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两国“胞波”情深 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七十年来,两国建立起了历久弥新的“胞波”情谊。中缅1950年正式建交,2011年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1月,对缅甸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两国有句共同的谚语,“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回顾历史,两国胞波情谊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历久弥坚,贵在双方始终坚持心意相通、真诚相交的胞波情谊。坚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方针。展望未来,双方要以中缅建交70周年为契机,携手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站在建交70年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愿同缅甸朋友携手努力,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新乐章。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奠定了深厚基础,双方致力于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当前,中缅两国都已进入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这次,中国决定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双方要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遵循,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夯实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胞波、好伙伴。

当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缅甸的认同和支持,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建设正在有序推动,巩固了中缅两国“四好”关系。

中缅人民血脉相连“胞波”情深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接壤边境线最长的国家,与我国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接壤。它是联结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是我国通向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中缅两国地理上山水相连,历史与文化上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缅甸人民视中国人民为一母所生之“胞波”兄弟。缅甸是个多民族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克钦邦、掸邦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又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在漫长的中缅边境线上有汉族(果敢人)、傣族(掸族)、景颇族(克钦族)、佤族、阿昌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布朗族、德昂族、回族(潘泰人)、拉祜族、哈尼族等十余个民族跨中缅两国边境居住。由于这些跨界民族居住地域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国界线的划分并不能阻止和隔断他们彼此之间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跨界民族与境外的民族同胞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在促进中缅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由于跨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心理意识相近,民间交往、社会互动频繁,在国家层面的人文交流中可以发挥媒介和纽带作用。跨界民族密切往来有利于民间层面的友华、亲华倾向的增加,从而为经贸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在缅甸的边境地区,有文化上与中国汉族或其他民族相近的民族。在中国的边境地区,有多个与缅甸的缅族或其他民族相似的民族,我国阿昌族与缅族的文化联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些文化联系是中缅友谊的纽带。

阿昌族与缅族

在中缅边境中方一侧的一个小山谷里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阿昌族,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与缅族有许多相似之处。阿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有阿昌族39955人。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德宏州,即中国与缅甸掸邦和克钦邦接壤的地方。户撒阿昌族乡是中国最大的阿昌族聚居区,户撒是中缅边境上一个船形小盆地,长约16英里,宽约3英里,与缅甸克钦邦有约2.7英里的边境线。该盆地四面环山、森林密布,只有一条公路可以进出。

居住在户撒的阿昌族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与缅族一样信仰上座部佛教。根据传说,早在蒲甘时期的阿奴律陀时代,佛教就从缅甸传到了阿昌族地区,由于佛教传播广泛,佛塔、佛寺较多,户撒被誉为“佛祖的花园”。那里的佛塔建筑风格都是缅式。

阿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语言。一些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中国西北的青海、甘肃地区是藏缅语族的发祥地,缅族与阿昌族的祖先都源于这一地区。阿昌语与缅语在语法结构和词汇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天”缅语说“mo:”,阿昌语说“mau:”;“地”缅语说“myei”,阿昌语说“mi:”;“梦”缅语说“ein’met”,阿昌语说“inmot”;“我”缅语说“nga”,阿昌语说“ngo”,等等。

白象崇拜是联系阿昌族与缅族的又一文化纽带。阿昌族和缅族都视“白象”为吉祥的象征。“青龙白象舞”是阿昌族最有特色的舞蹈,在每年佛教“夏安居”结束的月圆日表演,迎接佛祖果达玛的归来。白象是用竹子和纸扎制的,表演的人躲在大象肚子里操纵大象的活动。据了解,在同一日期,缅甸曼德勒省的皎色地区也要表演大象舞,大象的制作方式与阿昌族的类似。从表演的场合、道具的造型和表演形式来看,户撒阿昌族的青龙-白象舞与皎色的大象舞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只是阿昌族的舞蹈里多了一个“龙”的角色。

阿昌族将“青龙-白象”作为本民族的文化符号,“青龙白象”图腾柱是阿昌族的民族标志。我认为这个图腾是中国汉文化与缅甸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晶。龙代表中国文化、象代表缅甸文化。愿中缅“胞波”情谊长存,青龙与白象和谐共舞。

发挥跨界民族积极作用,促进中缅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中缅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人文交流是中缅民心相通的金钥匙。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我就如何发挥跨界民族积极作用促进中缅民心相通一事提出两点认识:

一、强化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共同的历史源流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分布在国界线两侧的跨界民族联系在一起,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情感。虽然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但在民间交往层面上,他们不会因为国界线的存在而止步。他们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通婚、边民互市、宗教互动、走亲访友等现象非常普遍。“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睦邻、富邻、安邻”周边外交政策的实施,应从跨界民族之间的共同文化入手,不断增强国界线两侧跨界民族的认同感。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保护

跨界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相互认同的根基,挖掘跨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必然会加强跨界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互相的信任和同源情感,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也利于跨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各民族对挖掘、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怀有热情,边境地区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应支持当地民族民间社团与境外相应民族民间组织联合开展调研,挖掘双边共有的文化元素,并加以保护和传承。

此外,除了加强中缅两国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外,在国际场合也要保持密切合作。在《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一文指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双方要加强在联合国、东亚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多边机制框架内的协调配合。在新时代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中方愿同缅方一道,做弘扬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树立国家间交往的典范,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永不称霸。为此,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这个地球村里的各国能够和睦相处、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首先从周边做起,巩固中缅“胞波”情谊,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