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位作家喜聚盛湾唱大风
2020年6月25日-26日,淅川县文联、淅川县作家协会与盛湾镇联合举办淅川作家诗人端午节盛湾文化行大型采风活动。来自省、市、县四十六位作家、诗人和文化学者喜聚盛湾,访古寻踪,放歌吟唱,并为盛湾镇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淅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此前,淅川县邀请淅川籍在外工作的文化名人走进淅川,踏访家乡文化热土,探寻家乡文化印痕,调研考察淅川文化建设情况,确立了“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文化淅川”的淅川大文化建设方案。这次淅川作家诗人端午节盛湾文化行大型采风活动就是落实这一方案的具体体现。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河南法制报社社长助理、编委吴元成;南阳师院教授、全国著名楚文化研究学者唐新;南阳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南阳文化》主编水兵;淅川县文联主席王志一;南阳市作协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罗尔豪;南阳市作协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田野;淅川县作协副主席、诗词学会会长吴浩雨等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
6月25日下午,吴元成、唐新、水兵、柴乔等作家诗人在县文联主席王志一、盛湾镇地域文化专家柴国华的带领下,攀越了高媚山寨,参观了石板村、通岳观、英雄渠等。据柴国华老师介绍,高媚山寨建设于宋代,原是两位名叫高彪和媚虎的人在此占山为王,故名高媚山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曾经在此驻军,抵御日寇侵略。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高媚山寨的寨门、寨墙、戏台、关帝庙和观音庙等保存完好,兵营遗址清晰可见,是一处难得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山后,作家和诗人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盛湾镇土地岭石板村。石板村的房屋是用石头砌墙,石头做顶,古朴,原始,生态,特别是村前的小溪清澈见底,欢快流淌,让人心情盎然,诗兴大发。
当天夜晚,与会的作家诗人们不顾疲劳,在盛湾镇鱼关移民精神教育基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大型音乐诗歌朗诵会,朗诵会的节目全部由作家、诗人自编自演,既节约了经费,还参与了演出,整个会场不时撞击出文学的火花。朗诵会前,作家和诗人们还共同吟诵了《国殇》,缅怀屈原。县文联主席王志一说:“淅川是《国殇》诞生地,我们在端午节吟诵《国殇》,不仅是对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更对挖掘淅川文化、研究淅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6月26日上午,与会的作家、诗人和文化学者在盛湾镇大会议室参加了淅川县盛湾镇文化旅游座谈会。盛湾镇党委书记邹林峰、镇长陈刚出席了会议,县文联主席王志一对新时期县文联和县作协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吴元成、唐新、水兵、罗尔豪、吴浩雨、熊君平等针对盛湾镇文化挖掘、研究和利用提出了真诚的意见和建议。盛湾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著名的新石器下王岗遗址;这里有淅川第一个党支部四条岭党支部纪念馆;这里有四峰山道教文化;这里有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这里有石板村古村落;这里还有红旗渠之父英雄渠……很值得挖掘和研究。盛湾镇党委书记邹林峰说:“各位老师的研讨发言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盛湾镇党委政府一定认真吸收这些意见和建议,开发、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把盛湾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古镇水乡。”会议由县文联副主席田野主持。
喜聚盛湾唱大风。淅川作家诗人端午节盛湾文化行大型采风活动结束后,与会的作家、诗人们纷纷拿起笔,开始研究盛湾文化,创作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将在县文联主办的《丹江湖》文艺季刊上以专辑或专栏的形式出版。这次活动只是淅川县文化建设的一个序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惠人、以文兴业的淅川大文化研究大戏将会陆续上演。我们相信,淅川文化一定会在淅川新一轮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摄影作品由朱吉红老师友情提供使用)
附记:淅川县盛湾镇文化旅游座谈会掠影(因部分作家、诗人、领导图片没有征集到,敬请谅解)
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河南法制报社社长助理、编委吴元成
南阳师院教授、全国著名楚文化研究学者唐新
南阳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南阳文化》主编水兵
淅川县文联主席王志一
盛湾镇党委书记邹林峰
盛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刚
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田野
盛湾镇原乡镇副职领导、地域文化学者柴国华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