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心气,多一点寿命!一张补心气的方子,化解心绞痛、冠心病
这几天,恰是2020年的冬至前后。
有人跟我讲,文老师,您多讲讲心脏方面的事儿吧。
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心脏病的高发期。
是啊。冬至,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气,此时天地间阴寒之气最盛,阳热之气最弱。心脏作为阳脏、火脏,自然在这个时候,易受阴寒之气的伤害,出现各种问题。
现在,我想给你讲一张配伍。它对于部分人,可能有用。
你看一下——
党参20克,桂枝12克,丹参18克,川芎15克,赤芍药18克,荜茇12克,细辛3克,高良姜10克,陈皮10克,香附子15克,红花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
这张配伍,不是我自己琢磨的。它是当代中医名家郭士魁老先生的验方。
郭师,生于1915年,卒于1981年。生前曾参与创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后担任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主攻心脏病。他曾经师从赵树屏、冉雪峰等大家。其中赵树屏的老师,则是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萧龙友。赵树屏的父亲,曾经是清宫太医院的医官赵云卿。
我之所以收藏赵师这张验方多年,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我当初在学习中医内科学,尤其是专攻中医心脏病学的时候,听老师反复提过郭师这张配伍。实际临床中,它常常救人于危难。
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仅40多岁。他曾经发作过心梗,后来经过治疗得到控制,但是偶尔也会有胸骨后疼痛的现象。每次发作,他都会用一些药物缓解。
但是后来,他因为生气而导致旧疾复发,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七八次之多,每次最长持续半小时。疼痛时,左侧肩膀和左侧胳膊都跟着疼。同时,伴随出汗、乏力、头晕等现象。
后来,郭师为其治疗。刻诊,见患者脉细缓、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舌质淡,舌面有瘀斑。整个人还畏寒、睡眠质量较差。
这个时候,郭师果断用上方为其调治。前后一共用药一个多月,心绞痛不再复发,其余的身体症状皆有改善。
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我老师借用此方,更是救助了不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我于临床,也偶有应用。而且冬天用的几率较大。
我说一下其中的道理吧。
您记住,上文医案里的患者,证属心气不足、心阳亏虚、心血瘀滞。
啥意思啊?就是时候,这个人的心气心阳不足,无法推动心血运行,于是形成淤血,导致心脏作痛。
你看啊,这个人脉细缓。细缓,说明心气不足,无法推动心血鼓舞脉道。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说明气血亏虚,无法濡养舌体。经常乏力头晕,说明气虚,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又因为气虚,不能摄住津液,所以这个人就容易出汗。气虚日久,容易伤阳,所以这个人就畏寒怕冷。
综合这些表现,以及他的心脏病史,我们可以看到他心气虚的问题,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了。
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能量。心气不足,则血瘀。血瘀,他就会疼,舌头上就会有瘀斑。
所以总的来看,他的最大问题,在于心气不足。由此,则衍生出心阳不足、心血瘀滞等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自然要补心气、温心阳、活心血。我们再来看一下郭师的配伍——
党参20克,桂枝12克,丹参18克,川芎15克,赤芍药18克,荜茇12克,细辛3克,高良姜10克,陈皮10克,香附子15克,红花3克。
这里头,党参通过补益脾肺之气,来增强心气之化源。同时,党参还能补心血。所以,党参重用20克,是君药,解决心中气血不足的问题。
桂枝、荜茇、细辛、高良姜,这些都是温通散寒的,可以鼓舞心脉,散寒止痛,温通心阳。
红花、丹参、川芎、赤芍,这些是可以活血化瘀的,解决血瘀的问题。
陈皮、香附子是用于行气理气的,可以促进心气的运行,还能辅助心血的运转。
你看,这不是层次分明吗?
所以说,这个配伍很实用。尤其是到了当前隆冬时节,它派上用场的机会更大。因为隆冬时节,部分人容易出现心气亏虚、心阳不振的局面。这是自然气候给我们的客观影响之一。心气,作为心脏的动力,是最宝贵的。多一分心气,就多一年寿命。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往往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加剧。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补心气、温心阳、化血瘀的手段来应对。
看到这里,不少朋友可能又会想:文老师解说得真清楚,我也来试试吧。对此,我劝你莫要冲动。这个配伍所适合的症候,以及辨证要点,我前文都说过了。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这个症候的诊断标准来执行。不符合,就必须慎用,甚至禁用。
比如说,有些人,冬天心脏难受,属于痰湿上蒙于心胸。好家伙,你重用党参补气,这个就不适合。还有的人,属于心阴不足。好家伙,你用大量陈皮、香附子、桂枝,就是慢性自杀。还有的,属于心血亏虚,你用大量活血化瘀之品,也是危险举动。总之,我希望您了解本文要义后,能去看中医,征求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看你的身体条件,适不适合这样的诊疗思路。辨证是专业的事情,可不能盲目。
总之,这是一点好的经验。我科普给您,希望您学好、领会好、应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