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保123-76避暑山庄清

123 76 避暑山庄 清 河北省承德市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1.丽正门既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它是个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为避暑山庄的乾隆三十六景之首。


2.勤政殿位于热河避暑山庄东宫景区内,福寿阁之北。面阔五间,前后出廊,为卷棚歇山顶,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乾隆时为临时接见群臣发布政令之地。殿内宝座上有 “正大光明”匾,面北有“高明博厚”匾。殿之北为卷阿胜境殿。


3.松鹤斋在避暑山庄正殿东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圣宪皇太后(乾隆母)和嫔妃居此


4.如意湖位于北上采菱渡。


5.青雀舫是山庄湖区内的一艘大型豪华的御舟。因其船头装饰有青雀头像,故名曰青雀舫。青雀即鸽,是古籍中一种像鹭鹅一样能高飞的水鸟.古人多绘其像于船头,以御水患。每当傍晚放舟湖内,岸上芳草如织,散发着醉人的幽香。湖中波光粼粼,水天相连,浩月盈空,轻划船桨,仿佛浮行于瑶池之上。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来承,曾乘此舫游览湖区。他对舫内布置的富丽华贵,非常惊讶。

6.绮望楼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位于避暑山庄西南角的平原区,其意义为欣赏绮丽风景之楼,登临此楼可北眺秀丽山峦,东观湖光美景,南望万家灯火,为乾隆三十六景的第六景,亦为清代皇帝读书赏月之所,早在二百多年以前乾隆皇帝就在此接待过外国使臣,其“绮望楼”三个醒目大字也是乾隆皇帝亲笔所提,绮望楼分为上下两层、有五大开间:总体高15米、宽20米、进深12米、总建筑面积达480平方米。


7.驯鹿坡位于青未了西南山坡,原为放养入贡鹿群之山地,山坡处建有奔鹿园。乾隆皇帝在建静宜园时充分感受到香山翠壑流清、瑞林繁茂的山林环境,同时也更希望营造出鸳飞鱼跃、鹿鹤相伴的人间仙境。


8.水心榭,此处原为出水闸,康熙四十八年(1709),扩建热河水宫,在累墙东挖筑了银湖和镜湖,遂使水闸由累墙变成了湖心,便在水闸上架石为桥,桥上筑三座亭榭,清圣祖亲笔题名为水心榭。水心榭中间为长方形重檐歇山卷棚顶建筑,南北为重檐攒尖顶建筑,其两端为四柱牌楼。东隔银湖相对为文园。


9..颐志堂遗址


10.畅远台遗址

11.静好堂遗址


12.冷香亭月色江声西南角围廊连接一四柱卷彭歇山顶方亭,名“冷香亭”。《热河志》载:“静寄山房”之侧,临水,东向,曰“冷香亭”。山庄荷花,秋深未落,与晚菊寒梅同韵。


13.采菱渡为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三景,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湖和上湖之间的环碧岛北部,岸边有草亭一座;形如斗笠,是皇帝和后妃泛舟采菱休憩的地方。康熙四十二年建,题额“采菱渡”。亭南有正殿、东、西配殿各三楹,环以走廊。石砌券门上刻康熙题“环碧”二字,有联“夹岸好花萦晓雾,隔波芳草带晴烟”。

14.观莲所位于如意湖南岸,临湖边建一座三开间的方型大亭。亭前湖中植从关内和北方敖汉等地移植的荷花万柄,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使人神清气爽。康熙题额为“观莲所”,并书联为:“能解三庚暑,还生六月秋。”乾隆说:“康熙六十年(1721年)予年十一,随皇考至山庄内观莲所廊下。


15.清晖亭是一座单檐攒尖顶方亭。约建于1703――1708年(康熙四十二至四十七年)。位于“般若相”东面的湖边,与“金山岛”相对处。原亭已毁,现存的是一九九八年重新修复的。


16.般若相又名法林寺,在一片云东南,正殿供菩萨,配殿供龙王、雷神。据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热河总管便率山庄官员人等来此祭神。


17.沧浪屿水芳岩秀殿西侧湖滨。虎皮墙环绕,中心建有殿堂六间。南为垂花门、前庭,庭右曲径幽深,庭左长廊直通正殿。


18.一片云是如意洲中最高的建筑物,南向,门殿面阔5间,殿后有楼两层,由远处眺望,松云掩映中只见一楼高耸,似一片浮云。而置身如意洲,四面临水,群山环列,“云气或起于树中,或浮水面,或飘入室中”,“白云一片才生岫,瞥眼岫云一片成”。因此得名一片云。


19萍香泮位于避暑山庄热河泉东船坞的西边,建于乾隆四十二年一四十七年(1703~1708年),为一组庭院建筑,南有面水殿三楹,额为“萍香泮”,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此处前俯泉水,水上架木为桥,水中冬有碧藻.夏有青萍。


20.万树园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平原区东北部。园中立有石碣,上刻有“万树园”,为乾隆所书。万树园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地势平坦开阔。地上绿茵如毯,麋鹿成群,山鸡野兔出没。苍松、巨柏、古榆、老柳散置其间,遮天蔽日。南部有乾隆手书《绿毯八韵》诗碑一座。园内不施土木,设蒙古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宴请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及政教首领,并多次会见、赐宴东南亚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使节。


21.试马埭,在万树园的西南部,立有石碑一块,乾隆题写“试马埭”。是清代皇帝赴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之前,精选良马的地方。试马埭的驰马道,是按蒙古草原风貌和西北少数民族的习俗开辟的。

22.嘉树轩遗址
23.乐成阁遗址


24.宿云檐,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位于北山脚下,宫墙西侧建一庭院,在院内陆势高敞的平台上建有5间高阁,是当时文人编纂书籍的地方。当年,这里云气飘荡常在山岩间缭绕,如宿檐际,其景美不胜收,乾隆题额为“宿云檐”。


25.澄观斋座落在于山庄平原的东北角,是一处及其规整的庭院。此处西靠悬崖峭壁,东临山庄城墙,古树簇拥花草环绕,野鹿,灰鹤时常光顾,环境幽静而雅致。澄观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原题名“惠迪吉”,后来乾隆皇帝改题为“澄观斋”。

26.翠云岩位于避暑山庄宿云岩北,倚山构亭。因此处翠峦掩映,满眼澄碧,故乾隆题为“翠云岩”,定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六景。亭后山崖上镌有康熙手书“云岩”二字。乾隆对此处也非常喜欢,曾经在这里挥毫赋诗数十首。


27.罨画窗北有一个平台,名为“赏月台”,是皇帝赏月的地方。乾隆喜欢月夜游山,常骑马到此等候皓月东升,观赏月下磬锤峰的姿容,赏月吟诗,而后骑马游山而回。曾留诗多首抒发来此登高远望的心情。在避暑山庄“青枫绿屿”门殿外东南侧有3间配殿,康熙题名为“霞标”,建于康熙48年(1709年)。后来,乾隆将此景列为36景第二十七景,题额为“罨画窗”,并书联:“疏幕几重当昼卷,遥山三面送青来。”


28.凌太虚,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与清溪远流为邻,是一座四角重台敞亭。这里地势高旷,群山环抱如揖如拱,云气蒸腾,颇似杜甫笔下“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的景象。《热河誌》载:“拔地倚天,岩峦如楫,凭虚构极。颖气清英,登之有飘飘然凌云之致。”故乾隆题额为“凌太虚”。乾隆借阮籍、孙登的故事赋诗一首说明此处是隐者愿居之地,诗曰:“冠峰亭子倚嶙嶒,与灏气俱六位乘。设使步兵曾到此,应闻长啸发孙登。” 


29.千尺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见苏州寒山别业明代赵宧光山园中千尺雪的瀑布,动静皆宜。后于京城西苑、蓟县盘山静寄山庄和避暑山庄先后仿建,同名千尺雪。现只剩遗址。它是将山溪引至山前,利用落差,造出“悬流喷瀑”、“寒光四射、洒然晴昼玉花”效果,此景是以瀑布取名,以声取景、听景的典型杰作。


30.宁静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03年-1708年),位于千尺雪北。建前斋后楼,有廊环绕,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皇帝读书的地方。康熙取元稹诗:“单衣颇新卓,虚室复清敞”之句为后楼题额“清敞楼”。乾隆为前斋题额为“宁静斋”。乾隆为什么取此额,他在定景诗序中说:“诸葛孔明‘澹泊’‘宁静’二语千古名言,皇祖所至,若御园之‘淡宁居’,山庄之‘澹泊敬诚’皆取其义。兹以名斋匪慎慕贤,实以述祖”。他取此名表示他对前贤的敬慕之情和对祖父的思念之意。赋诗赞宁静的意义和诸葛武侯:“既深始静心堪会,致远而宁道亦赅。妙契神诠参不尽,武侯岂独斡时材。”


31.玉琴轩 与宁静斋并峙。殿前后泉水绕石渠,奔腾急驰,激出悦耳的声响,似玉指轻拨琴弦。这也是清帝的一所书斋。宁静斋”西边、“曲水荷香”北边现存的遗基为“玉琴轩”遗址。


32.临芳墅位芳渚临流北,是如意湖、长湖、内湖三湖中间的一个小岛。前殿三楹,乾隆题名知鱼矶,皇帝和后妃常在此钓鱼。主殿五楹名临芳墅,东西配殿各三楹,四周围廊,殿西南有船坞,是御舟青雀坊停泊的地方。临

芳墅岛上建筑今皆无存。


33.知鱼矶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03年-1708年),位于西山脚下,千林岛北,仿照苏州沧浪园的“观鱼亭”倚山临水建3间敞殿,康熙诗序说这里:“溪水清澈,修鳞衔尾,幡藻交枝,历历可数。”


34.涌翠岩位于避暑山庄梨树峪口,远近泉声西侧的山岩上,建有一座小型庙宇,东向门殿三间,康熙题额为“涌翠岩”,建于康熙42年(1703年)。乾隆将此景列为乾隆36景第三十四景。


35.素尚斋建筑奇特,因为其殿宇建在可以眺望四方的山顶上,因而颇有些宏大的气势,殿内宽敞明亮,殿宇结构浑朴,不雕琢、不彩绘,体现出崇尚自然美、力求与周围的景色达到交相辉映、合二为一的境界。乾隆皇帝也称赞其奇特秀丽,特为其赋诗一首:“弃日无过静读书,读书静合是山居。披翻却又难躭静,无过明明启迪予。”

36.永恬居地处深山之中,这里环境清爽、气候温和,能使人精神愉快,心情开朗。这种怡神悦性,既来自秀美的风光,也来自国富民安。《尚书》中说:“引养引恬”和“慎厥身,修思永”,意思是说做国君的就要长久地养民安民,还要慎修其身和思考长久治国之道。皇祖将此斋命名为“永恬居”,他的用意就在于此。诗序说明了将永恬居定位三十六景之一的用意。
*************************************************
视频:避暑山庄
个人读后感:避暑山庄36处作为文物,许多处已经成为遗址,深感惋惜!但作为旅游地,觉得未开发,潜力无限。
(0)

相关推荐

  • 承德避暑山庄观莲所

    ​        观莲所为清乾隆避暑山庄三十六景第十四景,位于如意洲南部,与采菱渡隔水相望.北为金莲映日,西濒如意湖,东为无暑清凉古建筑群.观莲所是一座南向临湖建筑,面阔三楹.亭南水面,广植芙蕖,荷叶 ...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地址: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丽正门大街22号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 ...

  • 承德:清帝夏宫避暑山庄

    游览了全国供奉"魁星"神的最大道观魁星楼之后,接着走进仰慕已久的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建成,是清帝驻跸消暑.治政礼佛.怀柔外藩.巩固边防的夏 ...

  • 游承德避暑山庄苑景区

    出了岫云门后,我来到了避暑山庄的苑景区,苑景区又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因而湖区也就成了避暑山庄风景优美之处.湖区面积49万平方米,共有七块湖泊八座洲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2.避暑山庄)

    12376.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 ...

  • 第一批国保--124-77留园清

    124- 77 留园 清江苏省苏州市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 ...

  • 第一批国保--121-74拙政园明、清

    121-74 拙政园 明.清江苏省苏州市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 ...

  • 新中国邮票上的第一批国保(上):申哥带你“邮”天下之四

    第一批国保名单:留下了红色年代的特殊印记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诞生于1961年,这是文革开始前唯一的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单(1964年准备公布第二批国保,然随着极左思潮的发展,导致国保计 ...

  • 新中国邮票上的第一批国保(下):申哥带你“邮”天下之五

    1978年至今,古代文物与革命文物并驾齐驱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出于对国内外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需要,新中国邮票在选题上开始大量增加文化遗产内容.虽然从1974 ...

  • (25)第一批国保

     本篇目录: **************************************** 12.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1926年                              ...

  • 甲子华诞:第一批国保碑一览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180处).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33处),石窟寺(14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处),石刻及其他(11 ...

  • 第一批国保--史迹建筑(1)

    国务院从1961年3月4日起,截至2013年5月3日,已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5千处.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共180处.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

  • 第一批国保--史迹建筑(2)

    本篇目录: **************************************** 12.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1926年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