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山虎和下山虎更可怕的虎是啥?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祥兽之一,是百兽中的王中王,是统治力量的象征。长期已来在民间,也被示为是权力,同力量的象征。龙虎齐名龙在前虎在后,但在十二生肖中,虎排行第三,虎又在前龙在后,总之都是权力,英勇,力量的象征。龙是云里来雾里去,虎是风里行如闪电,两者各有特征区分,各自独特神威一面。上山虎和下山虎,分别有着不同的意义。
【上山虎】上山虎寓意是虎纹在后背,取其步步高升的意思,一般采用抬头望月的姿势,或是回首张望王威的象征,虎画配景一般是,山涧流泉松枝明月为饰,显得宁静深远,寓意平安无事。家居客厅内悬挂老虎画,一般以上山虎样式为好,因为老虎上山则遨游三山五岳,寓意平安无事,顺风步步登高,应该挂在客厅内侧墙上为好。
【下山虎】下山虎采用饿虎扑食的姿势,常常配上雪景山石虎啸王威,突出虎威王者为尊的象征,悬挂于家居用来镇宅避邪居多。有人说猛虎下山有威猛,事实上,猛虎下山肚子饿了要伤人,有形即有灵,下山跳纵则伤人无数。下山虎要挂在迎门墙上,借其凶猛的气势,镇住入侵的邪灵。尤其忌虎头向内,应朝向屋外或向大门外,才有祥瑞之气兴家旺业。
【上山虎升官,下山虎发财】评书中形容人棋逢对手常用“上山虎遇到了下山虎,云中龙碰上雾中龙”的说法。因为下山虎如同大家所说的,是饿虎,饿虎下山是为了吃,为了不死,所以它的优势是凶恶!上山虎是吃饱了巡视底盘的虎,优势是饱餐战饭体力充沛。“一山不容二虎”倘若真有上山虎遇到下山虎的景致,一定很难分出高下。
上山虎也好,下山虎也罢,其实都比不上冢虎。冢虎的意思是盘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时而起的绝世之才,冢在此意为坟墓,也有山顶的意思,所以也被称为山巅猛虎。司马懿,字仲达,号“冢虎”。“冢虎”闻之令人望而生畏,这一别号符合司马懿隐忍持重,令人可敬又可怖的性格形象。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隐忍,并非是因为天性,而是吃过大亏之后,长了教训,而成就他“冢虎”之名的人,正是他的亦师亦友的胡昭,毕竟,若非胡昭倾囊相授,他纵使再聪慧,也没有后来的才华与智计;若非胡昭拼死救下了他的性命,他便命殒当场了,根本不会有后来的辉煌。或许他的嫡长子和嫡次子,分别被取名为“师”和“昭”,正是为了感恩胡昭。
胡昭,公元161年出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跟大名人也是大军师、策论家荀彧同乡。他自幼修习典籍,学识渊博,而且精通书法,尤其擅长隶书,据说其师承当时书法大家刘德升。胡昭的起点学历算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了,类似于民国初年的胡适。胡先生弱冠时便闻名乡里。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胡昭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东躲西藏。袁绍、曹操先后都征召过他,胡昭都没用应。胡昭最后还是回到故乡,移居到陆浑山(今河南嵩县东北),耕种隐居。又在当地开学馆,教授百姓读书识字。司马仲达和胡昭的关系也不是普通师生,实乃亦师亦友。司马懿年少轻狂,得罪了颍川郡人周生,后者纠集人手,要害司马懿。胡昭知道后,心急如焚,不顾一切追上周生,苦苦哀求。最后周生等人同意放过司马懿,司马才逃过一劫。胡昭保守机密很久,后来司马懿知道了这段往事,感恩他的救助。以这段事为原点,司马懿修正了个性,形成了隐忍、深谋的特点。
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