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83):沁蚀形变有原因 朽烂化泥需辩证
古玉入埋,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发生无穷变化。最早发现古玉风化特征的是清代陈性,在其古玉专著《玉纪》叙述“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矣”(图1)。
图1
古玉“烂为泥”不可想象,因为一般人无缘相识古玉烂为泥的状态,所以长期以来对于陈性的这一论断难置可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凌家滩遗址的发掘,才实证了古玉“烂为泥”状态的真实存在。
负责考古发掘凌家滩的张敬国教授说:
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凌家滩玉器竟然松软如泥,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最难忘的第一次处理透闪石玉的遭遇,透闪石(鸡骨白)玉器发掘中不小心就会碰碎,每次发现透闪石玉,都小心翼翼将它们在微风中晾干后再包好拿回去清洗,但就是这样,第一次清洗时还是发生了意外。他们将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池塘边清洗,握在手里的一件透闪石玉器不停地向外冒气泡,接着感觉玉好像没了,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了,全部成了糊状物,当时吓坏了,这是玉吗?他们又拿了一个到水里清洗,结果还是一样(参见《古玉学步(33):质本洁来还洁去、清气一缕化为尘》)(图2)。
图2
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的实证,证明了《玉纪》所述古玉“烂为泥”的客观存在,而在十九世纪晚清时代就能认识古玉这样百难一见的状态,说明了晚清学者对古玉认知的程度之深了。不过,是否古玉都如《玉纪》所述到了一定时段就要发生相应质变的状态呢?则就未必了。
之后的大玩家刘大同对古玉的变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其在《古玉辨》中记述:
余见出土之玉,有清初之物,入土不满三百年,亦受土沁,但不能入骨;又见夏器,玉质完善,五色灿然,令人可爱,入土三千年之久,并未有烂如石灰者;又见石器时代所用之玉斧玉铲,虽属沙蚀土吃,虽经千年以上,而亦未有烂如泥者(图3)。
图3
所以《古玉辨》对古玉入埋后的质变作了比较全面而又客观的论述:
(1)“玉入土,年久即软”;“出土后见风即硬,其或有朽烂之处,日久亦即坚硬”。即入土年代长了变软、出土见风重新变回硬度。
(2)“(年久即软)不软则色不能沁入”,其原因在于玉质与环境,“坚者如入燥地,虽万年亦不能朽烂如泥”。即如果遇到好的玉质入埋干燥环境,则绝不会变成软烂如泥(少沁以至于无沁)。
(3)“如在土中,化为泥者,即不能出土矣”,这就是《玉纪》所述凌家滩考古实证的“烂为泥”了。
全面客观地理解古玉的入埋状态变化,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古玉的沁蚀过程非常有帮助:
坚密紧致的玉质遇上干燥的入埋环境,则少沁甚至于无沁,是为“干坑出佳玉”了;
疏松的玉质或者潮湿的环境,经过一定时期的埋藏,会发生软化,并在软化基础上发生沁入、土蚀等各种变化。
古玉软化后发生极致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古玉软化后烂为泥化作尘,这种状态难见难遇,只能个别实证见其确实存在而已。
一种是古玉软化后遇外力挤压发生形变(参见《古玉学步(22):古玉地弯形变是如何发生的》、《古玉学步(177):古玉的形变错牙不可仿》、《古玉学步(178):地弯错牙化作尘、香消玉损归游魂》),这种状态虽不多见,但毕竟有许多古玉形变的实证,让我们见证古玉变化难以想象的奇妙非常(图4)。
图4-1
图4-2
图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