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中多了一位“钢琴诗人”,傅雷夫妇终于有伴了

当地时间28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一代艺术大师登仙而去,天堂中又多了一位“钢琴诗人”,傅雷夫妇终于有伴了。
傅聪的爸爸傅雷,是跟他一样蜚声中外的著名翻译家。在其并不算长的职业生涯中,傅雷翻译了大量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文革之初的一个凌晨,不堪其辱的傅雷夫妇在家中自杀身亡。
那时,距离傅聪出走英国已七载有余。
1950年代在东欧多次获奖的傅聪,于1959年底完成了在波兰的音乐深造学业。1957年中国开展“整风”运动,因在国际比赛中屡屡获奖而已小有名气的傅聪,虽然人在异国,却也因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被召回北京接受批判。聪明的傅聪在“检讨过关”后获准返回波兰继续学习。
但在国内,“右派分子”傅雷的情况却每况愈下,对他的“批判”一步步升级。
1958年12月,傅聪结束了在肖邦故乡的留学生活,而斯时国内对傅雷的批判已愈演愈烈。几十年后傅聪告诉记者,当时“如果我回来,势必是父亲揭发儿子、儿子揭发父亲,可我和父亲都不会这样做”。然而不那么做肯定是过不了关的,所以傅聪不敢回国。
傅雷、朱梅馥夫妇与傅聪在上海家中
不敢回国的傅聪,当然也不敢待在“社会主义的波兰”,最终只得登上飞往英国的班机,成了一个“叛国者”。
傅聪出走的消息传回国内,对傅雷夫妇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曾经频繁来往于波兰与中国之间的家书,也因傅聪的出走伦敦而无法寄出,直到1959年10月1日,有关方面同意并安排傅雷与傅聪恢复了已中断两年的通信。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孩子幼时,傅雷担心他们走不好未来的路,苦心孤诣;及至儿子成人,他仍一程一程地相送,以句句叮咛,以及封封家书。
《傅雷家书》被数度再版,几十次重印,已成国人教子有方、舐犊情深的经典。
这本书收录了傅雷夫妇1954-1966年间写给其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父母亲情的教子名篇。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挚爱之情充盈字里行间,带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