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谐趣·偶然戏作
明永乐年间,江西太和学子曾鹤龄赴京应考,途中考生与浙江的几个同乘一条船。曾鹤龄为人少言寡语,与同行者交谈甚少。浙江的几个考生误以为他反应迟钝,故意出一些冷僻的问题难为他。曾鹤龄不急不恼,只是摇头说:“不会”。这样一来,对方便以为他是一介愚夫,问:“既如此何来应考?”曾鹤龄笑笑说:“是偶然荐举的。”一路上,人们便以“偶然”的绰号来称呼他,曾鹤龄对此仍不介意。
谁知到得京城,经过会试,浙江的那几个考生全都名落孙山,而被他们视为愚夫的曾鹤龄却金榜题名。
当初洋洋得意的几个浙江考生如今甚为沮丧,忽然又接到了被他们唤作“偶然”的曾鹤龄的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捧领乡书谒九天,偶然乘得浙江船。
世间固有偶然事,谁料偶然又偶然。
初以“偶然”戏人,今又以“偶然”慰己,而浙江那几个戏人者却又被命运戏弄。事见《笑笑录》。
赞 (0)