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十二答案
12,解释经文;(1)伤寒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2)素问;“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 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本条文是《伤寒论》11条,此条论的是病人喜恶辨寒热真假,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是寒极生热,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内真寒外假热的表现;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是热极生寒,阳热内盛,格阴于外的内真热外假寒的表现。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本条文是《伤寒论》342条,条文中的”厥”是指四肢厥冷,阳虚阴寒盛;“热”是指发热,阳气恢复,肢体由冷转温;本条是论伤寒病厥热长短来判病的进退,阴邪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四日,后热三日,复厥五日,是厥多热少,阳不胜阴,其病加重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条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极”是转化的意思,阴阳是互相转化的,如季节变化,气候由寒变热,为“寒极生热”。在病理变化上也是,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寒性的病证如果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阳热的病证转化为阴寒的病证,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致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亦有因热邪深伏出现热深厥深的假寒现象。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此条是出自《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归”字有归结、归聚之意;“味”:饮食五味、水谷精微物质,以充养人体的形体,故味归于形;“气”是水谷精血微之气,形体依赖于气,故形归于气。气归精,“精”是构成人体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它的生成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微,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的滋养;“气”是气味,水谷精微之气,故精归结于气的滋养,所以叫精气。精归化;“化”生化,变化之意,精的形成是由味生形,形生气变化而来,故精归结于化。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此文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就是指人体的正气元气。“少火”是指养脏腑,充肌肤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阳气。“壮火”阳气过亢,火热内生的邪火,故壮火伤阴耗气。“食气”是腐蚀,损耗之意;“气食”是食养依靠之意。所以亢盛的阳气壮火能使元气衰弱,平和的阳气少火能使元气强壮,故气壮;壮火耗损元气,故食气,耗气;少火能使正气壮盛,故生气,气壮;因此壮火要清,少火要生。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