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淅川扶贫好故事

   编者按:2018年元月,笔者有幸参与了《淅川扶贫好故事》(第一卷)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笔者一直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发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淅川不仅是一个出故事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出好故事的地方,是一个出正能量故事的地方。

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楚部落在芈(mǐ)季连的带领下,率领族人自陕西凤凰山山麓出发,沿着丹江顺流而下,最终在丹江与淅水交汇的丹阳定居。公元前1042年,楚国在淅川的丹阳建国,并逐步向汉江、长江流域发展。楚人筚路蓝缕,发奋图强,把一个方圆只有50里的小国发展成为“问鼎中原”的泱泱大国,并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一。楚国自建国到灭亡历时819年,在淅川丹阳定都353年左右;楚国42位国君,有18位国君曾在淅川丹阳生活和工作。楚国在淅川的历史是一部励精图治的创业史,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故事。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重要移民区。甘冽纯净的丹江水就是从这里出发,浩浩汤汤,自流千里,滋润着干涸的华北大地。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先后移民36.7万人,历时50余年,淹没土地面积506平方公里,耕地41.6万亩。按照当时物价计算,静态经济损失97.4亿元,堪称“史诗工程”、“水工长城”。在长期的移民工作中,淅川党员干部和移民群众以移民工作为核心,形成了“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移民精神。淅川的移民史是一部奉献史,也是一部大爱报国的好故事。

“搬一次家,穷三代人”。为了南水北调,淅川人搬家次数多,家底薄,加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地理位置特殊,环保门槛高,发展制约因素多。因此,早在1986年,淅川就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淅川还有140个贫困村,14874户贫困户,43238名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多,制约因素多,脱贫难度大。勤劳、智慧的淅川人从来是不畏艰难的。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县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2.3亿元。其中,发展光伏产业56兆瓦,实现了光伏产业扶贫全覆盖;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生态产业34.3万亩,在保障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民增收;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和避险解困项目,2363家贫困户住进了新房,搬进了新屋。这一年,全县共有7个村摘掉了穷帽,共有5043户19332人通过个人努力和扶贫政策,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脱贫目标。

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打响后,淅川有5100名党员干部离开家庭,离开孩子,离开老人,离开单位,进村入户,担起了脱贫攻坚的重担。他们冒酷暑,顶严寒,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与乡亲们一起,共谋脱贫项目,共商脱贫大计。从孩子上学到医疗报销,从企业带贫到到户增收,从公路交通到水利设施,从避险解困到易地搬迁……全方位、多角度地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摘穷帽。在工作中,有的拿出自己的工资看望贫困户,慰问贫困户;有的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贫困户学技术,找项目;有的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工作岗位;胡金中、孙敬端等同志还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了和书写着淅川扶贫好故事。

《淅川扶贫好故事》这本小册子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是,讲述的是我们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工作中的真实故事。虽然这些作者不是专职作家,文章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很感人。这本册子分为第一书记的故事、我与贫困户的故事、产业扶贫故事、行业扶贫故事、工作队里的故事、指挥部里的故事、淅川扶贫文学、媒体报道选载等八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扶贫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册子就是淅川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我殷切希望负责编辑的同志认真修改,提升文章整体水平,力争早日出版,让更多的人阅读和了解淅川扶贫好故事。同时,也希望更多参与扶贫的工作人员拿起笔,书写淅川扶贫好故事。我相信,我们淅川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定能够继承和发扬筚路蓝缕的楚人创业精神和奉献担当的淅川移民精神,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摘掉贫困县帽子,书写更多更好的淅川扶贫故事。

是为序。

(作者系淅川县委书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