特征,则可助识红山一大程. 古玉镂空一般都采用金属线具拉切.或者金属三角棱具拉切成空 ...

  • 古玉学步(167):红山玉猪龙 真仿大不同

    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再选出其中的一对红山文化玉猪龙做为比对分析(图1). 图1 真品名称: 兽形玉玦 真品年代: 红山文化 真品尺寸: 高14厘米,宽10厘米.河北围场 ...

  • 古玉学步(60):图说红山玉作桯钻和管钻打孔痕迹的区别

    一篇关于红山玉作桯钻与管钻痕迹的图帖,直观透彻,对于学习古玉钻孔大有裨益:温故而知新,拿来学习偷懒又不用动脑筋,转帖奉献藏友.在此鸣谢源作者的创作,小编这厢有礼了.以下静静读图感受-- 感谢古玉吧主& ...

  • 古玉学步(37):古玉美学何从辨 仔细甄别阴阳线(红山文化)

    古玉美工莫失一线. 玉器的装饰线,有阳线和阴线两大类,研究掌握古玉装饰线的类别.形态以及相应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古玉的辨伪断代,是古玉鉴赏的必修功课. 古玉磨制.雕刻,"线条"贯穿始 ...

  • 古玉学步(70):源寻标本玉猪龙 回探红山积石冢

    玉猪龙是五六年前红山文化的代表,是深受收藏喜爱的一类藏品,无论哪一类文玩场所都不乏玉猪龙的身影,估计散落在民间的玉猪龙不下数以万计.史前红山真会留下这么多玉猪龙吗? 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 ...

  • 古玉学步(171):不到开门非高古 趣赏红山与良渚

    一般战.汉之前为高古,则高古都有大约二千年以上的沧桑经历.既然高古,能传世的毕竟寥寥无几,大多为入埋后出土,其沧桑的老熟.沁入.皮壳.光气.神韵,皆有诸多明显特征,堪为有目共睹,称为"傻开门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